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

目录

1 拼音

ěr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auriculo-acupuncture therap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uricular acupuncture therapyear-acupuncture therap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ear acupuncture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ar-acupuncture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耳针疗法:1.中医治法名;2.书名。

4 中医治法名·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ear acupuncture therapy)为中医治法名。针刺疗法之一。是指针刺或压迫耳郭特定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1]。简称耳针[2]。又名耳穴疗法[2]

耳针疗法以《黄帝内经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为理论基础[2]

耳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不仅可予针灸,还可施行电针,注射药物或割治等方法,并可用作针刺麻醉[3]

临床操作时,以耳针(或短毫针)对准选定穴位快速刺入,但不可穿透耳壳,捻转数秒钟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3]。一般采用0.5寸的短柄毫针,常规消毒后,用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针对准所选定的耳穴敏感点进针。进针深度应以耳廓局部的厚薄而定,一般刺入皮肤2~3分,以透过软骨但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留针期间可间隔捻转数次以加强刺激。需较长时间留针时,可用皮内针埋置[3]。一般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此法可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尤其对疼痛性疾病效果显著。

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凡针刺疗法适应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对疼痛性疾患效果尤佳[3]。为准确选取穴位,有耳穴探测器可供使用[3]

耳穴具有压痛和电阻较低的特点,并与一定的脏器相关,用于治疗病痛之外,还有诊断方面的价值[3]。针治时须选点准确,并严格消毒,以防感染[3]。也可应用药物贴压或皮内针埋藏法[3]

4.1 耳针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散在记载,民间亦有流传,但未形成系统。50年代以来,通过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临床应用有了突出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系统的针刺疗法。耳针疗法目前已由单纯针刺发展为埋针、温针、电针、水针、穴位离子透入、艾灸、割治和放血等多种方法。

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3]。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许多古代文献均有记载,民间亦广为流传,但未形成系统[3]。解放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3]。我国进行了大量耳针疗法的临床实践,并用现代科学知识开展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耳针学术体系。

耳穴刺激方法除传统的毫针针刺外,还有电刺激法、埋针法、放血法、注射法、磁疗法、耳夹法、药敷法、贴膏法、压丸(豆)法、激光法等20多种。目前,耳针疗法已在法、德、日、美等几十个国家中使用,成为一种举世瞩目的独特医疗技术。

4.2 耳廓表面解剖

(一)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二)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腔内横行突起部分。

(三)耳轮结节:指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四)耳轮尾:耳轮终末与耳垂相接的部分。

(五)对耳轮:是与耳轮相对的,上面分叉的隆起部分。

(六)对耳轮体:即对耳轮的垂直部分。

(七)对耳轮上脚:指对耳轮向上分叉的一支。

(八)对耳轮下脚:指对耳轮向下分叉的一支。

(九)三角窝:是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十)耳舟:即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十一)耳屏:指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处,又称耳珠。

(十二)屏上切迹:即耳屏上缘和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十三)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十四)对耳屏:耳垂的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处。

(十五)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十六)耳甲艇: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十七)耳甲腔:指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十八)外耳道开口:耳甲腔前缘的孔窍。

4.3 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常用耳穴示意图

4.4 耳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早在公元前4~2世纪的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各部及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系。《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首先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就是说十二经脉和所属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它们的血气都上行渗灌于头部的五官、七窍及脑髓,其中别行的血气并灌注于耳部,使耳能有听声音的功能。《耳枢·经脉篇》中更具体地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分布: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后,出耳前;手太阳入耳中;手阳明的别络入耳中;手少阳联系耳后,出耳上角,分支入耳中。这样,手足三阴经都联系到耳部,阴经则通过其别支(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通,如手厥阴的别支出耳后,合于手少阳等。《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中还记载:“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在奇经方面,有阴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所以《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指出了耳部与全身经络的密切联系。

耳与脏腑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篇》记载:“肾气通于耳。”《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载有:“(心)开窍于耳。”《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脾)不及,则令人九窍(指五官七窍加前后阴)不通。”《通评虚实论》也载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黄帝内经灵枢·海论>也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等的论述。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还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说明耳部与各脏腑均有密切联系。

