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低血压 (最后修订于2013/7/24 16:22:58)[共3520字]
摘要: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正常血压有昼夜波动,24h内最大差值可达40mmHg(5.33kPa)还有季节性波动,故应在不同日的同一时间多次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方可对低血压做出判断。但血压的正常变异范围相当大,不易以一个数值代表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的正常血压,所测的血压值,可供参考。其临床意义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原发性低血压病主要有以下表现: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前区隐痛、不适、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
无症状性低血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来增强体质,提高对血压变化的调节能力,也可服补益气血的中药。如果是继发性低血压,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入院低血压对重症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不足的有害因素,脑血流量与血压的关系几乎变成线性关系,脑的血流量直接受制于血压的变化,即所谓的“pressurepassive”(血压依赖性)。此时,血压的任何波动都直接对脑血流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血压过低不足于维持脑血流灌注时,使脑缺血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甚至死亡,使死亡率成倍增高[1~7]。因此,如何处理好低血压问题是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一个敏感而关键的问题。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复苏治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超滤量(UFV)、超滤率(UFR)、单位体重超滤量(UFV/W)和透析中不同时段的关系。方法将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统计其合并症和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各时段症状性低血压数,并与UFV、UFR、UFV/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老年组为21.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14.9%,老年组低血压
- 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常规每小时测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监测血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泵前输入,同时减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温度。对于经常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提前应用高渗葡萄糖,口服管通,限制透析中进食。结果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2~3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速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密切
- 管通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管通(gutron)或称米多君(midodrinehydrochloride)在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口服管通治疗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性低血压230次,每次剂量5~10mg(平均8.06±3.1mg)作为观察组。多巴胺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常规治疗透析性低血压190次作对照组。结果观察组11例患者不发生低血压,6例患者低血压的主观症状明显好转,1例无效。在2
- 什么叫继发性低血压,什么叫低血压?
继发性低血压是指在某些疾病中作为症状之一而出现的低血压,如脑垂体功能减退、结核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病及营养不良等。对于继发性低血压的治疗,关键在于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随着原发病的好转,继发性低血压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所谓低血压就是血压低。如果成年人经多次测量血压,血压均在12/8kPa(90/60mmHg)以下者称为低血压病。该病分为急性低血压(常见于各种休克)和慢性低血压(常见于多种疾病
- 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大约20%~50%的病人可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4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12kPa)以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以低血压为特点,可无任何症状,或伴出汗,头昏眼花,哈欠,便意或失禁,血压显著下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抽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对频发低血压患者的护理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
- 直立性低血压
【概述】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的常见临床表现,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不仅影响HD治疗的顺利进行,且降低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症状性低血压对维持HD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2005年1~6月在我院HD中心接受HD共46例尿毒症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18~79岁,总透析次数为2308例次,发生低血压127例次,占HD的5.5%。临床表现: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
【摘要】总结50例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有效血容量减少,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降低,内分泌性因素,低氧血症与低血压,心源性,透析过程中降压药物的使用不当。针对原因给予相关的护理:正确评估干体重,尽量采用碳酸盐透析,密切监测好生命体征等等。【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护理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低
- 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致晕厥多因素分析
关键词低血压,体位性;晕厥;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在于血压本身,而在于低血压造成的晕厥、跌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我院2002年4月—2006年4月收治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住院患者16例,现就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年龄61~83岁,
- 生脉饮联合盐酸米多君治疗血透中顽固性低血压1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生脉饮联合盐酸米多君治疗血透中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单用生脉饮或盐酸米多君不理想的顽固性低血压17例患者,首次采用生脉饮联合盐酸米多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总有效率高达94.7%。结论生脉饮联合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中顽固低血压疗效明显且安全,值得推广。【关键词】生脉饮盐酸米多君血液透析低血压顽固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S
- 低血压与脑梗死
