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发表温经为汗法之一[1]。解表药与温通经脉药物并用,以散邪温经的治法[1]。如患者平素阳虚,感受风寒,邪入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腰腿痛,手足凉,苔白,脉濡,用当归四逆汤,发表温经散寒[1]。又如治疗少阴兼太阳表证,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方中麻黄发太阳表寒,附子温少阴之经,细辛温散,组成发表温经的方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
3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3.
有发表温经作用的方剂
- 麻黄汤
之闭郁,所以又以桂枝为臣药,以透营达卫,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去邪而和营卫;佐以...
- 四物瓜藤散
能骤长,筋脉拘挛故其常也。医不知峻补阴血而以祛风发表为主,是虚其虚矣。是方以四物养血为主,而佐以钩,...
- 当归四逆汤
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8枚,具有发表温中,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因血虚受寒、寒邪...
- 第一竹沥汤
《医略大书》:附子补火扶阳以御寒,麻黄发表逐邪以开痹,桂心温经暖血,葛根解肌生津,防风疏腠理以散风,...
- 阳和汤
;且熟地得麻黄则补血不腻膈,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治诸疽白陷,如日光一照,使寒疑悉解.故有阳和...
- 更多有发表温经作用的方剂
有发表温经作用的中成药
- 四逆汤
姜、附大热之剂,伸发阳气,表散寒邪(附子生用亦能发表)。甘草亦补中散寒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也(甘草...
- 更多有发表温经作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发表温经
-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麻黄附子细辛汤
(仲景)发表温经两法彰。(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麻黄发太阳之汗,附子温少阴之经,细辛为肾经表...
- 《伤寒捷诀》:少阴经传热症
之。如大承气及调胃承气汤是也。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伤寒捷诀》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公元1644...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无汗恶寒(与太阳同)头不痛,脉沉欲寐(...
- 《本草撮要》:[卷四蔬部]【干姜】
味辛热。入手少阴足太阴经。功专逐寒邪而发表温经。燥脾湿而定呕消痰。同五味利肺气而治寒嗽。开五脏六腑。...
- 《本草从新》:[卷十一菜部]干姜
燥、温经逐寒、宣、发表通脉。辛热。逐寒邪而发表温经。燥脾湿而定呕消痰。同五味。利肺气而治寒嗽。开五...
- 更多古籍中的发表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