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3 拼音名
Dì Sū Mù
4 地苏木的别名
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
5 来源
6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0~13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坚硬,径达1厘米,黑褐色,有纵槽沟。纤维根黑褐色,密被棕色柔毛。羽状复叶,远生;叶柄粗壮,长15~25厘米,稻秆色;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0~80厘米,宽18~30厘米,纸质;羽片6~9对,互生,长线形至狭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浅锯齿,基部广楔形,有短柄,侧脉羽状,细脉7~9对。孢子囊群圆形,近侧脉着生排成两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7 生境分布
生于中山以下的沟中阴湿地或山林下。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及广东、广西等地。
8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涩,凉。"
9 功能主治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10 地苏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
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地苏木的方剂
- 王回回狗皮膏
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 麻黄饮
麻黄饮:处方:石蚕1两,海风藤1两,秦艽1两,地苏木1两,麻黄1两,五加皮1两,熟地8两,下山虎8...
- 紫地汤
组成:紫荆皮2钱,小生地2钱,净茜草1钱(又名地苏木),荆芥穗8分,防风8分,京赤芍8分,牡丹皮8...
- 桃仁苏木汤
桃仁苏木汤组成:地黄3两,芍药3两,当归、川芎、苏木、桃仁100个(去皮尖),水蛭7个。主治:恶露正...
- 和荣抑气汤
钱,木香2钱,沉香2钱,红花、乌药、郁金、山楂、苏木。功能主治:跌坠所伤,心腹作痛。用法用量:方中红...
- 更多用到中药地苏木的方剂
用到中药地苏木的中成药
- 王回回狗皮膏
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 跌打丸
两,三七2两,锦纹大黄3两,乳香(去油)1两,生地2两,泽泻1两,土鳖1两,泽兰1两半,当归2两(...
- 跌打片
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 正骨膏
125g五加皮125g巴戟天125g地黄125g苏木125g血余炭125g骨碎补125g肉桂300g...
- 竭红跌打酊
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
- 更多用到中药地苏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地苏木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草部上]土茜草
一名地苏木。过山龙。风车草。此南方所产茜草也。叶四五辨成一丛,攒茎节而生,方梗柔蔓,皮糙涩棘人指,...
-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诸风部]大麻疯门主方
酒任下,一日三服。麻黄饮治痛疯。石蚕海风藤秦艽地苏木麻黄五加皮(各一两)熟地下山虎(各八钱)用好酒...
-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颈项部
呼为过山龙。北人呼为娘娘拳头。即茜草苗也。别名地苏木。秋月采梗叶。冬月取子。每二斤浸干烧酒十斤。入...
-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诸方]紫正散
)牙桔梗(八分)生甘草(六分)净茜草(一钱又名地苏木)上引加灯心二十节。红内消一钱。(即茜草藤五月...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草部
,妇人血闭,痈肿诸疮,仲景治痢用之。茜根(一名地苏木。)味苦,气寒。阴中微阳。(二三月采入药。炒用...
- 更多古籍中的地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