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鹅口疳为病名[1]。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1]。鹅口疮(thrush[2])为病名[1]。是指以小儿口腔黏膜、舌头上布生白屑状物,状如鹅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又名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1]。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1]。
鹅口疳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3 鹅口疳的中医病因病机
脾经邪热,或久热伤及胃阴,均可导致本病[1]。《外科正宗》:“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乳哺,多生啼叫。”
鹅口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4 鹅口疳的症状
《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
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有时波及咽部。严重者口腔粘膜大部或全部均被斑膜覆盖,并可蔓延至咽部甚至波及气管到肺,则危及生命。使用一般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
5 鹅口疳的辨证分型
5.1 鹅口疮·心脾积热证
鹅口疮·心脾积热证(thrush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heart and spleen[2])是指饮食喂养不当,心脾积热,以口腔黏膜及舌上满布白屑状物,周围红晕明显,面赤唇红,烦躁啼哭,口渴,或伴发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脉滑或指纹青紫为常见症的鹅口疮证候[3]。
5.2 鹅口疮·虚火上浮证
鹅口疮·虚火上浮证(thrush with upward floating of deficient fire[2])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以口腔黏膜及舌上白屑状物散在,周围红晕不重,形体瘦弱,面色白而颧红,口干,或低热盗汗,舌嫩红,少苔,脉细无力或指纹淡为常见症的鹅口疮证候[3]。
5.3 鹅口疮·热毒攻喉证
鹅口疮·热毒攻喉证(thrush with syndrome of heat-toxin attacking throat[2])是指热毒内盛,壅结咽喉,以满口白屑重叠,延及咽喉,肿胀壅塞,灼热疼痛,呼吸不利,不能吞咽,水入即呛,伴身热烦躁,哭闹不安,甚至面色青紫,喉中痰鸣,脉数或指纹青紫为常见症的鹅口疮证候[3]。
6 鹅口疳的方药治疗
脾经郁热的宜清泄,用清胃散;胃阴不足的宜滋润,用益胃汤[1]。一般外用吹口散(方见口疮条)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1]。或常用银花、连翘、薄荷、甘草煎汤漱口[1]。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7.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治疗鹅口疳的方剂
- 龙脑青金散
冰片1分,铜绿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鹅口疳,走马疳,锁口疳。用法用量:井花水调,敷口中。...
- 蜘蛛枯矾散
腹大色黑)1个,白矾12g,明雄黄3g。主治:鹅口疮。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口内,日2次。制备方法:...
- 五倍子复方
青黛1.5g,精梅片1g,煅石膏10g。主治:鹅口疮。用法用量:吹口腔内,1日4-5次。制备方法:...
- 复方黄连散
5克冰片1.5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鹅口疮。用法用量:掺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驱腐丹
蛀,打碎,炒黑色)2钱,硼砂2钱。主治:口糜,鹅口疮。用法用量:略吹少许,不可过多。制备方法:上为...
- 更多治疗鹅口疳的方剂
治疗鹅口疳的中成药
- 珠黄散
。珠黄散的药理作用:牛黄凉血治咽肿,腐烂、牙疳、口疳、口舌破溃,珍珠生肌敛疮,合以牛黄清热解毒。共奏...
- 青黛散
时目赤,头发渐稀,头皮光紧,渐渐羸瘦,头大项细;口疳,唇口被蚀,齿龈作五色,或尽峭黑,舌下白疮,上腭...
- 珍珠散
分。主治:痘后舌上生疮,赤者谓之赤口疮,白者谓鹅口疮。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患处,后吹前药末于口内...
- 桂林西瓜霜
、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用法与用量:喷(吹)敷...
- 更多治疗鹅口疳的中成药
治疗鹅口疳的穴位
- 涌泉
劳宫。治疗口腔疾患:用蓖麻散外敷涌泉,治疗婴儿鹅口疮34例,有较好疗效。用吴茱萸醋调敷贴涌泉,治疗...
- 足心
劳宫。治疗口腔疾患:用蓖麻散外敷涌泉,治疗婴儿鹅口疮34例,有较好疗效。用吴茱萸醋调敷贴涌泉,治疗...
- 地冲
劳宫。治疗口腔疾患:用蓖麻散外敷涌泉,治疗婴儿鹅口疮34例,有较好疗效。用吴茱萸醋调敷贴涌泉,治疗...
- 更多治疗鹅口疳的穴位
鹅口疳相关药物
- 度米芬含片
鼻喉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咽炎、鹅口疮和口腔溃疡。【规格】0.5毫克【用法用量】口含...
- 克霉唑口腔药膜
本品为口腔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鹅口疮、口角炎和其他口腔真菌病。【规格】每片4毫克【...
- 度米芬滴丸
鼻喉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用于咽炎、鹅口疮和口腔溃疡。【规格】20毫克【用法用量】口含,...
- 甲紫溶液
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
- 更多鹅口疳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鹅口疳
- 《医学正传》:[卷之八小儿科]吐泻
(火飞)龙脑(少许)共为细末,敷之神效。治小儿鹅口疮,因白屑满舌及两吻,故名鹅口。用发缠指头,蘸井...
-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疗法]小儿初生脐风简便方
固可发生白点,成为马牙。然积热过甚,亦多有发生鹅口疳者。此症颇为险恶,不得治法,伤儿亦速。其症多在...
- 《小儿推拿广意》:[卷下附方]胎毒门
臭烂。生地黄汁化下。小儿上有白点。如粟米状。名曰鹅口。以青布醮苦茶刮去恶血。不至落下喉中。即以釜墨...
-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禽之一]鹅
焙研,油调,涂冻疮良(屎【主治】绞汁服,治小儿鹅口疮(时珍。出《秘录》)。苍鹅屎∶敷虫、蛇咬毒(《...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四兽部中品]毛虫
鹿茸破瘀血杀鬼精安胎下气○角以火炙热熨小儿重舌鹅口疮○生肉治偏风左患右贴右患左贴○头肉治烦懑多梦〔...
- 更多古籍中的鹅口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