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阴

目录

1 拼音

dú yīn

2 英文参考

EX-LE11[中国针灸学词典]

dúyī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LE1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独阴:1.病因病理学名词;2.经外奇穴名。

4 病因病理学名词·独阴

独阴指有阴而无阳[1]。《黄帝内经素问》:“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5 经外奇穴名·独阴

独阴为经外奇穴名(dúyīn EX-LE11)[2][3]。《太平圣惠方》:“张文仲灸法,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灸足大指次指内横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愈。”《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独阴[3]。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3]。独阴穴有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腹痛,恶心,呕吐哕浊,吐冷酸水,吐血,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小肠疝气,心痛,胸腹痛,卒心痛等。

5.1 拼音

dúyīn

5.2 代号

EX-LE11

5.3 独阴穴的别名

独会(《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5.4 出处

《太平圣惠方》(有位无名):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奇效良方》:独阴二穴,在足第二趾下横纹中是穴。

5.5 独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独阴穴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3][4]

独阴穴位于足底,第二趾的跖侧远端趾间关节的中点,左右计2穴[4]

独阴穴位于足第二趾掌侧,趾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4]

经外奇穴——独阴的位置

经外奇穴——独阴的位置

5.6 独阴穴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直腿或仰卧位取穴。

仰卧位,在第2趾跖侧面,远端趾节横纹中点取穴[4]

快速取穴:仰足,第2足趾掌面远端,趾关节横纹中点处即是独阴穴[5]

5.7 独阴穴穴位解剖

独阴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短、长屈肌腱。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趾足底总神经的足趾底固有神经。

5.8 独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独阴穴有调理冲任的作用。

5.9 独阴穴主治病证

独阴穴主治胃脘疼痛,腹痛,恶心,呕吐哕浊,吐冷酸水,吐血,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小肠疝气,心痛,胸腹痛,卒心痛等。

独阴穴主治胃脘疼痛、呕吐哕浊、吐血、难产、胞衣不下等[5]

独阴穴主治腹痛,呕吐,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小肠疝气,心痛等[5]

独阴穴主治难产,胞衣不下,月经不调;胸腹痛,卒心痛;恶心,呕吐,吐冷酸水[5]

5.10 独阴穴的配伍

独阴配合谷、三阴交,治妇人难产[5]

独阴配太冲、太溪、关元,治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5]

独阴配关元、间使、太冲、太溪、三阴交、肾俞,治脐下结块[5]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2寸[5]

直刺0.1~0.2寸[5][5],局部有胀痛感[5]

5.11.2 灸法

可灸[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5.12 特效按摩

用手拿捏足部,以中指指腹揉按独阴穴,有酸胀感,每次3~5分钟,多用来治疗心绞痛、月经不调等症[5]

5.13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独阴二穴……治小肠疝气,又治死胎,胎衣不下,灸五壮。又治女人干哕,呕吐红,经血不调。

《针灸集成》:独阴主治干呕吐、伏梁奔豚、积聚、小肠疝气、死胎、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太冲三壮,内关二壮,独阴五壮。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独阴,奇穴。……针二分。灸三壮。主治难产、死胎,月经不调,小肠疝气,胸腹痛,妇人干哕,呕吐。另说可治河鲀中毒。

6 经穴别名·独阴

独阴为经穴别名,即至阴穴[6]。见《经穴纂要》。

穴位至阴
汉语拼音Zhiyin
罗马拼音Chihyin
美国英译名Extreme Yin
各国代号中国BL67
日本67
法国莫兰特氏V67
富耶氏V67
德国B67
英国B67
美国BI67

至阴为经穴名(zhìyīn BL67)[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8][8]。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五行属金[8][8]。至即到达,阴为阳之对,此指阴经,足太阳经至此处交足少阴肾经,故名至阴[8]。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滞产,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胎盘滞留,脑溢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等。

