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 (最后修订于2016/8/5 17:09:02)[共171字]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polycysticovarysyndromewithkidneydeficiency)是指肾气亏虚,精血衰少,冲任失养,以月经迟至,经量少,色淡质稀,渐至经闭,或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或淋漓不净,或婚久不孕,多毛、痤疮,腰腿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身疲倦怠,畏寒、便溏,舌淡苔薄,脉沉细为常见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候。......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肾虚证
肾虚证 证名。因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载肾虚证见腰背酸痛,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胫力劣,不能久立。《本草经疏》载肾虚十八证,有肾虚腰痛,属精气虚;骨乏无力,属阴精不足,肾主骨故也;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五心烦热,属真阴不足;梦遗泄精,属肾虚有火,热伤血分;伤精白浊,属房劳过度
- 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证62例
笔者于1999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证62例,并与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2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按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14个月,最长26个月;临床辨证分为肾阳亏虚,气化不利兼血瘀证1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15例;肾阴亏虚
- 走向科学的前沿——“证”的研究的现代契机
须进行“证”的内涵研究。我们在“肾”本质的研究中,借鉴了Basedovskyl977年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是神经、内分泌、免疫3个系统已不是过去认为的彼此不相干,各司其功能,各行其职,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这是现代医学从局部观点到整体观念的一大发展和进步。但当时整个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还是被还原论的思维方法所笼罩着,我们对与“肾虚证”相对应的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的
- 中老年冠心病从肾论治的机制探讨
【摘要】 中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肾虚有关。探讨冠心病从肾论治的可能机制为:肾虚证的本质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失常,补肾治疗可以通过调节该功能网途径作用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各环节。 【关键词】 中老年冠心病;发病机制;肾虚证的本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从45岁始显著上升,而女性从50岁绝经后呈相同上升趋势。这说明中老年冠心病发病机制与衰老有关。
- 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鉴别
定义 肾阳虚证由年高肾衰,久病伤阳,房劳伤肾等原因,损伤肾中阳气而出现的肾脏阳气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肾虚水泛证由肾阳不足发展而来的肾阳虚衰,气化无权,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射肺凌心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肾阳虚证先天禀赋不足,阳气亏虚,或年高肾阳逐渐衰退,或久病、他脏之病影响及肾,因各脏腑之阳气均由肾阳为之温养,故病久不愈,延及肾脏,损伤肾中之阳气而导致肾阳不足,此即所谓“久病及肾
- 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鉴别
儿发育迟缓,身材瘦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不聪,动作迟钝等。以腰膝酸软,发脱齿摇,生殖机能低下,小儿“五迟、“五软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均属肾虚证,以阴精不足为共同的病理基础,故具备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男子不育,妇女不孕等共同症状。但肾阴虚证,因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故有虚热证的表现;肾精不足证,因精髓不充,失于濡养,故有整体虚衰的
-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摘要】分析肾气虚弱与痰湿阻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病机、治疗中有研究意义,不仅对Pcos的发病及治疗有理论研究及临床指导作用,且可根据临床病例治疗Pcos12例,其总有效率91.67%,同时紧密联系症状:闭经、不孕、月经稀发、量少、肥胖、多毛、痤疮、带多等症,在“经水出诸肾,痰之本无不在肾,肾主生殖”及肥胖与Pcos常并发且相互影响等思想指导下,用补肾化痰法治疗Pcos常可获得良效,
-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有家族聚集倾向
本报江苏讯日前,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人员,运用家系分析法,共同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其遗传因素与肾阴虚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并证实家系研究的方法是开展中医证候与遗传因素关系研究较好的工具。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在发病上有家族聚集的倾向。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在发生上是否也具有家族聚集及遗传倾向,
- 《汤液本草》:[卷之四草部]葫芦巴
苦,纯阴。《珍》云∶治元气虚冷,及肾虚冷。《本草》云∶得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甚效。腹胁胀满,面色青黑,此肾虚证也。《汤液本草》元王好古公元1298年
- 《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分。则短气是虚。喘是实。然喘多有不足者。短气间有有余者。新病亦有本虚者。不可执论也。如实喘者。气实脉盛。呼吸不利。肺窍壅塞。右寸沉实。宜泻肺。虚喘者。先觉呼吸气短。两胁胀满。右尺大而虚。宜补肾。此肾虚证。非新病虚者乎。邪喘者。由寒邪伏于肺中。关窍不通。呼吸不利。若寸沉而紧。此外感也。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脉出此郁证。人所难知。非短气中之有余者乎。又一等似火非火。似喘非喘者。诸阳气浮
-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肝血虚证由于失血过多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血,使肝脏血液亏虚,肝失所藏,筋、目、爪甲、肌肤失于肝血濡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肌肤麻木等症状。 肝阴虚证多在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滋肝木,或热邪灼伤肝阴,导致肝阴亏损,虚火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眩晕,目干,烦热,盗汗或筋惕肉等症状。 病因 肝血虚证多因产后大量失血,或崩漏日久等各种出血,导
- 多囊卵巢综台症临证心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至今,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缺乏全面的病理生理机制来解释。祖国医学中无确切的病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符。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证属中医学月经病中的闭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及崩漏和妇科杂病中的不孕等。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论治有自己独到的
