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动态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观念。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运动过程。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在一定的限度内不断地有盛有衰,有消有长,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的这种相互消长,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消长”超出一定的限度,打破阴阳的动态平衡,就会造成阴阳的偏盛偏衰,产生异常现象,在人体就要发生疾病。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转化为阳或阳转化为阴。中医学还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说明自然界和人相互资生、幅互制约的动态关系。在生理过程中,五行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在病理过程中相乘、相侮。动态观念还表现在对气的升降出入的认识上,气不断运动,无处不到。饮食物化为精微物质,精微物质转变为功能和废物,这一切都是气化的作用,这种气化过程即是运动过程。
古籍中的动态观念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五]诊五脏动数止脉
诊心部脉∶一动心,二动脾,三动肺,四动肾,五动肝。诊肝部脉∶一动肝,二动心,三动脾,四动肺,五动肾...
- 《伤寒明理论》:[卷中]动气
伤寒动气。何以明之。动气者。为筑筑然动于腹中者是矣。脏气不治。随脏所主。发泄于脐之四旁。动跳筑筑然...
- 《脉诀汇辨》:[卷四]动脉(阳)
体象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
- 《普济方》:[卷一百二十二伤寒门]动气
伤寒动气者。乃筑筑然动于腹中者是也。脏气不治。随脏所至。发泄于脐之四旁。跳动筑筑然。谓之动气。难经...
- 《达摩洗髓易筋经》:[上编·原理源流篇第五章·养身养心论说]三、动静互根说
动静不失,人所易明。动静互根,人多不觉。天营运动也,而四方不移,四序不乱,静主焉。地持载静也,而人...
- 更多古籍中的动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