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反应性抑郁 (最后修订于2011/4/12 13:39:38)[共253字]
摘要:焦虑性抑郁症是由外在条件直接引起的一种抑郁状态,随外在条件改善而缓解,又称为反应性抑郁。反应性抑郁属于慢性(或持续性)反应性精神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患者在长期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下,表现为情绪抑郁,对所遭遇到的精神因素,虽时过境迁,仍有触景伤情的体验。在沉痛体验的影响下,情绪表现低沉、抑郁,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对遭受的不幸,常不断涌现在患者的脑海中,甚至在梦境中亦反映出来,可有明显的自卑、自责或自罪妄想,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患者虽然愁眉苦脸、悲伤痛绝,而言语和动作并未减少,常反复倾诉内心的痛苦,坐卧不安。......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反应性精神病如何与抑郁症鉴别?
反应性抑郁虽然表现情绪抑郁,意志消沉等,乍看起来与抑郁症似乎难以区别,但抑郁症的情感障碍比较显著,罪恶妄想较为常见,抑制性运动也较严重,并且病人缺乏心因性体验,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自己弄不清,改变环境也不能减轻。另外,抑郁症往往过去有类似发作史,发作年龄较迟,且早醒突出,有昼重夜轻的周期变化及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病程迁延可达数月之久。而反应性抑郁状态的抑郁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
- 反应性精神病临床治疗8例
僵:以不言、不动为主要症状,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3)反应性兴奋:以行为兴奋为主症,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无目的的逃避、奔跑、出走,有的表现为嬉笑、话多,甚至殴人毁物。(4)反应性抑郁:以情绪低落、精神活动限制为主,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对生活或事物丧失兴趣与自信,甚至出现消极情绪、自杀企图或行为。(5)反应性偏执:以被害妄想为主,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有牵连观念,认为周围人在议
- 第一节 病理优势情感
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并带有令人难以理解的神秘色彩,即销魂状态,可见于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欣快: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3.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均可出现。 4.焦虑、惊恐发作:可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癔症
- 病理优势情感
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并带有令人难以理解的神秘色彩,即销魂状态,可见于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欣快: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型。3.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均可出现。4.焦虑、惊恐发作:可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癔症、脑
- 盐酸丙咪嗪
英文名称ImipramineHydrochloride说 明片剂:10mg、25mg、50mg;糖浆剂:25mg;注射液:11.5mg、23mg。功用作用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但兴奋作用不明显,镇静作用弱、对内源性忧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均有效,但疗效慢,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状态无效,也可用于小儿遗尿症。内因性抑郁症。也用于儿童遗尿症。用法用量抑郁症:25mg/次,3次/日,渐增至5
- 脑血管病伴发抑郁状态的护理
项,严防意外。 心理护理:抑郁恢复期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矛盾和思想负担,担心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前途受影响。经分析52例患者中有44例存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属反应性抑郁症,这部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支持差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所以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要多接触患者,对其充满爱心,诱导其倾诉内心的痛苦
- 脑血管病伴发抑郁状态的护理
项,严防意外。 心理护理:抑郁恢复期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矛盾和思想负担,担心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前途受影响。经分析52例患者中有44例存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属反应性抑郁症,这部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支持差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所以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经历、家庭状况、症状特点等,要多接触患者,对其充满爱心,诱导其倾诉内心的痛苦
- 吗氯贝胺
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水平,产生抗抑郁作用。与不可逆性MAOI比较,具有抑酶作用快,停药后MAO活性恢复快的特点。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广。几乎全部自肝脏代谢,只有很少部分以原形自肾脏排出。t1/2为1~3小时。因其代谢快,常需在开始治疗时对剂量进行调整。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轻度慢性抑郁症、精神性或反应性抑郁症的长期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00mg,分次饭后服,可根
- 抑郁反应,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抑郁相)同异源性的临床研究