高血压(hypertension)、心脏病(heartdisease)、糖尿病(diabetes)、吸烟(smoking)、高脂血症等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年来已被临床研究所证实;近年来,低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也备受人们关注,为探讨低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防治,笔者对2003年5月~2005年6月收治的48例由各种原因致低血压而引起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摘要】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KKHNFTJ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病发率高。其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不仅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且可以诱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尽早发现、及时预防和处理透析中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现象分析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 低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指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下降20mmHg以上。我院透析室近3个月为15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了152次透析,曾经出现14次低血压,全部及时得到纠正。本文主要对该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及防治原则。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58岁
- 冠心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病人从卧位改为直立时,血压迅速下降,引起头晕、视力模糊、全身乏力、晕厥等脑缺血症状。冠心病患者的易患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而治疗高血压使用的降压药及利尿药往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糖尿病本身也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以及病人体质的变化,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头痛、心动过速或过缓、毛细血管扩张(脸
- 超滤曲线与钠曲线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钠曲线(SP)、超滤曲线(UP)、钠曲线和超滤曲线结合(SP+UP)与标准透析(SD)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SD、SP、UP、SP+UP透析各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并记录低血压的发生例次。结果SD、SP、UP、SP+UP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分别为154次、84次、92次和22次。SP+UP模式发生症状性低血压例次显著少于SD、S
- 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应用和护理
【关键词】低温透析;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护理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40%,能否早期发现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给予相应有效地处理,是目前血液透析工作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结果直接影响血透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透析结果和质量。我们对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
- 麻黄素与多巴胺对预防剖宫产脊髓阻滞麻醉低血压的疗效比较
胺在预防脊麻剖宫产分娩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并评价其对母体不良反应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60例应用布比卡因进行脊麻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麻黄素组(n=30)预防性应用麻黄素10mg;多巴胺组(n=30)应用多巴胺5μg/(kg·min)静脉泵入。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分数,并对脐动脉和脐静脉进行血气分析。结果麻黄素组低血压发生率(37%)低于多巴胺组(6
- 血液透析中发生血压异常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血液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对常规血液透析的42例病人的3120例次透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6.33、45.54,P<0.05、0.01)。结论血液透析中老年人易发生低血压,非老年人易发生高血压。 [关键词]肾透析;高血压;低血压;数据收集 ABNORMALBLOODPRESSUREDURINGH
- 高低钠序贯透析方法对56例维持透析患者低血压预防的临床观察
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0%~40%。为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笔者对56例透析中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用高低钠序贯透析方法,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防止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反应,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选择2000~2003年在我院透析的56例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58.12±12.1
- 苯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首剂低血压反应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苯那普利卡托普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反应首剂低血压反应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见的低血压反应,使用不同的ACEI其低血压发生率不同。本文通过比较苯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CHF以及低钠患者的首剂低血压反应,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对象与方法0.05)。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1.2方法B组应用苯那普利(瑞士诺华有限公司提供,商品名为洛汀新);K组
- 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5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病例,就麻醉成功后发生时间、血压下降程度、对升压药的反应、体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仰卧位低血压患者均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关键词】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Clinicalobser
-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期和少尿期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程以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5期为特征的发热出血性疾病。死亡多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经多年的临床观察,这两期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愈率的高低[1]。我院从1980~2000年治疗100例重症出血热病人,加强了低血压期、少尿期的护理,显著降低病死率,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早期发现低血压倾向HFRS病人,发热期过后,接着
