烦躁

目录

1 拼音

fán zào

2 英文参考

dyspho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烦躁为症状名[1] 。指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甚则手足动作及行为举止躁动不宁的表现[2] 。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烦为心热、郁烦;躁为躁急、躁动[2]。烦与躁常并见,而有先后之别[2]。先烦后燥称为烦躁,先躁后烦,称为躁烦。《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

烦躁有虚实寒热之分[2]

在外感热病中,凡不经汗下而烦躁者多实,汗下后烦躁者多虚[2]。《类证治裁·烦躁》:“伤寒有邪在表而烦躁者,脉浮紧,发热身痛,汗之则定,大青龙汤。有邪在里而烦躁者,脉数实有力,不大便,绕脐痛,下之则定,承气汤。有阳虚而烦躁者,汗下后,昼烦躁,夜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有阴盛而烦躁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伤寒绪论·烦躁》:“有温病、热病、时疫、温疫、表里俱邪、三焦大热、烦躁大渴者,白虎(汤)、解毒(清热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双解(散)、承气(汤)、三黄石膏(汤)选用。”

内伤杂证,常烦多于躁[2]。如阴虚火动而烦,用生脉散加生地、枣仁、茯神(见《中医临证备要》)[2]。亦有因脏腑实热而致烦躁者[2],治宜清热泻火。《张氏医通·神志门》:“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烦躁,宜芩连山栀等凉药为君,稍用炮姜为使,甚则凉膈散下之。”若不烦而躁者,多属阴证,间有属热者[2]

参见烦、心烦、躁烦、阴躁:

烦指烦躁[2]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王冰注:“烦谓烦躁。”

心烦又名烦心[3] 。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3]。烦多属热,亦有因于寒者[3]。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证[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六经病多能见此。“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类证治裁·烦躁》:“伤寒热在表而烦,宜散,桂枝汤。在里而烦,宜下,承气汤。在半表半里而烦,宜和,小柴胡汤。在胸膈以上而烦,宜吐,栀豉汤。其阴寒而烦,则有恶寒蜷卧及下利厥逆、吐蚘之症,宜温,温用四逆汤,蚘用乌梅丸。”又:“如内伤阴虚火动而烦,宜生脉散加生地黄、熟地黄、茯神、枣仁。或不得卧而烦,朱砂安神丸。”

躁烦指先躁后烦的表现[4] 。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有谓内热曰烦,外热曰躁;烦属阳,躁属阴;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者[4]。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多属阴虚危重之证[4]。《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躁亦可由火热所致[4]。伤寒躁烦,有属热属实者,多系太阳病误下,邪热壅于胸膈所致[4]

阴躁指阴盛格阳所致扰动不宁者[5] 。《类证活人书》卷四:“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常伴见身体微热,面赤,躁扰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饮,脉沉而微等[5]。宜用吴茱萸汤、理中汤或姜附汤,甚者四逆汤加葱白等药[5]。阴躁亦可由肾火炎上所致[5]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3.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