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角下

目录

1 拼音

ěr qián jiǎo xià

2 概述

耳前角下为经穴别名,即悬颅。见《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穴位悬颅
汉语拼音Xuanlu
罗马拼音Hsuanlu
美国英译名Skull in Suspension
各国代号中国GB5
日本5
法国莫兰特氏VB5
富耶氏
德国G5
英国G5
美国GB5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 CB5)[1]。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1]。别名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1][2]。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2]。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3 悬颅穴的别名

耳前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髓空(《经穴汇解》),髓孔(《针灸学》(南京)),髓中(《针灸学》(南京))。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

5 穴名解

悬即悬挂,颅即头颅,此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悬颅[2]

悬,系也。《孟子·公孙丑》:“犹解倒悬也。”又有消停、杜绝、避免之义。颅,指头颅,《说文》:“头,颅也。”本穴在头之两侧颞颥动脉处,头维穴与曲鬓穴连线之中点,如悬于头颅,承颔厌之气下行,即犹头上经气悬行于颅侧也。沿皮刺之,可治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晃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故名悬颅。[3]

6 特异性

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3][3]

7 所属部位

侧头[4]

8 耳前角下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悬颅穴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5]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5]

悬颅穴位于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中点(《针灸甲乙经》)[5]

悬颅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肌肉)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耳前角下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线之中点取穴。

悬颅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5]

正坐侧伏或侧卧位,从头维沿鬓角至曲鬓作一弧线,于弧线之中点定悬颅,在头维与悬颅之间定颔厌[6]

10 耳前角下穴穴位解剖

悬颅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6]

皮肤→皮下组织→颞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耳颞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下颌神经肌支分布[7]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7]

11 耳前角下穴的功效与作用

悬颅穴有清头目、通经络的作用[7]

悬颅穴具有通络消肿,清热散风的功效。

针刺悬颅穴可解除头部诸疾,如头痛、面肿、目眩等证,系胆经、三焦经和胃经之会穴,有散风止痛之功[7]

12 耳前角下穴主治病证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鼻鼽衄,三叉神经痛,牙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悬颅穴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7]

悬颅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偏头痛,面肿,目赤肿痛,齿痛,鼽衄[8]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8]

现代又多用悬颅穴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等[8]

悬颅穴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齿痛,面肿,鼻鼽衄等[8]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鼻炎,结膜炎,角膜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8][8]

向后平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胀感[9]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条灸5~10分钟[9]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耳前角下穴的配伍

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悬颅配风池、太阳、颔厌、外关,治偏头痛[9]

悬颅配丝竹空、风池、太阳,治目外眦痛[9]

悬颅配水沟,治面肿[9]

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

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针灸大成》:主头痛,牙齿痛,面肤赤肿,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鼻洞浊下不止,传为鼽,目昏懵瞑目。

16 耳前角下穴研究进展

16.1 治疗偏头痛

主穴取患侧悬颅透率谷,配穴取风池、太冲、太阳、阿是穴、合谷和足三里。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从悬颅浅刺透向率谷,小幅度捻转,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余穴按常规刺法,取得较强针感后,留针45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5例患者,经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100%。[9]

16.2 升高肌电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悬颅穴可使正常人肌电上升。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5分钟。对脑血栓形成的患者针刺悬颅穴,也可使肌电幅度升高,一般5分钟即可表现出来。[9]

16.3 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

取健侧前顶和悬颅,常规消毒后,用2.5寸毫针,从上向下连续分段沿皮刺3针,每针刺入2寸左右,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和示指进行大幅度快速(300次/min)捻转1 min。休息3 min后再照前法继续捻转,如此反复3次即可起针。共治40例,结果显示,起针后30 min内观察,多数患者脑血管的收缩(波幅降低)与扩张(波幅升高)的动态变化因人而异,而其肢体活动功能不但在脑血管扩张(波幅升高)时增高,而且在收缩(波幅降低)的状态下也同样得到改善。由此可知,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是通过包括脑血管舒缩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调节机制来实现的。[9]

1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9.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9-300.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9.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0.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