转相作用,抑郁发作则较差,而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可诱发躁狂发作,而对抑郁发作则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预后方面抑郁发作复发率明显低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3]。CCMD-3取消了反应性抑郁症这一诊断名词,尽管仍然将抑郁发作与躁郁症(双相)划归为一个疾病单元,但毕竟将之作为一个疾病单元的一个种类,而不是作为一种疾病的一个亚型,我们认为这样分法较符合临床实际。而将抑郁反应划归在应激相
- 癌症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
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2)诊断阶段:患者否认癌症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此时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悲伤、郁闷和受伤害感;(3)治疗阶段:此时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可能出现回避、术后反应性抑郁,化疗引起期待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4)复发阶段:此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类似诊断前阶段,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寻找非医学的治疗方法;(5)终极阶段:此时患者的反应为恐惧、绝望和屈服
- 电针加经络氧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60例
卫生研究所罗和春等[7-11]在用电针“百会、印堂穴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对照研究中发现,电针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疗效与阿米替林基本相同,且对焦虑、躯体化和认知障碍等症状以及反应性抑郁的疗效,电针组优于阿米替林组,而阿米替林组的心血管系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大于电针组。韩毳等[12]对比电针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发现电针对抑郁症伴发的焦虑和躯体化症状
-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神病精神病是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行为均发生严重障碍。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病按其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如下: 1.2.1抑郁症抑郁症是老年期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一般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内因性抑郁症。②反应性抑郁症。③激越性抑郁症。④疑病性抑郁症。⑤隐匿性抑郁症。 1.2.2躁狂症老年期首次发作躁狂症者,远不及年轻时能缓解多年,60岁后再次发作者多。
- 第四节 情感障碍
质激素等都可继发抑郁症状。 抑郁症发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遗传素质肯定在一部分病人中起重要作用。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如意外灾害、亲人丧亡、失恋、被诬陷等也往往有一定作用,这种类型的抑郁症曾被称为“反应性抑郁症”,以便与“内源性抑郁症”区别,但后来发现所谓“内源性抑郁症”也可在心理社会应激之下发病,故目前倾向于不再采用这种分类名称。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抑郁症,由于情感低落,往往导致自我贬抑,自责自
- 《古方汇精》:[卷一内症门]抑郁丸(三十九)
(治寒湿内伤。因而哮喘气促。面黄肌肿。三服取效。)赤苓猪苓白术苡仁(各三钱)泽泻(二钱)肉桂(五分)各取净末。蜜丸。每服四钱。姜一片。煎服。《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奇效简便良方》:[卷二杂症]治痫及抑郁颠狂风痰迷闷
系异人传授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糊丸,开水下三钱。(《奇效简便良方》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现状及评价
郁症取得了可靠的疗效,临床显效率可达75.2%。一般取百会、印堂、神庭、大椎、身柱、膻中、巨阙、阳维、风池、内关等为主穴用电针治疗[9]。研究分析证明,电针治疗焦虑躯体化症候群、认知障碍症候群、反应性抑郁症等比阿米替林疗效好,适应证比阿米替林更广;中医辨证统计结果,肝胆湿热型与心脾两虚型以电针疗效最佳。2.2.6心理治疗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也被历代医家所重视,这一点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最可靠的基
- 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
结束后,有效率达85%。2西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躯体化障碍多选择抗焦虑、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及新型抗抑郁药。2.1三环类抗抑郁药此类药物可治疗各种抑郁症,对内源性抑郁症疗效尤佳,对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躯体疾病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发的抑郁症状也有疗效。近年来,用以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米氮平、吗氯贝胺、氯米帕明等。2.1.1米氮平叶敏捷等将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
- 谢宇霞: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肝气郁结病机特点
;胰胀(慢性胰腺炎)2例;胰癌(胰腺癌)1例。共167例。 脑系病类:癫病(抑郁症3例、精神分裂症3例)6例;不寐(神经性失眠)1例;神劳(神经衰弱症)4例;脏躁(更年期综合征)6例;卑一喋(反应性抑郁症)1例;百合病(病后神经功能紊乱)1例。共19例。 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类:痛经(原发性、继发性)3例;盆腔炎3例;经行情志异常(经前紧张综合征)2例;绝经前后诸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例
- 情感障碍是怎么回事?
