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烧伤

目录

1 拼音

ěr shāo shāng

2 英文参考

Burn of ear

3 概述

面部烧伤时,防御性反射动作为双眼紧闭、双手护眼,耳廓暴露而突出,故双耳易被烧伤。外耳烧伤的发生率比眼烧伤高。分析一组1505例烧伤中,耳廓烧伤359例,占24%。外耳皮肤薄,皮下脂肪少,常累及耳软骨,而耳软骨无血液供应,抗感染能力差,易并发化脓性耳软骨炎,导致小耳畸形。预防化脓性耳软骨炎,是外耳治疗的重点。外耳道深居颅底,除因高温液体或气体灌入、或化学液流入而烧伤外,很少被烧伤。

4 疾病名称

耳烧伤

5 英文名称

Burn of ear

6 分类

烧伤 > 特殊部位烧伤

7 ICD号

T20

8 病因

耳廓在整个头颅位置暴露而突出,易遭受烧伤,往往累及耳廓前面和后面,烧伤原因主要有热液、火焰。外耳道烧伤多由于高温气体、液体或化学性液体灌入而引起烧伤。

9 耳烧伤的临床表现

9.1 耳廓烧伤

耳廓皮肤薄嫩,皮下组织少,中间有弹性软骨。耳廓烧伤多为二、三度热力烧伤,耳轮、对耳轮、耳轮脚、耳屏等处突出,易有软骨烧伤。①耳廓浅度烧伤:可见水泡,泡皮撕脱后基底呈红色,肿胀有渗出,疼痛敏感。②耳廓深度烧伤:大多腐皮存在,耳廓呈暗灰色,向前卷缩,耳廓感觉减退甚至丧失。

9.2 外耳道烧伤

外耳道烧伤后,由于局部肿胀,耳道闭塞,引流不通畅,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感染。感染后更加重了耳道的肿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波及软骨引起化脓性耳软骨炎,或穿破鼓膜导致化脓性中耳炎。

10 耳烧伤的并发症

化脓性耳软骨炎为烧伤常见并发症之一。上述359例耳廓烧伤中发生化脓性耳软骨炎者29例,占8.1%。多继发于外耳深度烧伤感感染后。一般于伤后3~5周发生,但也有在伤后1~2周或迟至8~9周发生者。好发于耳轮、对耳轮或三角区等缺乏皮下组织的区域。一般为局限性,但也可蔓延扩散,甚至酿成全耳软骨炎。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间质广泛丧失,遗留缺乏软骨细胞的化脓性腔隙及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炎症明显部位及有的软骨间质中可发现细菌。

感染是化脓性耳软骨炎的直接原因,但其诱因则尚不够清楚。烧伤损害耳廓血液循环,致耳软骨缺血,易招致感染,可能为其诱因。但热力直接引起的循环障碍,早期即存在,而化脓性耳软骨炎却很少在早期发生。此外,烧伤直接损害耳软骨,产生肉眼难以辨认的局灶性坏死,成为细菌繁殖的培养基,这也可能是外耳烧伤并发软骨炎的基础,但以上尚可能不是主要诱因。根据临床观察来看,烧伤后,皮下组织持续水肿及焦痂缩窄压迫,使耳软骨血液循环长期障碍,有利于表浅细菌向深层蔓延和繁殖,可能是比较重要的诱因。

临床表现为外耳持续性剧烈疼痛是最先出现且最常见的症状。伤员坐卧不安,不能入睡,甚至注射吗啡亦难止痛。外耳肿胀、发红、压痛明显、相邻的头皮有时也显著水肿,致耳廓向前突出。数天后,局部变软,有波动感,切开或自行溃破后,疼痛及压痛减轻。如果引流不畅或坏死软骨清除不彻底,则可反复发作。

除局部症状外,常伴恶寒、发热、精神差、食欲缺乏、白细胞增高等全身中毒症状。

11 耳烧伤的治疗

11.1 耳廓烧伤

(1)剃尽头发,清创,创面涂磺胺嘧啶银,暴露或半暴露。经常拭干积存于耳甲腔内的渗液,保持干燥。

(2)整个耳廓区切勿受压,侧卧位时置耳廓于纱布垫圈内悬空。

(3)溶痂感染的深二度和三度烧伤区,软骨裸露处最易成为耳软骨炎的起点。应及早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将裸露的软骨切除,由侧旁的软组织覆盖后植皮。如在耳轮边缘,可修平突出的软骨后在软骨截面连同软组织植皮。做到创面及时覆盖,防感染扩散,此为预防耳软骨炎的关键措施。

