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气滞血瘀证

目录

1 拼音

ěr lóng ·qì zhì xuè y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afness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聋·气滞血瘀证(deafness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耳聋耳鸣,或有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耳聋证候[1]

4 耳聋·气滞血瘀证的症状

耳聋·气滞血瘀证患者气滞血瘀,以耳聋耳鸣,耳鸣音高而尖,或有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或月经不调,脉细涩[1][2]

5 耳聋·气滞血瘀证的治疗

5.1 方药治疗

5.1.1 治法

治宜祛瘀活血[2]

活血散瘀通窍。

5.1.2 方一

通窍活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赤芍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石菖蒲12克,毛冬青15克。水煎服。若气虚者,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肾阴虚者,加山茱萸12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2克。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5克、益智仁15克、鹿角霜15克。血虚者,加乌豆衣15克、当归10克。

5.1.3 方二

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2]

5.1.4 中成药

(1)毛冬青胶囊(片),口服,胶囊每次3粒,片剂每次4~5片,每日3次。

(2)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6 关于耳聋

耳聋(deafness)为病证名[3]。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指以听觉障碍,轻者听而不真,重者不闻外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先天、后天、外感、内伤、外伤、老年等皆可致耳聋[3]。耳聋是耳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也像耳鸣一样,可以作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也有单独发作者。

《左传》:“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

《释名》解释为:“聋,笼也。如在蒙茏之内,听不察也。”

症状名耳聋是指不同程度听力减退的表现[3]

耳聋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气滞血瘀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等证型。

详见耳聋条。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0.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