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摘除术

目录

1 拼音

ěr qián lòu guǎn zhāi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excision of the preauricular fistula

3 手术名称

耳前瘘管摘除术

4 别名

耳前瘘管切除术

5 分类

耳鼻喉科/外耳手术/外耳道异物与耳前瘘管手术

6 ICD编码

18.2101

7 适应症

耳前瘘管摘除术适用于:

耳前瘘管反复感染者,控制急性炎症后摘除;有脓肿形成者,可先行切开引流,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再行瘘管摘除(图9.1.3.2-1)。

8 麻醉和体位

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做瘘口周围皮下浸润麻醉;小儿可用基础加局麻或全麻。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9 手术步骤

1.以钝针头插入瘘管口内注入2%亚甲蓝液,勿使其外溢。并可加压按摩,使亚甲蓝进入瘘分支或远端(图9.1.3.2-2)。

2.于瘘口周围皮肤做菱形切口(图9.1.3.2-3),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3.用血管钳或组织钳夹持瘘管口,沿瘘管及其分支细心分离,直至其盲端(图9.1.3.2-4)。

瘘管全部摘除后,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术腔,然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如术腔较深,可放置橡皮引流条。乙醇纱布覆盖伤口,加压包扎(图9.1.3.2-5)。如局部皮肤破溃,肉芽组织形成,可用刮匙将其刮除,皮肤缺损不多可将周围皮肤松解后缝合,皮肤缺损较多松解后缝合较困难者,可用凡士林纱布将创面覆盖,待其自行修复或二期植皮。

10 术中注意要点

1.皮肤切开后要防止亚甲蓝液溢出,污染周围组织,影响寻找瘘管。为此,可将瘘管口结扎或钳夹;也可在皮肤切口前将注入瘘管内的亚甲蓝液挤出后再做切口。

2.分离瘘管时要仔细,勿将瘘管撕裂或离断,以免瘘管内容物溢出污染伤口和瘘管残留,造成术后感染和复发。

3.瘘管穿至软骨时应将软骨切除;瘘管摘除后,要进行检查,如可疑有上皮组织残留,应予切除。

4.勿损伤面神经。

5.对感染的瘘管,必须先控制急性炎症后再行手术,以免影响愈合。

11 术后处理

1.应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

2.如有引流条,术后第2天抽出。

3.第5天可拆除皮肤缝线。

12 述评

术后伤口感染。若累及耳廓软骨,可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造成耳廓畸形。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