- 万汶术前预扩容在腰麻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万汶腰麻剖宫产术低血压目前,腰麻下剖宫产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有效地预防腰麻后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观察腰麻前(即产妇入手术室开放静脉至推注腰麻药物)25min常规快速输注万汶(60g/L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mL及乳酸钠林格液200mL,对预防腰麻后产妇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0.05)。 1.2麻醉方
- 高-低钠序贯冷透析对11例透析中后期低血压患者血压调节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冷透析对透析中后期低血压患者血压调节作用。方法对于近期反复有透析中后期低血压发生的病人采用高-低钠序贯冷透析,随访1个月。结果高-低钠序贯冷透析较常规血透有效降低病人透析中后期低血压发生频率(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冷透析可有效控制透析中后期低血压。【关键词】高-低钠序贯;冷透析;低血压【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regulati
- 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协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合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低血压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商品名:欣奥星,海口康力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患者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8例,其中合并低血压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对照组(未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比较两组使多巴胺持续时间及使用的最大浓度,观察床临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
- 生脉注射液治疗高原低血压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高原低血压症的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12例高原低血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生脉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56例,给予能量合剂2支,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第4、7天复测坐位血压,并记录症状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17例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我院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17例资料。结果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是纠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血压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低血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重要手段,并且逐渐普及开来。手术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低血压较为
- 29例急性右室梗死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右室梗死(ARVI)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有无低血压休克及是否行再灌注治疗分组观察。结果:1周内无低血压组1例死亡(7.7%),有低血压休克组病死率37.5%,其扩容治疗外常须多巴胺升压治疗,一般治疗组存活64.3%,再灌注治疗组存活86.7%。直接PCI无1例死亡。结论:ARVI常以低血压低灌注为主要特征,低血压休克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直接PCI可能更佳。【关键词】急性右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低血压的观察护理
小时体重变化,掌握液体平衡。 2.4皮肤温度观察,如皮肤湿冷、皮肤有花纹等。 2.5动态心电观察,了解ST段及T波恢复情况。 2.6观察心率变化,如安静时心率增快、脉细速,结合其他表现应考虑血压过低。 2.7观察呼吸变化,有无呼吸急促现象。 2.8当患者四肢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而弱,少尿或尿闭,收缩压下降至100mmHg以下时,可考虑心源性休克[1]。 3体会 3.1急性心肌梗死
- 医源性低血压、休克12例临床分析
因素引起的新的疾病或加重原患疾病,甚至导致死亡,这些均属于医源性疾病[1];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有2/3是可以预防的[2]。本文就1994年1月~2002年4月我院及干休所12例医源性休克、低血压病例进行讨论,以引起重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42~82岁。所患疾病分别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3例,高血压4例,心力衰竭2例,脑动脉硬化症并脑梗塞3例。住院2
- 贺斯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贺斯在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ASAⅠ~Ⅱ级CESA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30),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500ml6%贺斯(H组)和乳酸钠林格液(L组)。观察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L组在麻醉后DBP、SBP下
- 血液透析过程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并发症很多,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0%~30%,结合我院血透病人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做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1)血容量过度急剧下降,可见于:①未使用超滤控制装置;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超滤率增加;③过度超滤,透后体重小于干体重;④不适当使用低钠透析液。(2)血管收缩不良,可见于:①使用醋酸盐透析液;②使用正常温度透析液;③透析过程中进食、组
- 中药治疗低血压症38例临床报告
草汤就是治发汗过多,损伤心阳之轻症,但嫌桂枝力薄,增加肉桂一味,用于临床果获佳效,泡开水饮服,免于煎药麻烦,病人更乐于接受。推测本方治低血压之机理,可能由于肉桂、桂枝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血压升高。至于甘草能协调诸药,本身又有升压作用,对血压过低用一般剂量效果不显者,可重用15~24g,往往获效。 作者单位:322011浙江义乌,义乌市大陈中心卫生院 (编辑:李弋)作者:李淑健
-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分析
【关键词】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常见于围产期,在剖宫产术中也时有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母子安危。我院2005年施行剖宫产术398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14例,发生率3.7%。 1临床资料 本组14例,年龄24~35岁,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此综合征多出现于体位改变为仰卧位后3~10min,患者常有心率增快(130~140次/min)、血压
- 伴低血压超低出生体重儿和正常血压儿的脑血流速率
SOURCE:JournalofPediatrics近期在《JournalofPediatric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超低出生体重儿无论血压正常与否,脑血流速率没有改变。这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伴低血压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ts,ELBWI)和正常血压儿的脑血流速率,有30名ELBW纳入研究,他们的体重为637±140g,孕周为24.2±1.1周,其
