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拼音
duàn ěr chuāng ·xié dú wài xí zhèng
2 英文参考
severing auricle sor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pathogenic toxi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断耳疮·邪毒外袭证(severing auricle sor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pathogenic toxin)是指邪毒犯耳,以耳郭灼热、疼痛,局部红肿,兼见发热、头痛、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断耳疮证候[1]。
4 断耳疮·邪毒外袭证的症状
断耳疮·邪毒外袭证患者耳郭灼热、疼痛,局部红肿,兼见发热、头痛、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1]。
5 关于断耳疮
断耳疮(severing auricle sore;pyogenic auricular perichondritis)为病名[2]。是指以耳郭红肿剧痛,甚至溃烂脱落、缺损、畸形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最早论述此病:“断耳疮,生于耳边,久不瘥,耳乃取断,此亦月食之类,但不随月生长为异。此疮亦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以其断耳,因以为名也。”
详见断耳疮条。
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4.
- ^ [3]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