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鱼咬伤

目录

1 概述

海洋中鱼类品种很多,其中有毒的鱼亦有不少,在大西洋沿岸有棘状狗鱼、黑浅鳕、海鳐鱼、鲇鱼及瞻鱼等,都是毒鱼。在我国的渤海及黄海常见的刺人的毒鱼主要是鬼鲉、赤虹、鲬鱼,它们体表都有毒刺,毒刺和体内的毒腺相通,当下海捕鱼或采集海产品时,常被毒鱼刺伤,引起皮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见于青年男性。被刺后,伤口立即流血,并觉疼痛难忍,可持续数小时,然后伤口周围出现广泛性红肿,好似蜂窝织炎。治疗应抬高患处,用盐酸依米丁(吐根碱)注射液1ml(0.03~0.06g)在伤口近心端作皮下注射,疼痛可在数分钟后缓解。

2 疾病名称

毒鱼刺伤

3 英文名称

venomous fishes sting

4 别名

毒鱼咬伤;毒鱼蜇伤

5 分类

皮肤科 > 寄生虫、昆虫及其他动物性皮肤病 > 其他动物所致的皮肤病

6 ICD号

T63.5

7 流行病学

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见于青年男性。目前没有相关的其他描述。

8 病因

人在海水中接触到毒鱼时,则可被其刺伤,引起发病。

8.1 鬼鲉

俗称海蜇子、蝎子鱼、毒腾、鬼腾、锯鲉。为硬骨鱼类,喜在海底或海边的石缝及沙土中生活,体长呈黑褐色,体表无鳞,口大,头部有较多分散的粗钝头棘,背部有许多尖锐的长鳍棘,头尾各有一鳍棘,这两种棘的两旁各有深沟与基部的囊状毒腺相通。当赤足下海踏在鬼鲉上或在海中触碰了它,鳍棘刺入皮肤,毒液由棘沟注入皮内,引起皮肤损  伤。

8.2 赤魟

俗称黄鲼、滑子鱼、洋鱼、黄边捞子、鮠骨鱼、土鱼等,为软骨鱼类,尾部有1对扁平锯齿状尾棘,棘上有沟和基底的毒腺相通。在海中若触及赤魟,其体表的棘沟刺入皮肤,体内的毒液由棘沟注入人体,引起皮肤损伤。

8.3 鲬鱼

俗称拐子鱼、牛尾鱼,背上有两个鳍,在前鳍的前后各有一个独立的短棘,能刺伤皮肤并注入毒液,引起皮肤损伤。

9 发病机制

人在海水中接触到毒鱼时,则可被其刺伤。毒液由棘刺注入人体,引起疾病。

10 毒鱼刺伤的临床表现

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见于青年男性。被刺后,伤口立即流血,并觉疼痛难忍,可持续数小时,然后伤口周围出现广泛性红肿,好似蜂窝织炎。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局部组织肿胀更显著,变为紫黑色并出现瘀点。常见于手足露出部位。轻者一周可消退,重者可伴发呕吐、腹痛、大汗、虚脱及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全身肌肉麻痹死亡。

除有皮肤损伤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由于毒鱼体内毒液是由分子量不同的肽、蛋白质、多种酶和其它物质组成,这种毒素的理化性质不够稳定,加热后易被破坏,若注入的毒素较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汗、虚脱、心悸,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谵语、呼吸及肌肉麻痹而死亡。

毒鱼刺伤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青年男性多见,多因赤脚下海及手工操作,故多伤及手足部位。

11 毒鱼刺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全身肌肉麻痹死亡。

12 诊断

夏秋季,人在海水中接触到毒鱼时被其刺伤,被刺后,伤口立即流血,并觉疼痛难忍,可持续数小时,然后伤口周围出现广泛性红肿,好似蜂窝织炎。

13 毒鱼刺伤的治疗

治疗应抬高患处,立即给予解毒止痛处理,用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在伤口周围皮下注射或盐酸依米丁(吐根碱)注射液1ml(0.03~0.06g)在伤口近心端作皮下注射,疼痛可在数分钟后缓解。也可用弱碱性液体清洗伤口,并防止继发感染。对重症患者应给予相应内科治疗。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抢救。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必要时可口服季德胜蛇药片。

处理注意:医生首先把刀片烧烫,然后在刺伤部位周围呈放射状切开,局部皮肤烧灼,使中毒的组织变性。与此同时,对患者大量输液,以利排出毒素,并口服、外敷季德胜蛇药,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第二天,患者肿胀范围扩大至上臂,手背肿胀尤其厉害。继续治疗并进行监护三天后,肿胀消退,检查并无血液、神经以及心脏异常,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14 预后

重者可伴发呕吐、腹痛、大汗、虚脱及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全身肌肉麻痹死亡。

15 毒鱼刺伤的预防

对下海游泳者及渔民做好宣传,在安全水域游泳,若遇毒鱼切勿用手推移。渔民应学会识别毒鱼,捕捞分类时应将毒鱼另作处理,不可混合堆放。下海作业应加强个人防护,不要赤足下海。吃海鲜时应以大众化海鲜为主,如确想品尝罕见海鱼,在宰杀时一定要注意。一旦不小心被毒鱼刺伤,可立即用针烧烫后刺入被刺伤部位,放低患肢,用消毒绷带扎紧手腕部近心端,防止毒液随血液流到别处,同时立即送往正规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16 相关药品

依米丁、吐根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