- 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体会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剖宫产手术时经常见到,若对本综合征不能及时发现、认识、预防和处理,很容易招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母子生命安全。现将笔者所遇到的较明显的13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从2001~2004年,我院行剖宫产术病人共318例,其中13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年龄在22~36岁之间。本组10例病人在妊娠中晚期均有不能仰卧病史,否则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等症状
-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1],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对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一般将低血压的标准定为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至60mmHg以下。患者常诉头晕,头轻浮感、恶心、呕吐、
- 参麦注射液治疗血透中低血压疗效观察
【摘要】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多巴胺一样均能升高血压,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0.05),andheartratedecreasedsignificantlyinShenmaiInjectiontreatmentgroup(P<0.01).ConclusionShenmaiInjectionanddopamineequallycane
- 升压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40例
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系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水平,且伴神经官能症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常见于体质较瘦弱的人,女性较多,并可有家族遗传的倾向。本病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在治疗上也相应地缺乏经验和方法。笔者于1996~2006年,对门诊诊疗过程中所收集并确定为原发性低血压的40例病人进行了观察,采用自拟升压汤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
- 预注盐酸甲氧明在子宫全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防治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预注盐酸甲氧明在子宫全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防治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对20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n=100)和B组(n=100),A组预注盐酸甲氧明3mg,B组不预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中血压下降情况及程度。结果A组95%的患者血压稳定,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预注盐酸甲氧明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低血压。【关键词】预注;盐酸甲氧明;腰硬联
- 症状性低血压发病机理是什么,如何防治?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血容量不足:透析前已有血容量不足,如进食少、低钠饮食、呕吐、服用降压和/或扩张血管药、大平板透析器预充量大、动脉血进入透析器流速快、透析开始后超滤负压过大、超滤速度快、超滤量过多等。 (2)血浆渗透压下降:透析中清除肌酐、尿素等溶质,或长期使用低钠透析液,致使血浆渗透压下降,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
- 血液透析持续低血压8例分析
续性低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43.5±23.0)岁(20~58岁),透析龄(3.6±1.2)年(1~4年),4例患者透析2次/周,每次5h,4例透析3次/周,每次4h,所有患者透析初期收缩压(SBP)均高于110mmHg,舒张压(DBP)均高于70mmHg,出现持续性低血压(S
- 剖宫产手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
【关键词】剖宫产 我院2006年剖宫产手术中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7例,在采取垫高右腰部的同时静注升压药,升压效果不明显或反复血压下降的情况下,采用推搡腹部及子宫的方法使血压下降的症状得到改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剖宫产19例,年龄2~38岁,体重60~130kg。初产妇16例,经产妇3例,所有病例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常规检查正常、心电图正常。 1.
- 搭建对话平台展现高峰理念——第二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
,应该采用MRI检查结果作为腔隙性卒中的诊断依据。同时他指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要符合很多条件,如病灶部位很深、病灶很小等,那些病变部位浅、病灶范围大的就不是腔隙性卒中,而可能是大血管病变。 ■低血压也是卒中的危险因素 血压与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卒中只与高血压联系密切,而很少想到低血压其实也是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张苏明教授在会议报告中强调,低血
- 控制性低血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以及鼻窦炎复发者行鼻内镜手术83例患者,探讨控制性低血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7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根据病情及手术情况选择实施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辅以控制性降压的麻醉方法。结果与结论发现鼻内窥镜手术中行控制性低血压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应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
血流向瘫痪的下肢及腹部的缘故,逐日抬高床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组织对缺血的适应,但由于患者双下肢仍置于床上,相当一部分血流仍滞留于腹部以下部位。由坐到站时,血流涌向扩张了的下肢静脉血管床,易再次出现低血压及脑缺血症状。而使用直立床时,患者躺在倾斜台上呈一直线,视患者耐受程度逐日调整角度,日趋接近站立姿势,减少了由坐到站的中间环节,同时使用弹力绷带肌肉收缩时可使静脉受挤压,迫使血液流向心脏;当肌肉
- 低血压按按合谷穴
王金山安徽省中医院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后者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一般来说,低血压患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但需注意日常生活调护。经常按揉点压合谷穴,对低血压患者的短暂升压大有裨益。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
- 合理选择输液部位预防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摘要】预防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3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选择上肢头静脉穿刺,对照组选择下肢大隐静脉穿刺。观察两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输液部位宜选择上肢静脉为佳。【关键词】剖宫产输液部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
- 阿卡波糖对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006年08月16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Vol.25No.4P.259-26218(北京)为了研究阿卡波糖治疗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取43例病情平稳的老年餐后低血压患者,予阿卡波糖(每次50mg,每日3次)治疗1d,筛选日和干预日3餐均进标准餐,监测进餐前后、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糖,同时测定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早餐收缩压、舒张压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