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

目录

1 拼音

ér chá fēn àn

2 英文参考

Catecholamine

3 概述

儿茶酚胺是由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神经元及肾上腺外嗜铬体分泌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但肾上腺髓质只释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且以肾上腺素为主。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肾上腺髓质也分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一般均在局部发挥作用,并迅速被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神经末梢重摄取,仅少量进入血液。因此,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作为激素释放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交感神经兴奋心血管及促进能量代谢、升高血糖等作用。

测定尿儿茶酚胺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很有价值。留取24h尿液,以浓盐酸5~10ml作防腐剂,取10ml送检。

4 别名

CA

5 儿茶酚胺的医学检查

5.1 检查名称

儿茶酚胺

5.2 分类

激素类测定 > 肾上腺素测定

5.3 化验取材

血液

5.4 儿茶酚胺的测定原理

将样品校至pH值8.0~8.5时其中的儿茶酚胺经氧化铝吸附,再用酸性溶液洗脱,然后在pH值6.0~6.5的缓冲溶液中被高铁氰化钾溶液氧化生成肾上腺素红,再以碱性抗坏血酸溶液还原使成荧光物质,进行荧光测定而定量。

5.5 试剂

(1)浓盐酸及2mol/L盐酸溶液。

(2)稀硫酸,用水稀释浓硫酸5倍而成。

(3)0.05mol/L硫酸溶液。

(4)5mol/L氢氧化钠、0.5mol/L氢氧化钠。

(5)0.2mol/L乙酸。

(6)0.2mol/L乙酸钠。

(7)1mol/L氨水。

(8)2%抗坏血酸溶液,用前配制。

(9)0.2%碱性抗坏血酸溶液,取5mol/L氢氧化钠9份与2%抗坏血酸溶液1份混合而成,临用前配制。

(10)0.25%高铁氰化钾。

(11)正丁醇,需重蒸馏后使用。

(12)0.4mg/L硫酸奎宁溶液,准确称取硫酸奎宁4mg,溶于0.05mol/L硫酸溶液100ml中,置冰箱贮存。取此贮存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0.05mol/L硫酸溶液加至刻度,此为应用液,置冰箱备用。

(13)活性氧化铝(100目),将氧化铝200g放入,2mol/L盐酸溶液1000ml中,加热煮沸20~30min,同时不断搅拌,然后用水反复洗涤,至上清液的pH值呈中性。抽气滤干后置烤箱中,在约300℃时活化3h备用。

(14)0.4mg/L去甲肾上腺素标准应用液,精确称取去甲肾上腺素酒石酸盐10mg,溶于0.1mol/L盐酸中使成100ml。此即为贮存液,置冰箱可保存数月。临用前取贮存液0.4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0.2mol/L乙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5.6 操作方法

(1)收集24h尿液:集尿瓶中预加浓盐酸5ml作防腐剂,记下尿液总量。

(2)水解:将尿液50ml置于100ml三角瓶中,加稀硫酸调节pH值至2.0。将尿样煮沸1min,用冷水冷却。

(3)吸附与洗脱:上述三角瓶中加入活性氧化铝3g,用5mol/L氢氧化钠粗调pH值至近中性,再用0.5mol/L氢氧化钠细调pH值至8.2~8.4,摇匀5min。静置2min后,倾去上层清液。然后将瓶内氧化铝混悬液倾入柱层析管中(管底填有玻璃丝或砂心,管径10mm)。滤干后,以0.2mol/L乙酸钠溶液10ml左右清洗1次、重蒸水洗2次,每次2ml左右。滤干后,用0.2mol/L乙酸溶液50ml左右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体积后用洗脱液加至50ml。

(4)正丁醇处理:加正丁醇20ml至上述洗脱液中,倒转振摇2min。静置片刻待溶液澄清后,吸去上面正丁醇,得澄清洗脱液。

(5)取15×150mm试管3支标明测定管(U)、标准管(S)和空白管(B),然后按下表(表1)进行操作:

5.7 正常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650nmol/24h。

荧光分析法:<1655nmol/24h。

5.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帕金森病、癫痫、肾上腺切除后、风湿热、营养不良等。

升高:见于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脑梗死、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糖、心肌梗死、躁狂性精神病等。

5.9 附注

(1)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B2、氯丙嗪、氨苄西林、肾上腺素、水合氯醛、甲基多巴、四环素、地西泮、咖啡因、利血平、哌替啶和抗高血压药等可影响测定结果。

(2)若用荧光分析法,受检者应在试验前3天禁食含荧光反应的物品,如茶、咖啡、巧克力、茄子、番茄、香蕉、柠檬汁等。

(3)剧烈运动后,精神高度紧张者测定结果可升高。

5.10 相关疾病

嗜铬细胞瘤、帕金森病、风湿热、神经母细胞瘤、脑梗死、重症肌无力、低血糖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