耳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既反映全身各部的病症,又能作为针灸的刺激点以治疗全身各部的病症。

4.5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

解剖分部穴名定位主治
耳轮脚在耳轮脚上呃逆、黄疸
耳轮部直肠下段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便秘、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尿频、尿急、遗尿
外生殖器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
耳尖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尖端处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
耳舟部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相应部位疾病
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
与腕与肩穴之间
锁骨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
肩关节在肩与锁骨穴之间
对上耳脚轮部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相应部位疾病
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
对下耳脚轮部

坐骨

对耳轮下脚外1/2处

对耳轮下脚内1/2处

相应部位疾病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对耳轮部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等。
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胸、胁部病症
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脊椎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在直肠下段和肩关节同水平处分别作两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和颈椎。相应部位疾病
三角窝子宫(精宫)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
神门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失眠、多梦、烦躁
盆腔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盆腔炎、腰痛
耳屏部外鼻在耳屏外侧的中央鼻疗、鼻渊
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与外耳道口相对处咽喉肿痛
内鼻在耳屏内侧面,咽喉的下方鼻渊、感冒
屏尖在耳屏上部外侧缘炎症、痛症
肾上腺在耳屏下部外侧缘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咳嗽、气喘
高血压点在肾上腺与目穴中点稍前高血压
屏轮切迹脑干在屏轮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
对耳屏部平喘(腮腺)在对耳屏的尖端哮喘、咳嗽、痄腮
脑点在对耳屏上缘,脑干与平喘穴连线的中点遗尿、崩漏、失眠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失眠、多梦、炎症、痛症
睾丸(卵巢)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是皮质下穴的一部分生殖系统疾病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厥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头痛、头昏
太阳在对耳屏外侧面,枕与额穴之间偏头痛
耳轮脚周围食道在耳轮脚下方内2/3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处1/3处恶心、呕吐
在耳轮脚消失处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上方处1/3处胃痛、呕吐
小肠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消化道病、心悸
大肠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痢疾、腹泻、便秘
阑尾在大肠与小肠之间肠痈
屏间切迹目1在屏间切迹前下方青光眼
目2在屏间切迹后下方近视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底部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耳甲艇部膀胱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淋证、癃闭、遗尿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
胰(胆)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
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眼病、胁痛
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脾胃病、血症
耳甲腔部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面瘫、口腔溃疡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心悸、癔病等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肺系病、皮肤病
气管在口与心穴之间咳喘
三焦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便秘、浮肿
耳垂部牙痛点1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牙痛、拔牙止痛
牙痛点2在耳垂4区的中央
上颌在耳垂3区正中处牙痛、下颌关节痛
下颌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心
在耳垂5区的中央眼病
面颊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面瘫、三叉神经痛
内耳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方耳鸣、耳、听力减退
扁桃体在耳垂8区正中乳蛾
耳廓背面降压沟在耻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高血压
上耳背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
中耳背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下耳背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
耳背部耳迷根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4.6 耳穴诊断方法

4.6.1 诊视耳穴的方法

用肉眼观察耳廓外形、色泽等变化。

1.观察耳穴时最好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

2.观察前不洗擦和揉、拉耳廓,以保持耳廓原有色泽和形态,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耳廓的阳性反应标志干扰视诊。倘耳廓有灰垢积聚,可在别区观察完毕后,最后用棉棒轻轻地擦去灰垢,但须注意勿将阳性反应物(油脂等)擦掉。

3.观察者以拇指、食指拉住被观察者的耳轮后上方,以拉紧耳廓皮肤,然后沿着耳廓解剖部位由上至下、由内至外、分部分区仔细观察,并随时记录阳性反应现象。

4.耳廓本身的疾病如痤疮、色素沉着、冻伤或外伤后的疤痕、乳白色丘疹等应与全身疾病在耳廓出现的病理反应相区别。一般前者无压痛和电阻降低的变化,后者有压痛和电阻降低的变化。

