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地髓汤 (最后修订于2016/2/2 11:48:06)[共261字]
摘要:概述地髓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医碥》卷七方之地髓汤组成牛膝一合。用法用量洗净,以水五盏煎,耗其四,留其一,去渣,加麝香少许研调服。功能主治《医碥》卷七方之地髓汤主治冷淋,进冷剂愈甚者。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四方之地髓汤别名牛膝膏、苦杖散处方牛膝(并叶)1大把。功能主治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四主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用法用量牛膝膏、苦杖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四......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回生集》:[卷上内症门]地髓汤
治五淋小水不利。茎中痛欲死。牛膝(一两洗净)水五钟,煎一钟,去滓,加麝香少许研调。空心服。《回生集》清陈杰公元1644-1911年
- 《明医指掌》:[卷七]淋证十二
、虚、实之不同,尤当参之以脉证,则有余不足之候,无所逃也。【脉】淋病之脉,细数何妨。少阴微者,气闭膀胱。女人见之,阴中生疮。大实易愈,虚涩者亡。血淋不痛者,为溺血;痛者,血淋也,通闭散。死血作淋,地髓汤。通闭散治血热成淋。香附(五钱)陈皮(五钱)赤茯苓(一两)上,末之,每服二钱,水煎,空心服。地髓汤治瘀血成淋。杜牛膝(一合)水五钟,煎耗其半,去滓,入麝香少许,空心服。热淋热淋而痛者,五淋散,或四
-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癃闭]论外备用方
地髓汤(和三四五闭痛)疏凿饮(和五三水闭)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五苓散(和一八二)葱白汤(和三百五十气闭欲死)万全木通汤(和三四九利便)导赤散(寒一二二)七正散(寒百十六火闭)导水茯苓汤(和六二闭而肿)葱熨法(因二九一)清肺饮子(寒四十气分热)黄芩清肺饮(寒三八气热)葵子汤(寒一二四膀胱热)赤茯苓汤(寒一二三膀胱热)《直指》黄芩汤(寒百七心肺热)猪苓汤(和一八八伤寒下后小便不通)独蒜通便方(因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论外备用方
还少丹(补一三五)金樱膏(补百虚带浊)人参固本丸(补百六)琥珀散(和三四七气虚淋浊)地髓汤(和三四五淋痛)海金砂散(寒一七二膏淋)五淋散(寒百十七热淋)牛膝汤(寒一二五砂淋)《直指》黄芩汤(寒百七心肺热)秘真丹(固二五)五子丸(固四六浊)莲子六一散(固四四赤浊)锁精丸(固二六带浊)威喜丸(固四五)家韭子丸(固三四阳虚久浊)固精丸(固二九虚滑带浊)《景岳全书》明张介宾公元1640年
- 利髓汤系列方治疗低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以补虚扶正,则邪毒不去、新血难生;若妄用活血解毒,则易伤正气。我院根据中医的传统医学理论,结合本病病机及临床经验辨证论治,应用利髓汤系列方进行分型治疗低危型MDS,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法不同程度地贯穿于四型治疗的始终。从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利髓汤系列方可提高多能造血干/祖细胞的水平,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成熟:促进骨髓病态造血细胞的凋亡、分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
- 百合地黄汤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莫展;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降低及性欲减退等),即食欲不振,人体消瘦;或失眠或嗜睡;性欲明显减退;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10,11]。而西药抗抑郁药长期服用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抑郁属于郁证范畴。中医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其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黄芩、大黄(后下)、丹参、牡丹皮、赤芍、茜草、大小蓟、益母草、泽兰、车前子(包煎)];④气阴两虚夹瘀型: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太子参、黄芪、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茜草、仙鹤草、牡丹皮、赤芍、地龙、当归、黄芩、紫草);⑤脾肾两夹瘀型:方用莲慈汤加减(黄芪、生地黄、桑寄生、猪苓、当归、牛膝、补骨脂、赤芍、川芎、泽兰、益母草、王不留行、三棱、莪术、半枝莲、山慈菇、败酱草)。陈建平【6】认为本病
-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三]衄血诸失血第五十八
去赤芍治之。如衄血不已。急须止之。以茅根汤加黄连。或元参地黄汤去升麻、白芍、甘草。加茅根、黄连。或茅花汤去甘草加黄连等方主之。已收之后。或出鼻血。或失血者。俱宜以加减犀角地黄茅花汤去甘草治之。(有用四物汤加茅根治之者。)凡麻症血热。及劳动火。热入血室。吐血衄血。发狂发黄者。俱宜用犀角地黄汤去白芍加桃仁治之。若正收及收后。仍衄不止者。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加茅根、麦冬以滋润之。然麻症衄血。或便血溺
