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障碍

目录

1 拼音

ér tóng qíng xù zhàng ài

2 英文参考

emotional disorders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过去成为儿童神经官能症或儿童神经症。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年龄特点,其临床表现与成人的神经症有较明显的区别,目前倾向使用情绪障碍一词。

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儿童行为障碍。获取准确的儿童情绪障碍的患病率资料目前比较困难,患病率的报告颇为悬殊,其中原因有;其一,由于儿童心理发育水平的影响,对心情表达的限制。其二,调查方法不一致,有的使用问卷调查父母或本人,结果相差非常悬殊,如Rutter一次调查,约45%的青少年报告他们心情痛苦,而同时只有20%的父母报告了这种情况。综合国外众多的患病率调查最有影响的是Rutter等(1970)的报道,各种情绪障碍在儿童青少年这患病率为2.5%,在伦敦市区儿童门诊中占1/3(1977),Petti和McConvill(1989)分别发现精神科住院儿童中5%和51%有抑郁症状,Pearce的研究发现住院儿童中23%具有情感障碍和情感综合征,国内罗维武(1987)报告263例住院儿童中4.6%为儿童情绪障碍。

3 儿童情绪障碍的分类

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分离性焦虑、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症。

4 儿童情绪障碍的病因

儿童情绪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各种有害因素反应较为敏感,尤其是遗传易感素质的个体受到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疾病。对儿童时期来说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由于他们尚未成熟,未能独立,他们对环境尤其是对家庭的依赖性比较强,对家庭的依赖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正常心理发育上的需要,需要父母的抚爱和支持,使他们得到安全感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环境和新的世界。因为儿童也要完成正常的心理发育,不能脱离社会。对它们来说首先是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伙伴和老师。儿童时期又是环境经常处于变动的时期,包括从母乳喂养到人工喂养,从家庭内的抚养到集体托儿、抚养人的更替,面临入学、升学、转学或主要抚养人的变动等,学习、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动都客观地要求他们迅速地重新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必然引起日益激烈的竞争,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对儿童过高的期望,职业父母工作忙碌,家庭物质条件日益优裕而忽视士儿童的正常心理需要,缺乏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教育方式不当,过分保护或苛刻要求,严厉惩罚,造成亲子关系不良,前者的后果是造成儿童适应社会的困难,而后者则会使儿童怒不敢言,不能反抗,只有恐惧和回避、退缩、自卑不安和抑郁。

特发于儿童少年期的情绪障碍是否会延续到成年,或成年人的神经症与儿童时期所患的神经症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倍受关注。首先要说明的是,有情绪障碍的大多数儿童成年期表现正常,只有少数到成年期出现神经性障碍;相反,许多成年神经性障碍患者起病于成年并没有明显的儿童精神疾病史,因此发生在这两个年龄时期的情绪障碍大多无相关性。其次,许多儿童情绪障碍似乎是情绪发育阶段的突出化,还不完全构成十分肯定的质的变化。再者,儿童情绪障碍往往不易明确地划分成不同的临床类型,并且慢性焦虑状态还可能对儿童的个性、智力水平的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摘自:李雪荣 《现代儿童精神医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 第一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