5.有些形态和色泽的变化不直接反应在该脏器所代表的耳穴上,而出现在与其脏腑表里相应耳穴上。这就需要按照中医的脏象、经络学说来辨证分析。

6.两耳都需要观察,同时要左右对比,找出它们的差异,进行分析。有些耳区增厚,边缘界线不清楚,视诊很难觉察出来,则可结合扪诊,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耳廓背面,细心体会和比较两耳的差异。

7.要考虑个体差异和气候、季节等的变化,对耳廓视诊的影响。如老人与儿童、长期户外工作者与室内工作者的耳廓色泽的不同,盛暑严寒也可影响耳廓皮肤色泽的变化,视诊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8.观察的内容:耳部常出现的病理反应有变色、变形、丘疹、皮屑等。

变色:有点状或片状发白,点状或片状充血红晕,圆圈形边缘红晕,中间发白,暗灰色(压之能退色,如压之不能退色,则不是阳性反应色,而是表皮色素积聚)。

变形:如结节样、棱形、条索状隆起、点状或针尖状凹陷。

丘疹:红色或白色丘疹,似鸡皮疙瘩样,也可有泡。

皮屑:糠皮样脱屑并不易擦掉,如一擦就掉的是正常皮屑。

4.6.2 耳穴压痛法

用压痛棒(木棒、金属棒均可,顶端应圆滑,大小如火柴梗,亦可用火柴梗或毫针尾代替)在耳廓上寻找压痛点。痛点可出现在病变的相应穴位上,也可出现在与病变脏腑相表里或有关的部位。如胃痛除在胃区可有压痛点外,也可在脾区或神门处找到压痛点,在找压痛点时,须注意下列四点:

1.使用压痛棒找压痛点时要做到:轻、慢、均。轻,就是在正常部位压之不痛或不甚痛,压后在耳廓上留有轻度压迹为标准。慢,就是找压痛点时让病人有体会、比较的时间,以便找出较痛的一点。均,即要轻重一致,顺序按压,要一点紧接另一点的边缘,以免因间距大而遗漏阳性反应点,或因轻重不均而出现假压痛点。

2.病理压痛点是一种不易忍受的、由里向外隐放性的刺痛、酸痛、麻木或烧灼痛和胀痛。当压到时病人常会出现皱眉、眨眼、躲闪或呼痛。正常的假性压痛点一般为钝痛,是浅表压痛,容易忍受。二者应予鉴别。

3.有时压痛范围较大,可影响到周围耳穴,这时需用比较法,找出压痛反应最敏感的一点。

4.探测时压力的轻重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室内或室外工作)等区别对待。如儿童皮肤嫩薄应适当轻压,老年人或皮肤硬厚者、感觉迟钝者可适当重压,做到因人制宜,恰到好处。

4.6.3 耳穴电阻测定法

正常人耳廓电阻约为200万欧姆左右,当机体有病时,多数病者的耳廓相应穴位电阻可下降至5~15万欧姆。这些电阻下降的穴位处必然导致皮肤导电量的增高,称为“良导点”。根据耳廓上的这种导电量增高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选择安静的场所,探测前不宜针扎、揉拉或用酒精棉球擦洗耳部,以防影响探测的准确性。

2.打开探测仪电源开关,耳机发出嗡嗡声,将探测棒插入检查孔中,仪器马上无声。然后将探测仪的另一极置于病人的内关穴处加压,用探测棒压在病人耳廓上的脊髓穴处,慢慢调整仪器,使发出嗡嗡声为止。

3.移动探测棒,沿耳廓的解剖位置,自上而下进行探测,一般先测耳甲腔、耳甲艇,后测对耳轮、三角窝,再测耳舟、耳轮、耳垂等,逐点探测,发现阳性反应(仪器发出嗡嗡声)及时记录。对病人主诉的各种症状,需要在各相应或相关部位仔细探查。

4.仪器所用电池的电压高低,对仪器的灵敏度影响很大。应经常测定电压,及时更换电池。

5.探测时压手的轻重要适当。一般在耳垂、耳甲艇、耳甲腔、三角窝、耳舟等皮肤柔软组织的表面,电阻较低,用的手法也就要轻一些;对耳轮、耳对屏等皮肤暴露处表面,电阻高,压力要适当重一些。