呆等疾病。 (3)情感低落:病人整日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可出现忧郁、沮丧,“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等情感,可伴有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多见于躁郁症抑郁状态,反应性抑郁状态和更年期忧郁状态。 (4)焦虑:指病人在无明显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现为搔首顿足、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大祸将临之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七例报告
【摘要】 目的 加强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描述我院收治的来自5个家庭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男1例,女6例,其中4例为2对姐妹。发病年龄3个月至8岁,平均3.1岁,治疗前平均病程12.3年,均表现为缓慢起病的四肢僵硬、活动困难,部分患者伴有肢体震颤、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症状均呈晨轻暮重。体检:均有四肢肌张力铅管样或齿轮样增高,多以左侧明显,双下肢腱反射活
- 晨轻暮重是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之一
2006年08月07日中国医学论坛报44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遗传性锥体外系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谢卉等研究发现,晨轻暮重是DRD临床特点之一。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I(GCHI)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有一定关联。研究人员分析了14例平均发病年龄(10±3)岁的DR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6例进行了GCHI基因全长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女性起病较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分析及GCHⅠ基因突变的研究
2006年10月07日中华儿科杂志2006Vol.44No.7P.492-4953(福州)为了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临床及GTP环化水解酶Ⅰ(GCHⅠ)基因突变特点。研究者对14例DR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中6例进行了GCHⅠ基因全长外显子的突变检测。结果14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10±3)岁,女性起病较男性早,发病年龄(9±4)岁,男性发病年龄(12±1)岁.常见的首
- 阿米替林
2小时达血药高峰浓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去甲替林,仍有活性。本品与代谢产物分布于全身,可透过胎盘屏障,从乳汁排泄,最终代谢产物自肾脏排出体外。血浆t1/2为9~25小时。排泄较慢,停药3周仍可在尿中检出。 本品适用于治疗各型抑郁症或抑郁状态。对内因性抑郁症和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较好,对反应性抑郁症及神经官能症的抑郁状态亦有效。对兼有焦虑和抑郁症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作者:
- 第八章 反应性精神病
以不言、不动为主要症状,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 三、反应性兴奋:以行为兴奋为主症,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无目的的逃避、奔跑、出走,有的表现为嬉笑、话多,甚至殴人毁物。 四、反应性抑郁:以情绪低落、精神活动掐制为主,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对生活或事物丧失兴趣与自信,甚至出现消极情绪、自杀企图或行为。 五、反应性偏执:以被害妄想为主,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有牵连观念,认为周围人在
- 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治疗与体会
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病程一般较短。急性反应性精神病持续数小时至1~2周后可恢复正常。反应性抑郁和偏执可持续数月,但不超过6个月,预后良好。不导致精神衰退或人格缺陷,且很少复发。作者单位:155113黑龙江双鸭山,双鸭山精神病防治院作者:肖艳辉,田瑞芳
- 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如何?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的。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所以,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作者:不明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受体氨基酸序列研究
2006年01月18日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Vol.9No.9P.513-5175(上海)为了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抗原互补区3(CDR3)的序列特性。研究者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带有BV14和BV16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抗原受体β链,用基因扫描的方法分析抗原互补区3的片断长度,用序列测定的方法分析CDR3的氨基酸序列。结果RA患者关节滑膜浸润T
- 一氧化氮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
2005年06月21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Vol.14No.1P.51-5412(武汉)为了评价一氧化氮(NO)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研究者健康成年杂种犬12条。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基础状态反应性充血试验前后、冠状动脉内注射NO合成抑制剂L-NAME时反应性充血试验前后的二维图像。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并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基础状态下,反
- 雌激素受体-{alpha}缺陷小鼠自发性气道高反应性
2006年12月20日AmJRespirCritCareMed.2006Nov9;[Epubaheadofprint]33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关键特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激素在调节人肺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上发挥一定作用。为检验雌激素受体在调节肺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上的作用,研究人员选择了雌激素受体缺陷小鼠,通过联合整体压力体积描记法、气道阻力的侵入性测量以及单独支气管环等长肌力测定等方法评估肺功能
