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耳夹法是指用耳夹(也可用木质、竹质、塑料衣夹代替)夹在选好的耳穴上,用以治疗扁桃体炎、结膜炎、牙痛、头痛、肩胛痛、胃痛等疾患。每次20~30分钟。[1]
耳夹法是用耳针夹代替毫针作用于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耳针夹不刺入皮肤,可以减轻或避免病人的痛苦,而且安全方便,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使用时用食指抵住弹簧圈,拇指与中指压紧针柄,使夹口张开2厘米左右,仲入到耳廓上的选定穴位。再慢慢放松拇指和中指使耳针夹准确地夹在穴位上。病人可自行使用。常作为耳针治疗后巩固疗效的手段。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耳夹法
- 《修昆仑证验》:综概
直伸两臂用力掼两手腕,酸软可立止,此神仙自拳然之法。神仙拳∶掐诀直臂,闭目念咒,其手自掼,少时诀散...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十小儿图形九症]夹腮
夹腮生于耳根,用雄黄、生蒜、黄泥,捶成饼敷毒上。《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十小儿图形九症]夹腮
夹腮生于耳根起,雄黄生蒜及黄泥。捶来成饼敷毒上,三朝之后痛全移。《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形色外诊简摩》:[卷下色诊面色总义]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篇
下。次侧在面部之外,为蔽,耳门也;为蕃,颊侧也。夹绳而上者,绳为面部两侧之转角处也,下当颧,上当额...
- 《医述》:[卷五·杂证汇参]温热
薄荷、杏仁、桑叶、甘草、桔梗、橘红、黄卷、通草,夹暑湿加滑石、香薷;咽喉不利加牛蒡。○肺主皮毛,邪...
- 更多古籍中的耳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