6.阳性反应与探测棒压迫时间的长短、重复压迫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同一点上,压迫时间不宜过长,重复压迫的次数不宜过多。

7.耳廓皮肤电阻大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儿童及青匀人耳壳皮肤红润柔软,电阻较低,老年人及从事室外工作的人,耳壳皮肤较为干燥,电阻较大。冷热气候的变化世有很大的影响,严寒天气皮肤电阻大,盛夏季节皮肤电阻小。测定时应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8.正常的情况下,耳廓不同部位的电阻大小也不一致。如子宫、膀胱、大肠、食道、三焦、内分泌等穴处电目往往较小,在分析时也必须注意。

4.6.4 耳廓视诊的辨证诊断

在耳廓视诊的实践中,须认真观察“一病多种反应”和“一穴多病反应”的特点。

1.点状、片状红晕或充血,有的边缘红晕,或红色丘疹,并有油脂及光泽者,多见于急性炎症性疾患。

2.点状或片状白色,凹陷,隆起,白色丘疹,均无油脂及光泽者,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疾患。

3.结节状隆起或点片状暗灰色,多见于肿瘤。

4.糠皮脱屑(不易擦掉),多见于各种皮肤病或吸收代偿功能障碍等疾病。

5.线条状或圆形、半圆形的白色或暗灰色的疤痕,多见于各种手术后及外伤的疤痕。

4.7 耳针的应用

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

4.7.1 选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

(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

4.7.2 操作方法

(1)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2)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精脱碘。

(3)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刺激。

多数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

(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

(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

(6)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4.7.3 注意事项

(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见针眼发红,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

4.7.4 适应症

耳针适应证很广,凡针灸适应病症均可酌情应用,并可用作针刺麻醉。 常用于各种痛症、消化系统病症、高血压病、无脉症、脉管炎、神经衰弱、腮腺炎、落枕、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鼻炎、梅尼埃(美尼尔)病、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荨麻疹、慢性肝炎、输液或输血反应、带状疱疹、晕车、晕船、休克、中暑等。也有用于减肥、戒烟者。

4.7.5 禁忌症

耳郭有炎症或烧伤、冻伤者禁用。妊娠2-5个月或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慎用。妊娠5-9个月者,不采用内生殖器、内分泌、腹、盆腔等穴。

4.8 常见病治疗

4.8.1 一、急性胃炎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 胃、脾、肝、交感、神门。

【针刺方法】 每次选2~3穴,留针15—30分钟。

4.8.2 二、胃神经官能症

【治则】 调经理气。

【取穴】 胃、肝、神门、枕小神经。

【针刺方法】 每次选用2—3穴,留针15~30分钟,或用苍耳子压穴。

4.8.3 三、膈肌痉挛

【治则】 理气降逆。

【取穴】 膈、胃、肝。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强刺激,留针10分钟。

4.8.4 四、胃痉挛

【治则】 解痉止痛。

【取穴】 胃、交感、神门。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

4.8.5 五、消化不良

【治则】 健脾和胃。

【取穴】 小肠、胃、胰、脾、神门。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或用苍耳子压穴。

4.8.6 六、慢性肠炎

【治则】 温阳健脾。

【取穴】 大肠、小肠、脾、肾、内分泌。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或用苍耳子压穴。

4.8.7 七、便秘

【治则】 顺气行滞。

【取穴】 大肠、直肠下段、肝。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0—20分钟,或用苍耳子压穴。

4.8.8 八、慢性胆囊炎

【治则】 疏肝利胆。

【取穴】 胆、肝、内分泌、交感、神门。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每次取2—3穴,留针20~30分钟,疼痛发作时用强刺激。

4.8.9 九、糖尿病

【治则】 清利肝胆。

【取穴】 胰、肝、胆、脾、渴点、饥点、内分泌。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轻刺激,留针10~20分钟,或用苍耳子压穴。