- 向世界“翻译”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主要完成人】沈自尹、王文健、俞瑾等【完成单位】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中山医院、儿科医院等【惠及领域】中西医结合学科、哮喘、性早熟、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成果探秘】在西医眼里,不同的疾病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强调的是规范;而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同一个治疗原则)司空见惯,注重的是疗效。异病同治依据何在?中医学认为“肾”为
- 药物敷贴疗法科研思路探讨
,发现药物敷贴疗法的研究不外乎临床验证与实验探索两方面。笔者认为,如果考察该疗法对养生的意义,必须从中医理论出发,再结合相关的现代研究,才能寻找研究的突破口。笔者从比较成熟的肾阳虚证的研究,认为由于药物敷贴法针对的是肾虚证等体质因素,可以应用于不同疾病的缓解期,由量变而质变,既防又治,最终达到养生保健、减缓疾痛的目的,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进一步讲,防病也必求于本,亦所谓“先安未受邪之
- 肾阴阳虚证转换与基因调控的科学构想
激素释放激素(CRF)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水平,从而改善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HPAT轴)的受抑制状态,说明肾阳虚证的调控中心定位在下丘脑,而且涵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同时,众多中医药学者对肾虚证本质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初步证实中医肾虚证具有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这些实验数据和临床应用都是对肾阴阳虚本质的有力证据支持。 研究也证实了中药补阴药可拮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典型的表现除高雄激素血症、卵巢的多囊性改变外,还可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月经异常(稀发、量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并伴有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中医学没有PCOS这一病名,根据其症状表现
-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一小方科]疹疮
加味宣风散治肾虚证,疹疮变黑。鸡心槟榔(二个)陈皮(去白)青皮(去穣)甘草(炙。各二钱半)黑牵牛(二两,半生半上为末,蜜汤下。气怯者,加南木香一钱。先下黑粪,次下褐粪,后以四君子汤加浓朴、木独圣散治疹疮陷入不发,黑色,而气欲绝,服此渐苏,红润。穿山甲(汤洗净,炒令焦黄)上为末。每服半钱,入麝香少许,南木香煎汤调下。或紫草煎汤,入红酒少许服。五福化毒丹减毒。(方见后。)人齿散治疮豆初出光壮,忽然黑
-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肺阴虚证:肺金阴液不足,失于润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及虚热证候。 心阴虚证:心脏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虚热证候。 病因 肺阴虚证:久咳不已,消耗精血;急性热病之后,高热或吐泻伤阴,阴液不足;痨虫蚀耗肺体,伤及肺阴;房劳过度,肾阴亏虚,水亏火旺,消烁肺阴,导致肺阴不足,肺失润养,引起咳嗽诸证。故张景岳说:“内伤
- 中药现代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的认识去分析证的真实含义以及中医“辨证”的临床意义,而是从西医的某一个“病”出发,试图找出中医的“证”的所谓“物质基础”,研究出中医“虚证”、“实证”等相应西医疾病的临床指标。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时间的流逝,使人们陷入了对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解和疑惑。如对“肾虚证”的研究,众多中医药学的学者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如生物化学(酶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功能形态学、血液流变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手
- 心肾不交证与心脾两虚证鉴别
不能化生气血精微,则血之生化乏源,加之脾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为出血,终致血容量不足,心失所主,心血亦虚;若心血亏虚,脾失所养,则脾气亦虚,血液的生成不足,固摄失职,又可进一步加重心血虚证,而形成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除具备血液的病变(血虚、出血)外,尚有消化功能失职的表现,缘由脾气虚所致。若脾气虚损,制水无权,水湿泛滥,聚湿成痰,则形成痰饮、水气,蒙蔽心窍或上凌于心的病理转归,表现
- 浅谈小儿的肾虚实证
【摘要】肾和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肾病多虚证,但由于外邪侵入人体或病理产物停留体内,也可出现因虚致实的肾实证。因此在临床上只有正确认识小儿的肾虚实证,才能辨证准确,取得满意疗效。【关键词】肾虚证;肾实证;儿科“虚与“实是一种不可分离的对应体系。《素问·通评虚实论》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而实证是对
- 综述文章: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应用的以证据为基础的可能的优势
SOURCE:EndocrineReviews近期发表在《EndocrineReviews》上的一篇文章汇总分析了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应用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所有临床试验资料并得出结论,使该药在这类病人的应用有了全面的认识。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存在胰岛素抵抗,该药被引入临床用于这类病人。但由于二甲双胍还具有其它作用,来自意大利的妇
-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鉴别
火衰,脾失温煦,则运化不及。因此,《医贯》谓:“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热,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在下焦蒸腐,始能运化。《张聿青医案》论曰:“脾胃之磨化,尤赖肾中一点真阳之蒸变,炉薪不熄,釜方成。均道出了脾之健运,有赖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 病机 脾气虚证:脾位于中焦,与胃互为表里,主运化水谷,吸收精微,输布水津,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ld
- 谢剑南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经验总结
育年龄妇女约为5%~6%,是引起不孕常见原因[1]。PCOS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卵巢增大、肥胖、痤疮、多毛等,而大多来就诊原因是闭经和不孕。中医认为月经的正常来潮和妊娠生子皆离不开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正常,而其中肾为主导,谢老认为不管什么原因最终会引起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西医的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了,但目前多认为因药物作用、精神因素及某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ros)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促排卵功能。方法对12例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经期抗炎及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在应用传统的促排卵西药克罗米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后,由过去的统计学数据的排卵率55%上升到83%,而其受孕率高达58%。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排卵功效及受孕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及应用。【关键词】多
- 超声引导经阴道卵巢间质激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
2007年02月16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Vol.15No.6P.442-4454(深圳)为了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卵巢内激光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效果。研究者取23例对克罗米芬和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治疗无反应,或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P作者:
