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背

目录

1 拼音

fā bèi

2 概述

发背为病名[1]。为有头疽生于脊背者[1]。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三。脏腑俞穴皆在背部,故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郁,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滞不通而发[1]。又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后世又有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因形态不同而有莲子发、蜂窝发之称[1]。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2]。可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贴敷,腐肉不去用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2]。初起疮形平塌,根形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迟,脓质清稀,神疲少食,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舌绛或淡者属虚证[2]。若偏于阴虚者,内服竹叶黄芪汤;若气血双虚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同时可加桑柴火烘法[2]

3 分类

3.1 按发病部位不同

3.1.1 上发背

上发背为病名[3]。系有头疽生于上背部天柱骨(第七颈椎)之下者[3]。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脾肚发、脾肚痈[3]

3.1.2 中发背

中发背为病名[4]。系有头疽生于背中心筋缩穴者[4]。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心发[4]。多因心火盛,热邪聚会于该处而发[4]

3.1.3 下发背

下发背为病名[5]。系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者[5]。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对脐发[5]。多因火毒伤肾所致[5]

3.1.4 上搭手

上搭手为病名[6]。系有头疽生于背上部肺俞穴处,手由上可搭着者[6]。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上鼠疽、肩后疽、左右串[6]

3.1.5 中搭手

中搭手为病名[7]。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7]。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肓穴(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3寸)处,手后伸于背中部正可搭着此部位[7]

3.1.6 下搭手

下搭手为病名[8]。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肾俞发、腰疽、连肾发[8]。指有头疽生于腰部肾俞穴(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脊柱旁三寸)处,患者手由下可搭着者[8]

3.2 按形态不同

3.2.1 莲子发

莲子发为病名[9]。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9]。即蜂窝发[9]。蜂窝发指有头疽之严重者[10]。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多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10]。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很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中期则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状似蜂窝,故名蜂窝发、蜂窝疽[10]

3.2.2 蜂窝发

蜂窝发指有头疽之严重者[10]。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多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10]。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很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中期则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状似蜂窝,故名蜂窝发、蜂窝疽[10]

4 治疗方法

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10]。可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外用金黄膏贴敷,腐肉不去用九黄丹或五五丹;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除,腐去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10]。初起疮形平塌,根形漫肿,色晦暗,不甚疼痛,成脓迟,脓质清稀,神疲少食,面色无华,脉数无力,舌绛或淡者属虚证[10]。若偏于阴虚者,内服竹叶黄芪汤;若气血双虚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同时可加桑柴火烘法[10]

5 因失治或误治而发生陷证者治疗方法

本病若因失治或误治而发生陷证者,按照陷证治疗[10]。《疡科心得集》卷上:“……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痛便泄,寒热宛似损怯变象,皆不治之证也。”

5.1 火陷

火焰[质疑]火陷?为病证名[11]。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1]。多见于有头疽毒盛期[11]。因气不能引血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所致[11]。证见:疮色紫黯,疮口干枯无脓,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短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11]。治宜清营凉血解毒为主,补养为辅,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人参、生黄芪,或清营汤,配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11]

5.2 干陷

干陷为病证名[12]。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2]。多见于有头疽化脓期[12]。因气血双亏,正不胜邪,不能酿脓托毒外出所致[12]。症见:应成脓而脓腐未透,根盘紫滞,疮顶干枯腐烂,脓少而薄,疮色晦暗,肿势平塌,闷胀疼痛或微痛,发热或微恶寒,自汗神疲,渐致神识不爽,脉虚数,甚则转为肢厥脉微的脱证[12]。治宜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12]。方用托里消毒散,另加牛黄、琥珀冲服,或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见肢冷、便溏、溲频者,宜温补托里,用神功内托散加减[12]

5.3 虚陷

虚陷为病证名[13]。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为疮疡陷证之一[13]。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13]。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13]。证见:疮口腐肉脱尽而疮面肉芽色淡,状如镜面,光白板亮,新肉不生,经久不敛,不知疼痛,伴见形寒发热;病趋恶化,或现神疲纳呆,腹痛泄泻,自汗肢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转为脱证[13]。治宜补养脾胃,方用补中益气汤、益胃汤;已成脱证者,应以温补脾肾为主,扶阳固脱,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龙骨、牡蛎等[13]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2.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1.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7.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8.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7.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