11.2 外耳道烧伤

处理上重在清洁与干燥,保持外耳道引流通畅。可先用过氧化化氢液冲洗,轻轻拭干后,再置棉条引流。若早期水肿显著,耳道狭窄者,可置入漏斗状多孔塑料管,管径与外耳道一致,紧贴外耳道皮肤,管内置棉条引流,塑料管每天更换数次。肿胀消退后,取除塑料管,直接置棉条引流。但外耳道烧伤较深者,则须在愈合期间及愈合以后,较长时间放置塑料或橡皮管作为支架,防止瘢痕收缩致耳道缩窄或闭锁,影响听力。如发生缩窄或闭锁,须待后期修复。

外耳道无烧伤而耳廓烧伤者,亦需防止分泌物流进外耳道而发生溃烂感染。可置干棉球于外耳道口,潮湿后即更换。并经常用过氧化化氢、盐水等清洗,清除耵聍,保持清洁干燥。

外耳道烧伤并发化脓性耳软骨炎或化脓性中耳炎者,则按耳软骨炎或中耳炎处理。

11.3 并发症的治疗

化脓性耳软骨炎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感染,防止耳软骨继续毁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引流、清除坏死软骨:①外耳肿胀、疼痛和压痛时,即可诊断为化脓性耳软骨炎。不必等待明显脓液积存,即可予以切开引流。采用热敷等待其自消的方法,往往导致更多或全部软骨坏死。②引流要通畅,要保持切口够大,鱼口最佳,防止切口过早封闭。③坏死软骨切除要彻底,否则常常复发,如果手术后疼痛和压痛仍继续存在,则需进一步手术切除。④病变局限者,切除局部的软骨,待生长肉芽组织后再植皮。⑤病变较广泛者,可先沿耳轮外缘全长切开,在肿胀严重的后缘剥离,敞开伤口,放碘仿纱条、抗生素纱条或小引流管引流,每天换药,待疼痛和水肿消失后,再仔细检查,将坏死软骨彻底切除。如此可避免第一次手术时,切除软骨过多,引致更多的外耳畸形,或将坏死软骨切除不彻底,以致感染复发。

12 耳烧伤的预防

化脓性耳软骨炎一旦发生,不但治疗困难、增加伤员痛苦,而且遗留难以修复的外耳畸形,故应预防其发生。注意耳部烧伤的护理,防止受压,保持干燥与清洁,尽快消灭创面:

①外耳烧伤的伤员仰卧时,宜用小枕头,使耳廓悬空不接触枕头;侧卧时,睡在有洞的枕头上,耳廓置洞内使不受压。

②采用暴露疗法,使创面形成干痂,经常清除创面上的分泌物以免痂皮软化,尤其当伤员仰卧时,颜面分泌物或渗出物易聚在耳廓内,注意及时用干棉球(签)清除干净,或用温水清洗,使耳廓清洁,利于干燥,以减少感染机会。局部可撒用1∶2硼酸氯霉氯霉素粉,涂布1%磺胺嘧嘧啶嘧啶银霜或10%磺胺脒隆霜。或根据创面细菌的敏感度,选用抗生素。将对局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溶于含有助渗剂10%二甲基亚砜的溶液中外用,有明显的防治外耳骨软骨炎的作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耳软骨炎,效果甚微。

③保持焦痂完整。未分离前,不要随意剪开,以免细菌侵入。三度焦痂脱落后,应及时移植薄层自体皮片,覆盖创面,有时即使有软骨边缘暴露,经移植自体皮后,可以愈合,不发生感染。

④如果分泌物多、焦痂不易干燥、妨碍引流时,可用抗生素液持续湿敷,使痂皮尽快脱落,减轻感染、水肿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程度,可减少耳软骨坏死。

13 相关药品

吗啡、磺胺、磺胺嘧啶、磺胺嘧啶银、氧、过氧化氢、碘仿、硼酸、氯霉素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