-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
2006年11月02日BestPractResClinEndocrinolMetab.2006,20(2):281-9228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妊娠期容易出现流产(EPL)、妊娠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PET/PIH)及生产低体重儿等并发症。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增高及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因素会显著增加EPL的发生风险。妊娠前减重并服用二甲双胍是治疗PCOS的方法,且可降低G
- 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
2005年09月08日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Vol.40No.5P.295-29817(济南)为了探讨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观察IMFA后,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妊娠作者:自动采集
- 浅谈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治疗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有很多学说[2],如青春发育亢进学说,还有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胰岛素作用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
- 棕色脂肪移植或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金万洙研究组与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教授陈子江研究组合作,发现通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体内移植外源性棕色脂肪组织(BAT)可显著激活内源性BAT,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规律性排卵,提高受孕率。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月22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根据前期研究,研究组设想能否通过增加PCOS模型大鼠体内BAT的量或激活内源性BAT来达到改善机体胰岛素抵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HMG、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妇女中占4%~7%,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是贯穿影响妇女一生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及血浆脂质代谢异常相关,65%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20%的瘦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都可能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解决胰岛素抵抗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关键
- 伤寒三阴证
伤寒三阴证 病证名。泛指伤寒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经证候,与三阳经证相对而言。三阴证多属虚寒证候。太阴为肠胃虚寒证;少阴为心肾虚证;厥阴为寒热胜复,上热下寒证。作者:
- 什么叫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年已婚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月经调节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这类病人具有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双侧卵巢呈囊性增大。本病首先于1935年由SteinLeventhal两人描述,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又被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病例,可有如下表现:①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绝大多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偶有月
-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2008年01月14日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8卷3期189-191医学空间(MEDcyber.com)1月14日消息,吡格列酮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进而改善高雄激素症,恢复排卵月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3月第3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0月于我院就
- 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在哈尔滨举办
本报讯 日前,由美国生殖医学会《生育与不孕》杂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主办了“2006’哈尔滨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在哈尔滨举办。 来自美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的学者,以及我国内地的5位院士和十多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科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肥胖对辅助生育的负面影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卵泡
- 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为探索尝试,名老中医俞瑾教授以独创的“生命网络调控新医学思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妇科常见疑难杂症的诊治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新成果。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俞瑾教授来为大家介绍中西结合、辨证分型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研究。 看待疾病,掌握“整体视角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称为妇科疑难杂症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先天后天多种因素和神经、
- 经阴道三维彩色超声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研究利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超声技术测量一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卵泡,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三维技术观察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内的血流特征,探讨经阴道及三维彩色超声对PCOS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两年来临床怀疑、诊断并经证实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41例已婚妇女。临床症状多有以下几项:(1)月经周期异常或有闭经;(2)身体肥胖;(3)多毛;(4)卵巢增生;(
- 多囊卵巢综合征
【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Syndrome;sclerocysticovarydisease)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内分泌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的终期卵巢病理改变,其最初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GnRH-GnH释放频率和脉冲振幅增
-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可使妊娠性糖尿病风险增加