4.8.10 十、支气管炎

【治则】 祛风散寒,宣肺化痰。

【取穴】 支气管、肺、神门、肾上腺。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

4.8.11 十一、哮喘

【治则】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取穴】 肺、肾、脾、平喘、肾上腺。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或用苍耳子压穴。

4.8.12 十二、伤风感冒

【治则】 祛风解表。

【取穴】 内鼻、咽喉、气管、肺、肾上腺。

【针刺方法】 每次取2~3穴,两耳交替,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0~20分钟。

4.8.13 十三、胸胁痛

【治则】 疏肝理气。

【取穴】 交感、心、胸、肝、胆。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

4.8.14 十四、高血压

【治则】 平肝潜阳。

【取穴】 降压沟、交感、心、肝、神门。

【针刺方法】 降压沟点刺放血,继而直刺其余四穴,轻刺激,留针10—20分钟。若血压持续高于正常,可用苍耳子压穴法。

4.8.15 十五、心律失常

【治则】 养血安神。

【取穴】 心、交感、神门、皮质下。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

4.8.16 十六、缺铁性贫血

【治则】 健脾益气养血。

【取穴】 肝、脾、胃、小肠、内分泌。

【针刺方法】 车前子压穴,长时间刺激。

4.8.17 十七、冠心病

【治则】 通阳宣痹。

【取穴】 心、肾、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

【针刺方法】 每次选2—3穴,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20~40分钟。

4.8.18 十八、头痛

【治则】 祛风散寒。

【取穴】 枕、额、神门、肺、皮质下。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如头痛顽固者,强刺激,捻针2分钟左右,也可在找到有效刺激点后埋针1~7天。若偏头痛者加太阳穴。

4.8.19 十九、失眠

【治则】 安心神,调肝肾。

【取穴】 神门、皮质下、心、肝、肾。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或在有效刺激点埋针1~7天。

4.8.20 二十、头晕

【治则】 平肝熄风。

【取穴】 肝、心、神门、交感、太阳。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在肝、太阳穴间歇捻针2~5次。

4.8.21 二十一、中暑

【治则】 清泄暑热。

【取穴】 枕、心、肾上腺。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强刺激,留针5分钟,重捻针3~5次。

4.8.22 二十二、癫痫

【治则】 镇惊醒脑。

【取穴】 神门、心、枕、肾上腺。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亦可在有效刺激点埋针l-7天。若突然发作,用强刺激,连续捻针,醒后即起针。

4.8.23 二十三、神经性失语

【治则】 疏经通络。

【取穴】 舌、上耳根。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l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皮下埋针l-7天。

4.8.24 二十四、面肌痉挛

【治则】 疏导患部经气。

【取穴】 面颊部、神门、心、肝。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间歇捻针3—5次,或皮下埋针1—7天。

4.8.25 二十五、精神分裂症

【治则】 清心通窍,豁痰降浊。

【取穴】 神门、心、脾、枕、胃。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l小时,神门、心穴间歇捻针3~5次。亦可在有效刺激点埋针l-7天。

4.8.26 二十六、尿频

【治则】 补肾壮阳,通利水道。

【取穴】 膀胱、肾、肾上腺、尿道、睾丸、神门。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30分钟-l小时,或用苍耳子压穴,持续刺激。

4.8.27 二十七、输尿管结石

【治则】 疏通水道。

【取穴】 输尿管、膀胱、肾、交感。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或在有效刺激点埋针1~7天。

4.8.28 二十八、前列腺炎

【治则】 利水培元。

【取穴】 尿道、外生殖器、肾、肺、内分泌、肾上腺。

【针刺方法】 每次选2~3穴,交替使用,轻刺激,留针30分钟~l小时,轻捻针3~5次,或用车前子压穴、长时间刺激。

4.8.29 二十九、阳痿、早泄

【治则】 补肾壮阳。

【取穴】 肾、肾上腺、外生殖器、内分泌、睾丸、神门。

【针刺方法】 每次选2~3穴,交替使用,轻刺激,留针1—2小时,亦可在有效刺激点皮下埋针。

4.8.30 三十、尿潴留、尿失禁

【治则】 行运下焦,调节膀胱。

【取穴】 膀胱、尿道、交感、肾、外生殖器、神门。

【针刺方法】 每次选3—4穴,交替使用,中刺激,留针5一15分钟,间歇捻针3~5次。

4.8.31 三十一、急性扁桃体炎

【治则】 清热利咽。

【取穴】 扁桃体、咽喉。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强刺激,留针5-15分钟,间歇捻针3—5次。

