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藏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Ershiwei Roudoukuo San
2.2 英文名
2.3 标准编号
WS3-BC-0164-95
2.4 处方
肉豆蔻 75g 降香 80g 沉香 100g 石灰华 75g 广枣 65g 红花 90g 藏茴香 80g 丁香 40g 大蒜(炭) 35g 豆蔻 35g 阿魏 20g 草果 35g 诃子 200g 乳香 100g 毛诃子 80g 几茶 70g 余甘子 100g 力嘎都 60g 檀香 50g 牛黄 1g
2.5 制法
以上二十味,除牛黄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牛黄细 粉,混匀,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棕色粉末;气香,味苦、涩。
2.7 鉴别
同丸剂。
2.8 检查
2.9 功能与主治
镇静,安神。用于“宁龙”病,神志紊乱,烦燥,精神恍惚,失 眠,头晕,健忘,耳鸣,颤抖,惊悸。
2.10 用法与用量
一次 1g,一日2次。
2.11 规格
每袋装 10g。
2.12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味肉豆蔻散
-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泻痢(呕吐附)疟
服五十丸水一盏煎令沸入药煮熟以匙抄含之日二三服肉豆蔻散治久痢腹胁胀满食不消化肉豆蔻仁诃子皮陈橘皮(各...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泄泻
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治产后冷泻不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去壳一两)生姜(汁二合)细面(二两)...
-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下赤痢白痢
(半两)巴豆(一分)杏仁(一分)上用巴豆、杏仁二味。各于麻油灯焰上烧灰存性。同三味和匀。用酒蜡二钱...
-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八]一切泄泻第一
每服一钱,陈米饮下。《张氏家传》调理小孩儿泻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大诃子肉青皮附子(炮,去皮)浓朴(姜制...
-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冷痢
。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肉豆蔻散(出圣惠方)治久冷痢腹胁满。食不消化。肉豆蔻(...
- 更多古籍中的二十味肉豆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