2006年08月21日医业网39根据发表于8月的《糖尿病治疗》(DiabetesCare2006;29:1915-1917.)杂志上的一项报告,有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的孕妇,其妊娠性糖尿病(GDM)的发生风险增加。美国的JoanC.Lo博士及其同事检查了年龄为16至44岁的一个大型多民族队列孕妇的PCOS和GDM流行率。研究者报告,在2002至2004年,92,933名孕妇被筛查了GDM。
- 超声引导经阴道卵巢间质激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
2007年02月16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Vol.15No.6P.442-4454(深圳)为了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卵巢内激光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效果。研究者取23例对克罗米芬和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治疗无反应,或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PCOS不孕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阴道卵巢间质YAG激光治疗。长穿刺针送入400μm光纤,每侧卵巢内激光凝固3~4个点,观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MIF水平变化,探讨其在PCO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未合并糖尿病的PCOS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年龄、BMI匹配的健康女性109例作为对照,测定血清MIF水平及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1)PCOS组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显著低于PCOS胰岛素抵抗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药治疗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组比较复杂综合征候群,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其主要发病原因。目前已被普遍认为是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之间的激素分泌量关系异常,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失衡,卵巢不能正常周期的排卵和卵巢的多囊样改变所致的月经失调、闭经、子宫内膜增生或变性等一系列的内分泌改变。多年来人们试图能找到一种最好的有效治疗途径
- 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疾病。发病率5%~10%,临床以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多毛、肥胖为主要特征,其中不排卵、月经紊乱是不孕的常见原因,以往治疗多用氯米芬促排卵、卵巢楔形切除术等,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PCOS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而二甲双胍可以对抗这种胰岛素抵抗,从而诱发排卵,为进一步证实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的促排卵作用,我院在临床上对不孕
- 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占育龄妇女的5%~10%[1],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促排卵药克罗米芬虽存在高排卵率、低妊娠率,但因其价格低,且较少引起卵巢过激综合征(OHSS),仍为无排卵性不孕的一线促排卵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2年1
- 经直肠三维超声诊断未婚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
2006年09月01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Vol.15No.2P.116-11912(济南)为了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诊断未婚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价值。研究者采用经直肠三维超声对45例PCOS患者、30例单纯卵巢多囊性改变(PCO)患者和25例正常者进行观察,分别测量其卵泡数、卵巢体积、卵巢总面积(TA)、髓质面积(SA)和髓质面积与卵巢总面积的比值(SA/TA)。结果经直肠三维
- 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者促生育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以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概念.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57. 2魏志新.卵巢基础状态对促排卵结局的预测.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7. 3黄荷凤.多囊卵巢综合症和高雄激素血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1):649. 作者单位:158100黑龙江鸡西,鸡西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丁薇)作者:刘淑梅王凌
- 广州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研究有新发现
本报广州讯最近,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周力学、熊振玲等在一项广东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研究中,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能量图模式(CDE模式),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间质血管分布面积,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褪黑激素等激素水平,结果发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能反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早期微血管床面积的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褪黑激素水平远高于对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失败的PCOS患者,可应用二甲双胍改善促排卵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8-704. 2王蔼明,孙影.二甲双胍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的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45-46. 3李涌弦,于任鑫.实用妇科内分泌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03-104. 作者单位:3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与生殖和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估计为5%~10%[1]。但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和统一的定义,认为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病因,同时它
- NatureGenetics:首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世界上首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并发现了3个相关的易感位点,为研究和认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子江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苏应宽教授,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
- NatureGenetics:首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世界上首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并发现了3个相关的易感位点,为研究和认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子江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苏应宽教授,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