6.1 至阴穴的别名

独阴(《经穴纂要》)。

6.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膀胱,出于至阴。

6.3 穴名解

至即到达,阴为阳之对,此指阴经,足太阳经至此处交足少阴肾经,故名至阴[8]

至,有极、最之义。阴,暗也,与阳对言。《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解精微论》:“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足太阳之脉从头走足,至此已阳尽阴生,交入足少阴之经脏矣,故即以至阴名之。至阴者肾脏之同义语,与经脉交接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同为仓廪之本,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足部为本经之终,土为足部之所践,亦与至阴之义有关。本经自申脉以下,有阳极反阴、动极生静之意,故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杨上善谓:“至阴是肾少阴脉也,是阴之极,阳生之处,故曰至阴。”[9]

6.4 特异性

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五行属金[9][9]

6.5 所属部位

趾端[10]

6.6 至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10]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10]

至阴穴位于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之[10]

图49(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至阴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

6.7 至阴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至阴穴位于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之[10]

6.8 至阴穴穴位解剖

至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骨膜。皮下筋膜致密,由纤维束和脂肪组织形成。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分布着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小趾端的动脉来自第四跖背动脉在跖趾关节附近分出的趾背动脉;跖骨底动脉在跖趾关节底面分出的趾底动脉以及弓状动脉发出至小趾的趾背动脉,在趾端这些动脉与对侧同外动脉互相吻合,而形成丰富而密集的血管网。

6.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10]

皮肤→皮下组织[11]

6.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11]

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11]

6.9 至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至阴穴具有正胎催产,理气活血,清头明目的功效。

至阴穴有通头窍、调胎产的作用[11]

至阴穴为太阳膀胱经之终末穴,脉气由此输入足少阴肾经,故为阴阳交接之处[11]。按照“阳动阴静,阳生阴长”的原则,故至阴穴可治疗妇科及产科病证,尤其以治疗胎位不正为最[11]。阴极则阳生,故可调补肾气、矫正胎位,为治疗胎位不正的首选穴[11]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于头、项部,至阴穴又为井穴,配五行属金,应于肺,肺开窍于鼻,故又可治疗头面五官病[11]

至阴穴系膀胱经之井穴,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清利头目、矫正胎位的作用[11]

6.10 至阴穴主治病证

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滞产,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胎盘滞留,脑溢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等。

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等[11]

至阴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头痛,目痛,鼻塞,鼻衄[12]

至阴穴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12]

至阴穴主治头痛,昏厥,鼻塞,目翳,鼽衄,滞产,胞衣不下,以及胎位不正等[12]

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神经性头痛等[12]

1. 妇产科系统疾病:胎位不正,难产,胎盘滞留;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溢血,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后遗症;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遗精;

4.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鼻塞。

6.11 刺灸法

6.11.1 刺法

浅刺0.1寸[12][12],或用三棱针点刺[12]

针刺0.1~0.2寸[12][12];或点刺出血[12]

6.11.2 灸法

可灸[1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12]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矫正胎位,多用灸法[12][12]

6.12 至阴穴的配伍

至阴配三阴交、有调冲任,理胞宫的作用,主治胞衣不下,难产。

至阴配风池、攒竹,有祛风邪,清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

至阴配百会、合谷、涌泉,治胎位不正[12]

至阴配尺泽、迎香、太阳、合谷,治感冒[12]

至阴配风池、百会、太阳、太冲,治头痛[12]

6.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重鼻衄及瘛疭、汗不出、烦心、足下热、不欲近衣、项痛、目翳、鼻及小便皆不利,至阴主之。疝,至阴主之。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胸胁痛无常处,至阴主之。

