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泄

目录

1 拼音

rú xiè

2 注解

濡泄为病证名[1]。指湿盛伤脾的泄泻[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濡泻、湿泻、洞泄、脾虚泄[1]。《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对金饮子主之。”《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汤加二术、胃苓汤加草蔻。”

3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2][3])为病名[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4],又称下利(汉唐时期)[5]。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5]。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5]。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5]

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6]。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6]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

详见泄泻条。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1-155.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67.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