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目录

1 拼音

dù zhòng

2 英文参考

cortex eucommiae[朗道汉英字典]

Eucommia ulmoides Oliv.[朗道汉英字典]

bark of encomm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rtex Eucomm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ucommia bark[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杜仲

杜仲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Cortex Eucomm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eucommia bark(《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

木绵、思仲、丝棉皮、扯丝皮[2]

7 来源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2]

8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树皮、叶、果折断后有银白色细丝。树皮灰色,小枝淡褐色或黄褐色,有皮孔,髓片状。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8cm,宽3~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下面脉上有毛。花单性,异株,无花被,先叶开放,单生于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丝极短;雌花子房狭长,单生于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丝极短;雌花子房狭长,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扁薄,狭椭圆形,长约3.5cm。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

9 产地

主产四川、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2]

主产四川、陕西、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亦产。

10 采收与初加工

4~6月剥树皮,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11 生药性状

树皮板片状,少数为卷片,厚1~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较薄者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肖滑。质脆,折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12 性味归经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经[2]

13 功效与主治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

杜仲具有补肝肾,壮筋骨,安胎,降血压的功效[2]。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阳痿,尿频,先兆流产,高血压病[2]。煎服:9~15g[2]

杜仲初生的嫩叶名檰芽,治风毒脚气,风冷痔血[2]

14 化学成分

杜仲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2]。以及杜仲醇(Eucommiol)、杜仲树脂醇-4’-葡萄糖苷(Medioresinol-4’-glucoside)、杜仲臭蚁苷(Ulmoside)等[2]

杜仲含杜仲胶、杜仲甙(olivil)、京尼平(genipin)、有机酸、维生素C及微量生物碱。

15 药理作用

杜仲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有持久、较弱的降低血压作用[2]。重复给药在急性试验中,能产生急速耐受性[2]。炒杜仲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煎剂比酊剂作用强[2]

杜仲对动物还有镇静、利尿作用[2]。杜仲可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还对抗垂体后叶素等引起的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2]

16 杜仲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杜仲

Duzhong

EUCOMMIAE CORTEX

16.2 来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z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昵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16.4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色。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表面显颗粒性。石细胞甚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长条形或形状不规则,长约至180μm,直径20~80μm,壁厚,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5~40μm,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有细小纹孔;侧面观长方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沟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10ml,浸渍2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ml,产生具弹性的胶膜。

16.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16.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理论板数按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3g,剪成碎片,揉成絮状,取约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三氯甲烷适量,加热回流6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去三氯甲烷,再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适量,加热回流6小时,提取液回收甲醇至适星,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C32H42016)不得少于0.10%。

16.7 杜仲饮片

16.7.1 炮制

16.7.1.1 杜仲

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干燥。

本品呈小方块或丝状。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16.7.1.1.1 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7.1.2 盐杜仲

取杜仲块或丝,照盐炙法(附录II D)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

本品形如杜仲块或丝,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折断时胶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16.7.1.2.1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3.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10.0%。

16.7.1.2.2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2.0%。

16.7.1.2.3 鉴别、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7.2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16.7.4 用法与用量

6~10g。

16.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6.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