《针灸集成》:胞衣不下,足小趾尖三壮、中极、肩井穴主之。

《医宗金鉴》:妇人横产,子手先出。

《医宗金鉴》:主治目痛,视不明,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白翳眦痒,雀目诸疾。

《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6.14 至阴穴研究进展

6.14.1 针刺至阴对子宫的影响

动物实验分别针刺妊娠家兔的“至阴”、“三阴交”,持续运针3~5 min,观察,结果表明针刺过程中的子宫收缩及胎动程度与针刺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且与针刺手法的轻重也不无关系。家兔实验结果显示妊娠家兔血液中催产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妊娠家兔,表明针刺“至阴”对妊娠家兔可能有提高体内催产素释放量的作用。[12]

针刺或艾灸至阴穴,可使子宫活动加强,宫缩频率加快,子宫紧张度升高,胎儿心率加快[12]

针刺或艾灸人或家兔的“至阴穴”,可使子宫活动加强,宫缩频率加快,子宫紧张度升高,胎儿心率加快。

6.14.2 治疗胎位不正

转胎位一般横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较差。艾灸、激光针至阴,均可转胎位,成功率高。另又通过100例转位失败者分娩过程观察,发现有羊水过少、胎儿巨大、脐带过短、脐带绕颈或绕脚、双胎、子宫畸形及前置胎盘等因素,此种情况应采取其他方法。

用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临床多用艾条灸法[12]。以横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较差[12]。以妊娠8个月,腹壁紧张度一般,灸后胎动活跃的经产妇疗效最佳[12]

1)艾灸法:胎位转正66例,仅有3例无效;胎位矫正100例,仅有3例无效;妊娠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孕妇,接受艾灸治疗的共2096例,用艾条灸其两侧的至阴,灼热的强度以不产生灼痛为限,其矫正率为90.3%,其中有86%的病例胎位于1~4次艾灸后矫正,其余的14%于5~10次艾灸后矫正;在总数2096例中,2041例为臀位(矫正成功1841例),28例为横位(全部矫正成功),在初产妇及6胎以内的经产妇,其疗效无明显变化。在矫正成功病例中进行了实验观察,例如,对33例测定了一些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情况,发现孕妇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及17-酮皮质类固醇的数值,艾灸前即高于非孕妇。艾灸后,孕妇的这些激素数值进一步明显升高,测定灸前灸后血浆游离皮质醇的数值,得出类似结果,这些结果提示,艾灸使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从而增强子宫活动,同时胎儿活动也增加(胎儿心率加快),有助于胎位的矫正。[12]

2)针刺法:1~5次矫正124例,成功率为95.4%;矫正61例,占87.1%,无效9例;[12]

3)针灸并用方法:臀位66例中,矫正成功者51例,无效15例;21例横位中,成功18例,无效3例;胎位矫正211例,随访皆顺产;[12]

其他方法:胎位矫正2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0.6%;胎位矫正者132例,未矫正者18例,其中1次矫正者103例,2次矫正者24例,3次矫正者5例,3次以上视为无效计算;[12]

6.14.3 治疗痛经

用艾灸至阴治疗宫寒痛经,于月经来潮前3d艾灸双侧至阴各15~20 min,每日1次,至月经结束为一疗程,治疗1例,病史3年,2个疗程痊愈,随访两年未复发。[12]

6.14.4 治疗难产

产妇素有风湿性心脏病,使用催产素效果不佳,速取艾炷如皂核大灸至阴,先灸左侧,灸7壮后开始官缩,胎位下降三指,再灸7壮即生产,胎儿顺利娩出,母子平安。[12]

6.14.5 治疗胎盘滞留

针刺至阴穴治疗胎盘滞留30例,快速针刺至阴0.1~0.2寸,刺激逐渐增大,留针5~10 min,快者3 min,慢者10 min,平均6~7 min娩出胎盘。[12]

6.14.6 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

针刺至阴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630例,取1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使针感从至阴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上传导,留针20 min,针1次不排尿可间隔2h左右再做第2次针刺。结果:针刺后全部有效,其中针1次排尿者450例,针2次排尿者180例。[12]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1.
  4.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5-406.
  5.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1-262.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5.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5.
  9. ^ [9]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0. ^ [1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7-88.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1-26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