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

目录

1 拼音

wù hán

2 英文参考

aversion to col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恶寒为症状名[1] 。指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2] 。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2]。《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有上焦之邪,隔绝营卫,不能升发出表而恶寒者;有酒热内郁,不得泄而恶寒者。背恶寒是痰饮。……外感、内伤、伤食、温痰、火郁、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证治汇补·恶寒》:“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又:“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幕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颔战栗,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惧,无风则坦然自适也。” 恶寒证有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2]。外感者,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等病症[2]。内伤者,有阳虚恶寒、痰饮恶寒、郁火恶寒等[2]

4 恶寒证的分类

恶寒证有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2]

4.1 外感恶寒

外感恶寒指恶寒由感受外邪所致者[3] 。《张氏医通》卷三:“外感、内伤……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若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热起,是外感,审时令轻重发散之。”《证治汇补·恶寒》:“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

外感者,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等病症[3]

4.2 内伤恶寒

内伤恶寒指恶寒由饮食、劳倦等所致者[4] 。《证治汇补·恶寒章》:“内伤恶寒稍就温暖即止。”《张氏医通》卷三:“脉缓弱,或气口虚大,按之无力,兼见倦怠,手心热,是内伤元气证。补中益气汤,加桂附二、三分,以行参芪之力,且益阳气。”

内伤者,有阳虚恶寒、痰饮恶寒、郁火恶寒等[4]

4.2.1 阳虚恶寒

《证治汇补·恶寒章》:“阳虚恶寒,以阳气能温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阖闢,内伤房欲,火衰恶寒,即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其症必兼踡卧,足冷,濈濈自汗,两尺沉细。”《景岳全书·杂证谟》:“其证则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实,或小水频数,或阳道不壮,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阳虚生寒也。治宜温补元气,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阴煎、六气煎、温胃饮、寿脾煎之类择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补元煎、右归饮、右归丸、四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海藏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医碥·恶寒》:“阳虚则恶寒也,治宜姜、附、参、芪之类助阳固表。”[5]

4.2.2 痰饮恶寒

《证治汇补·恶寒》:“痰饮恶寒,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肥人多有此证。脉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满食减,肌肉如故。”又:“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张氏医通·寒热门》:“背恶寒是痰饮。仲景云,心下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冷如冰。指迷茯苓丸。”治以通阳化痰为主,亦可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方[6] 。

4.2.3 郁火恶寒

《证治汇补·恶寒章》:“郁火恶寒,有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极似水,热极反兼水化,自觉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脉数,宜升阳散火汤。”或用火郁汤等。[7]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8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7.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