- 反应性精神病
性木僵:以不言、不动为主要症状,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三、反应性兴奋:以行为兴奋为主症,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无目的的逃避、奔跑、出走,有的表现为嬉笑、话多,甚至殴人毁物。四、反应性抑郁:以情绪低落、精神活动掐制为主,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对生活或事物丧失兴趣与自信,甚至出现消极情绪、自杀企图或行为。五、反应性偏执:以被害妄想为主,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有牵连观念,认为周围人在议论
- 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进展
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其防治主要在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一方面尽可能确定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另一方面针对变态反应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切断或干扰其中某些环节,达到防治目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生物共振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指依靠药物来切断或干扰变态反应发生、发展的某个环节,从而减轻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临床上抗变态反应药物较多,常用的有
- ACCF/AHA指南:新增血小板反应性测试建议
近日,一项有关血小板反应性测试的新建议已经补充到2011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指南更新中,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管理。 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该指南表明,血小板反应性测试在各种患者人群中(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日益提高的重要性。Ⅱb(B)建议显示,评估血小板反应性结合其他流程和患者特征或
- 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服阿斯美对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阿斯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入布地奈德400~800μg/d,同时B组患者口服阿斯美胶囊2粒,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和组胺PC20-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 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2005年11月16日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Vol.25No.6P.445-44811(南京)为了评价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研究者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休克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mg•kg-1;异丙酚组:静脉注射LPS后1h,静脉注射异丙酚10mg•kg-1后10mg•kg-1•h-1持
- 2011ACCF/AHA指南新增血小板反应性测试建议
患者管理 圣地亚哥,2011年3月31日,首款快速而又易于使用的衡量对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反应的定点照护系统VerifyNowSystem的开发商Accumetrics,Inc.宣布,一项有关血小板反应性测试的新建议已经补充到2011ACCF/AHA(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指南更新中用于UA/N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管理。 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
- 出生前使用倍他米松对于成年绵羊血管反应性具有双重效应
2007年03月28日PediatrRes.2006Dec;60(6):705-10.Epub2006Oct25.9出生前使用激素对于人血压的影响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研究人员报道了出生前使用临床剂量的倍他米松对于内皮和/或血管平滑肌功能的影响,他们将妊娠绵羊于妊娠80和81天时随机采用倍他米松(0.17mg/kg)或赋形剂治疗,全身麻醉下研究1-2岁后代的右侧肱动脉动脉段,结果显示,暴露于激素中的
- 炎症激发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
2007年03月23日AmJRespirCritCareMed.2007Jan25;[Epubaheadofprint]12炎症激发小鼠显示了对吸入乙酰甲胆碱的气道高反应性,这种对肺阻力的计算机模拟提示源于肺减振的增高,为证实这一说法,研究人员将BALB/c小鼠致敏,并采用卵清蛋白激发诱导过敏性炎症;对照组则只致敏而不激发。小鼠再通过吸入乙酰甲胆碱激发,并记录随后10分钟的呼吸系统阻力,采用每一
- 二十五、变态反应性鼻炎
二十五、变态反应性鼻炎 (一)概述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常与变应性鼻窦炎同时发病,文献报道分型较多,但临床主要分两型:①常年发作型变应性鼻炎(perenialallergicrhinitis),习称“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发病由各种特异性变应原引起。②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allergicrhinitis):习称花粉病(pollinlsis)、
-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第五节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一、泡性眼炎(phlyctenularophthalmitis) (一)病因 泡性眼炎是结膜上皮组织对某种内生性毒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是对结核杆菌蛋白过敏。常发生在营养失调和有腺病体质的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是对葡萄球菌、肠道寄生虫病等过敏所致。 (二)临床表现及类型 1.自觉症状,若仅累及结膜,只有轻度怕光、流泪、异物感;若累及角膜,则有高度
- 变态反应性疾病史与脑膜瘤的风险降低相关联
2007年03月16日医业网10英国研究者报告,变态反应性疾病史似乎与脑膜瘤风险呈逆相关,但是与变态反应相关的这种风险降低小于在神经胶质瘤所见到的。癌症研究所的MinoukJ.Schoemaker博士及其同事在3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JEpidemiol2007;165:477-485.)上报告,流行病学研究一致地显示变态反应性疾病与神经胶质瘤风险呈逆相关,但是还不清楚这种相关性是否也存
- 气道高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怎样?
