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

目录

1 拼音

dòng shāng

2 英文参考

frostbitefreezing injurycold injur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冻伤为病症名。指在阴湿、寒冷和有风的地带外出,四肢远端和面部暴露部位的损伤。[1]

冻伤(frostbite)是机体暴露于低温环境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急性冻结性损伤,多见于寒冷地区。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在寒冷地区不论平时战时均可发生冻伤,尤其在战时,由于饥饿、疲劳、野外作业,或战斗持续时间较久,以及夜间长途行军,御寒设备不足或鞋袜不适等。冻伤往往急剧增多,甚至成批发生,造成非战斗减员,对部队战斗力影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法军冻伤约12万人,英军冻伤8万4千人,意军冻伤近30万人,德军冻伤1万3千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 冻伤11万2千人,美军冻伤9万人。朝鲜战争中,美国侵略军后送的5万名伤员中约一半是冻伤。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据东北军区抗美援朝统计资料:1951年冻伤伤员占全部收容数的15.2%(其中下肢冻伤占90.8%,上肢占9.2%),根据在入朝参战的第二次战役中(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三个军发生的4万4千余名伤员中,冻伤占近3万名(68%)。

4 疾病名称

冻伤

5 英文名称

frostbite

6 别名

cold injury;寒害

7 分类

皮肤科 > 物理性皮肤病 > 寒冷所致皮肤病

8 ICD号

T33

9 病因

引起冻伤的主要病因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0℃以下环境中。

10 发病机制

暴露寒冷环境时间持久、局部环境潮湿、全身抵抗力下降、机体创伤或出血、受冻者长期静止不动、酗酒后由于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加速等因素可促进寒冷对机体的损伤。此外、由于老人和幼儿热调节反应能力较差所以易患此病。

局部皮肤受环境刺激后,血管强烈收缩导致组织缺血。温度继续降低,组织冻结,快速冻结形成细胞内冰晶,缓慢冻结形成细胞间隙冰晶。由于冰晶形成,使细胞内外微环境改变,细胞脱水,细胞内电解质酶、糖等浓度升高。脱离冷冻,在复温过程中,血管扩张,血液进入扩张的微血管后很快淤积,渗出液增加,形成水肿。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导致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使组织更加缺血,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组织代谢增高,需氧量增加,更易引起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因此,冻伤的程度和范围需经数天观察后方可。

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不同组织对寒冷的耐受性不同,一般认为,神经、血管和肌肉最敏感,皮肤、肌膜、结缔组织次之,骨骼和肌腱耐寒能力最强。

11 冻伤分类

依损伤的性质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占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12 冻伤的临床表现

冻伤是低温引起的机体损伤。常见者为冻疮和局部冻伤,全身冻伤较少发生。冻疮一般在低温(3~5℃)和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耳、手和足等部位。表现为局部发红或紫,肿胀、发痒或刺疼,有的则起水泡、糜烂等,为预防发生冻疮,冬季应注意保暖。局部治疗可用冻疮膏、红油膏等外敷包扎。局部冻伤则由冰点以下的冷冻所引起,损害比冻疮严重,甚者可致残。

冻伤多发生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似,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按其损伤深度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12.1 一度冻伤

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12.2 二度冻伤

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12.3 三度冻伤

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12.4 四度冻伤

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形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某些冻伤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局部创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较严重的则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败血症,此外,尚有少数并发肝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和关节炎等。

12.5 冻僵

当人体在极低温度环境下过度停留,可导致全身冻伤,此情况称为冻僵,罕见。多发于意外情况,如停留在大风雪中或堕入冰水中等,应及时送医院抢救。早期精神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皮肤苍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战。当体温降至35℃以下时,各种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体温降至32℃以下时,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错乱,呼吸、心率均减慢,肌肉强直;当体温降至29℃以下时,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血压下降;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13 冻伤的并发症

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14 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和真皮水肿。血管充血,可见红色血栓形成,继之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皮肤附件萎缩或变性。脂肪组织呈现结晶及坏死,血管内有时有游离的和细胞内的脂肪滴(为冻伤独有特征)。随冻伤程度的加重,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现为干、湿性坏疽的组织病理变化。

15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本病诊断要点:①有受冻史,特别在潮湿而多风的环境中。②受冻部位早期麻木,复温后有灼痛、痒痛或刺痛等。若有坏死,则无感觉。③冻伤复温后临床表现分为四度:Ⅰ度:皮肤浅层冻伤,皮肤呈红斑,轻度水肿。Ⅱ度:皮肤浅层和部分深层冻伤,早期充血水肿,继而有水肿形成。Ⅲ度: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冻伤,出现皮肤全层坏死,皮肤由苍白变紫褐再变为黑色。Ⅳ度:累及深部组织的冻伤。深部组织干性坏死,失去功能。[1]

16 冻伤的治疗

1.首先应快速复温,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水中直至组织红润柔软为止,常需30~60min。当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后,应立即擦干并换上温暖衣物,严禁火烤和雪擦。

2.在无菌操作下,保持创面的干燥。受伤肢体应抬高,制动,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和免于加重组织损伤。

3.一、二度冻伤应局部涂擦有充血作用的软膏。用消毒敷料包扎和保温。有水疱者可于无菌条件下抽干疱液后再用消毒敷料包扎保暖。有感染的创面应按一般外科原则处理。三、四度冻伤应待坏死组织分界清楚后再行外科切除,必要时应作植皮手术加速创口愈合。对冻伤后遗症可采用针灸、各种物理疗法或交感神经封闭疗法等。同时对三、四度冻伤,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可适当使用改善血液流变学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潘生丁)、肝素、双香豆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氨茶碱等,保护血管内膜药物如维生素E等及减少血管通透性药物如维生素C、钙剂等。

4.针灸主要治疗Ⅰ、Ⅱ度冻伤:手部冻伤取外关、阳池、合谷、中渚、八邪;耳部冻伤取耳廓背部或根部的阿是穴;脚部冻伤可取太冲,行间、解溪、昆仑、内庭、临泣等穴,一般取3~4个穴位,在治疗中交替使用,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每次捻转1分钟左右。进针时避开水泡及糜烂处。另外,采用局部针刺放血,治疗Ⅰ、Ⅱ度冻伤亦有良效。[1]

17 预后

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18 冻伤的预防

加强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防冻教育。使其尽量减少体温散失,着装应宽松,保暖,尤其是肢端和耳鼻颊处,应注意保暖。鞋袜应保持干燥,手脚应保持干燥。在无法避免潮湿时,可外涂凡士林,以便预防。皮靴应较大而不紧,不透水。在潮湿地区,可于鞋外涂油或凡士林。此外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进食高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一旦发生冻伤,应尽早进行治疗。

19 相关药品

氧、双嘧达莫、肝素、双香豆素、氨茶碱、茶碱、维生素E、维生素C

20 相关检查

维生素E、维生素C

21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