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综合征

目录

1 拼音

ér tóng duō dòng zōng hé zhēng

2 英文参考

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儿童多动综合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1])是指以智力基本正常,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可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行为异常性儿科疾病[1]

本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缺陷一多动障碍,它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有长时间持续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行为障碍。

4 病因病理病机

至目前仍未明白,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2、神经生理学因素。

3、轻微脑损伤因素。

4、生物化学因素。

5、心理社会因素。

6.其他因素: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5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障碍是主要症状之一。

2.活动过度大多数患儿从小起就特别好动,不论在家或在校都格外兴奋多动。不能安静听课,小动作明显增多,坐不住,不遵守课堂的秩序和纪律,常干扰别人。

3.情绪不稳、任性冲动表现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常会做出不加思考的举动,易激惹或冲动,不顾后果。情绪不稳,一些小事就发脾气或叫喊、哭闹。行为幼稚,不辨是非,易惹事生非或伴发其他不良行为。

4.认知障碍、学习困难本症患儿大多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5.行为问题、适应困难往往表现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好挑斗、打架、干扰集体活动、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或其他品行问题。

6 检查

本症患儿体格检查大多数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可见精细动作不协调、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运动不协调、病理联带运动等软体征。部分患儿脑电图及脑诱发电位异常,但均无特异性诊断意义。

7 辨证分型

7.1 儿童多动综合征·心肾不足证

儿童多动综合征·心肾不足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 with insuf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1])是指心气不足,肾精亏虚,以记忆力及自控能力差,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遗尿,多梦,或有腰酸乏力,苔薄,脉细软为常见症的儿童多动综合征证候[1]

7.2 儿童多动综合征·脾虚肝旺证

儿童多动综合征·脾虚肝旺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liver hyperactivity[1])是指脾气虚弱,肝气亢盛,以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思想不集中,意志不坚,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形体消瘦,纳呆,面色淡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或弦细为常见症的儿童多动综合征证候[1]

7.3 儿童多动综合征·心脾两虚证

儿童多动综合征·心脾两虚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1])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以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熟,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虚弱为常见症的儿童多动综合征证候[1]

7.4 儿童多动综合征·肝肾阴虚证

儿童多动综合征·肝肾阴虚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 with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1])是指肝肾阴亏,虚热内扰,以多动难静,急躁易怒,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记忆力差,或有遗尿,腰酸乏力,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细弦为常见症的儿童多动综合征证候[1]

7.5 儿童多动综合征·痰火扰神证

儿童多动综合征·痰火扰神证(children’s hyperkinesis syndrome with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1])是指湿热内蕴,聚湿成痰,痰火乱心,以多动多语,烦急易怒,冲动任性,难以自控,注意力不集中,胸中烦热,痰多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或黄厚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儿童多动综合征证候[1]

8 治疗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教育引导、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针对患儿的特点耐心进行教育和管理,避免对患儿歧视、惩罚或其他不当的教育方法。

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是治疗多动症首选的药物,其有效率约为70%~80%。临床常用的药为哌醋甲酯,苯异妥英。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