4.8.32 三十二、急性乳腺炎

【治则】 通利乳道,清泄热毒。

【取穴】 乳腺、胸、枕、内分泌。

【针刺方法】 斜刺O.3寸,中刺激,留针10—20分钟,乳腺、胸穴间歇捻针3—5次。

4.8.33 三十三、痛经

【治则】 疏通胞宫经气。

【取穴】 子宫、卵巢、交感、内分泌、肾、肝、神门。

【针刺方法】 每次选3~4穴,交替使用,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5次。

4.8.34 三十四、月经不调

【治则】 调节冲任。

【取穴】 卵巢、肾、内分泌、子宫。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轻捻针1~3次,或车前子压穴长时间刺激。

4.8.35 三十五、子宫脱垂

【治则】 补气升提。

【取穴】 子宫、外生殖器、肾、肾上腺。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轻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轻捻针3—5次。或在有效刺激点皮下埋针1~7天。

4.8.36 三十六、牙痛

【治则】 疏通患部经气。

【取穴】 牙痛点、神门、胃。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强刺激,间歇捻针,疼痛缓解后即起针。

4.8.37 三十七、耳鸣

【治则】 育阴潜阳,疏导耳部经气。

【取穴】 肾、肾上腺、枕、内耳、外耳。

【针刺方法】 每次取2~3穴,交替使用。轻刺激,留针l一2小时。或在有效刺激点皮下埋针l~7天。

4.8.38 三十八、过敏性鼻炎

【治则】 宣肺通鼻窍。

【取穴】 内鼻、肾上腺、肺、额、交感。

【针刺方法】 每次选2~3穴,交替使用,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内鼻、肺穴间歇捻针3~5次。

4.8.39 三十九、结膜炎

【治则】 疏泄风热。

【取穴】 肝、眼、目1。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强刺激,留针5—15分钟,轻捻针1—3次。

4.8.40 四十、青光眼

【治则】 祛风明目。

【取穴】 肝、眼、目1、降压沟。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降压沟点刺出血,隔2—3天一次。

4.8.41 四十一、荨麻疹

【治则】 祛风止痒。

【取穴】 肺、肝、心、上背。

【针刺方法】 上背穴点刺放血后起针,斜刺肺、肝、心穴0.3寸,中刺激,留针5~15分钟,轻捻针3次。

4.8.42 四十二、颈椎病

【治则】 疏经通络。

【取穴】 颈、枕、肘、腕。

【针刺方法】 斜刺0.3寸,中刺激,留针30分钟~1小时,间歇捻针3~5次。

4.8.43 四十三、肩周炎

【治则】 疏经通络,滑利关节。

【取穴】 肩、枕。

【针刺方法】 疼痛剧烈时,斜刺0.3寸,强刺激,间歇捻针,疼痛缓解后起针。慢性疼痛者用车前子压穴,或皮下埋针。

4.8.44 四十四、急性腰扭伤

【治则】 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取穴】 腰椎。

【针刺方法】 直刺0.3寸,强刺激,间歇捻针,并同时让病者缓慢做腰部屈伸活动,疼痛缓解后起针。

4.8.45 四十五、坐骨神经痛

【治则】 疏导患部经气。

【取穴】 坐骨神经点、膝、踝、腰椎。

【针刺方法】 直刺O.3寸,中刺激,留针15—30分钟,间歇捻针3~5次,或皮下埋针1~7天。

4.8.46 四十六、踝关节扭伤

【治则】 活血止痛。

【取穴】 踝。

【针刺方法】 直刺0.3寸,强刺激,间歇捻针,并同时活动踝关节。

5 书名·《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为书名[3]

1.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编。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编。197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