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样舌

目录

1 中医·地图舌

地图舌即地图苔,属舌象[1]。舌诊中剥苔的一种[1]。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而暴露舌质,与未剥之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故名[1]。多见于气虚痰湿或脾虚虫积者,治疗宜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化湿祛痰,或驱虫消积[1]

参见剥苔:剥苔指舌苔剥落,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2]。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2]。《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阴虚者宜滋养肝肾;痰湿所致当化湿祛痰;虫积者宜驱虫消积[2]

2 西医·地图舌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是舌的丝状乳头在不同部位出现萎缩及恢复,故又称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慢性、浅表性、剥脱性局限性舌炎,可能为常染色显性遗传。

与沟纹舌相关,有时沟纹舌一些年后可发展为地图舌。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亦有发生。发病率约为2%。

2.1 疾病名称

地图舌

2.2 英文名称

geographic tongue

2.3 别名

geographical tongue;glossitis areata exfoliativa;地图样舌;局限性剥脱性舌炎;良性移行性舌炎

2.4 分类

皮肤科 > 黏膜病

2.5 ICD号

K14.1

2.6 流行病学

地图舌多发生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2.7 病因

地图舌真正原因不明,有谓与遗传(可能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波动和某些体质因素有关。

2.8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2.9 地图舌的临床表现

1.早期在舌面出现1处或多个指甲大圆形或椭圆光滑的红色斑片,且界限清晰,边缘略隆起呈黄灰色或白色晕带,系丝状乳头角化所致。皮损丝状乳头消失。蕈状乳头仍存在或更显著。损害逐渐扩大融合呈地图状。舌尖和软腭罕见相似皮损。

2.损害多发于舌面或舌缘。偶发于唇、颊部及软腭黏膜口底及舌腹。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3.无明显自觉症状,有轻微麻刺感,主要见于体质瘦弱的儿童青年女性。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

2.10 地图舌的并发症

偶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存在。

2.11 组织病理检查

边缘过度角化,中央变性,真皮层有多形核淋巴细胞急性浸润。在上皮浅层形成海绵状微脓肿,并有多形核白细胞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红斑处丝状乳头消失,黏膜上皮浅层脱落,棘层变薄,真皮乳头升高,真皮血管充血,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

2.12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2.13 地图舌的治疗

1.一般不需治疗,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因素,如热或辛辣食物。给复合维生素B,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2.X线照射100r,每周1次,连续3次,损害可消失,但易于复发。

3.中医治则:宜养阴,引火归源。方用紫油肉桂1.5g,麦冬15g,天冬15g,生地15g,熟地15g,铁皮石斛15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车前子15g。

2.14 预后

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2.15 地图舌的预防

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因素。

2.16 相关药品

复合维生素B、碳酸氢钠

2.17 相关检查

浆细胞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