所谓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管支气管对各种非特性物质(包括抗原和非抗原)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增强和粘液腺体分泌的亢进。研究证明,90%以上的支气管哮喘和99%以上症状性哮喘病人的气道反应性均高于正常。有人报道,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高100~1000倍。所以,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影响气道反应性的因素较多,主要与神经调节的紊乱有关,特
- 风湿性关节炎和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有什么不同?
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有关节痛、发热、心动过速和血沉增快等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有确切的结核病灶,无心脏病变,抗“O”不升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用水杨酸制剂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而经抗结核治疗,症状消退。这些不同点可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作者:不明
- 小儿心肺复苏后脑血流及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的变化
2007年03月05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Vol.15No.8P.724-72715(北京)为了观察心肺复苏后小儿脑血流变化特点,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脑血管二氧化碳收缩反应性变化。研究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动态监测心肺复苏后患儿35例,以左侧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和颈内动脉颅外段(extracrania
- 反应性AC/A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
其中包括11例正视者和23例迟发性近视者(-2.00~-6.00D,迟发性稳定性近视者14例、迟发性进展性近视者9例)。眼动参数测量包括远、近距隐斜、调节反应、调节性辐辏及正、负相对调节,对每组的反应性、计算性AC/A等眼动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明显高于正视组或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P<0.05),而计算性AC/A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需求时(
- 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高反应性可独立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2007年02月02日中国医学论坛报1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Siegle等在缺乏嗜酸性粒细胞的小鼠哮喘模型实验中意外发现,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高反应性可独立于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反应。[AmJRespirCellMolBiol2006,33(5):565]为增进对哮喘急性发作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研究者建立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小鼠模型,即先使致敏的免疫缺陷小鼠(BALA/c小鼠)暴露于低浓度抗原4周,
- 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诊断四氢生物蝶呤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临床研究
2005年08月08日中华儿科杂志2005Vol.43No.5P.335-3395(上海)为了探讨四氢生物蝶呤(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的临床诊断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该型患儿应用BH4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7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男47例,女26例,平均年龄1.93个月。所有患儿都进行口服BH4负荷试验,同时进行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测
- 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分布和性质
群体反应性抗体(Penelreactiveantibody,PRA)在肾移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肾移植前移植受者预存特异性供者抗体将导致超急排斥,而PRA的增高,可导致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和肾功能延迟也已得到证实。因此,移植前受者HLA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影响着肾移植手术的成功。HLA抗原的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抗体产生的频率也不同。目前,在移植前受者中HLA抗体的产生与HLA抗原
- 肾移植受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间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对256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测定其血清PRA水平,并对PRA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超急性、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RA阴性组、轻度致敏组、高致敏组3组间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2~-2.87,P<
- 促红素可增加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和数量
04;20(4):437-443)肝硬化患者具有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异常等复杂的凝血障碍。促红素是红细胞产生的主要刺激物,它也能够促进巨核细胞形成。在健康男性体内,促红素能够增加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反应性。由于肝硬化患者经常进行有创操作,因此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M.Homoncik博士及其同事对促红素能否改善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进行了研究。22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20g/L)的酒精性
- 反应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如何鉴别?
反应性偏执状态,有时表现为丰富的妄想及幻觉时,应与急性发病而又有一定诱因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鉴别。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病人有思维联想障碍,妄想内容荒谬离奇且有泛化,情感色彩不突出,与行为不协调等特点。病前多为分裂性人格。另外,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缓慢起病的较多,病程迁延,预后较差。而反应性偏执状态病人的精神症状特点多与发病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因而容易被理解,情感反应与思维是协调的。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血管对AngII的反应性减弱预测CABG后CV事件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进行冠脉旁路移植(CABG)的病人,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反应性降低――可能意味着肾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慢性过度――显著增加了今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作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院的范德哈斯特(PimvanderHarst)在12月美国心脏协会期刊《高血压》(Hypertension2004;44:930-934)上解释,血浆AngII增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和其它心血管疾病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