- 十味地黄汤治疗高血压44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十味地黄汤治疗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疗效。方法把88例均属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中药十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卡托普利片治疗。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9.5%,P0.05;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2%,P0.01。结论十味地黄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优于卡托普利。关键词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 《万病回春》:[卷之四]失血
之;仍用前药调理,遂愈。后每劳则咳嗽,有痰,吐血,脾肺肾三脉皆洪数。用补中益气汤加贝母、茯苓、山茱萸、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与前药间服之而愈(方见补益)。衄血者,出于肺,鼻中出血也。清衄汤当归芍药生地香附(炒)黄芩(各一钱)栀子(炒,一钱)黄连(七分)赤芍桔梗(各五分)生甘草柏叶(七枚)藕节(五个)上锉一剂。水煎,入童便共服。一方用人乳一半,好酒、童便一半,合一碗,重汤煮温,随服随止。一方治鼻衄
- 浅谈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证治
【关键词】更年期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与阴阳失调关系密切。女性由于产后出血,病后伤阴,导致绝经前后素体阴虚。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气的盛衰对人体生、长、壮、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阴亏损,阳失潜藏,机体失去阴阳平衡,导致有关脏腑心、肝、脾、肾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候。六味地黄汤具有滋补肾阴之功效,用以治疗虚火上炎所致诸症,六味地黄汤中熟地、山黄、山药能滋养肾阳,丹皮、泽泻能清阳
- ACEI加六味地黄汤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
ACEI)在高血压肾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对肾功能的保护和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降压药物[4],而六味地黄汤对肾功能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5]。 六味地黄汤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制成的汤剂,目的是为了加减化裁,其主要成分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组成,六药共成“三补三泻”之剂,补泻并用,使补中有泻,补而不腻,降泻不伤正,补大于泻,以达滋补肝肾,兼养脾阴之
- 归芍地黄汤运用举隅
【关键词】归芍地黄汤;肾炎;更年期头痛;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归芍地黄汤出自秦景明的《症因脉治》中,全方由当归、白芍、地黄、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等八味药组成,主治肝肾阴亏所致的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临床报道常用于妇科病证中,笔者体会许多慢性病证符合这一汤证病机,投以此方,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男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二血证门]药方
,水二盏,煎一盏,不拘时服。(《良方》)四生丸治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宜服此药。生薄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烂捣如鸡子大丸。每服一丸,水二盏,煎一盏,滤去渣服。(《济生》)麦门冬汤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麦门冬天门冬远志(各去心,甘草煮)当归白芍药生地黄人参黄蛤粉(炒)阿胶藕节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一片、煎一盏,不拘时服。(《三因》)茯苓补心汤治心气虚耗,不
- 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临床观察
害、酮症中毒、发热、心衰等所致蛋白尿。 1.5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予降血糖、降血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贝纳普利5~20m9/次·d_。,lo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g生黄芪309、熟地黄黄99、山茱萸99、山药12g丹皮89、茯苓l59、泽泻159、制首乌l29、菟丝子159、丹参159、川芎99,1剂,d,水煎早晚2次温服,3个月
- 参芪地黄汤治肾病综合征验案
,水湿停聚是形成水肿的病因病机,可见正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实又可进一步加重本虚,本病经治疗正气虽渐复但尚薄弱,邪气虽渐除但未尽,邪正相争处于一种相互对峙的状态,一旦遇诱因极易复发,所以肾病综合征极易反复,久而久之必阳损及阴,临床上常见患者表现气阴两虚的证候。故用药时提倡益气养阴之法,主张参芪地黄汤化裁配合养阴药物治疗,如沙参、玄参、麦冬等。作者:胡本先
- 常归地黄汤
当归(五钱)、熟地(四钱)、川芎(一钱)、白芍(三钱)、防风(三钱)、白芷(三钱)、?本(二钱)、细辛(五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无论热风寒风,风总归阳,天地之噫气,常以肃杀而为心,犯人血分,则为痛为肿,为强硬,血行,则风在血分者,随之而行,故治风先治血也,方取四物汤,补血以为去邪之本,而加祛风之药,以令邪外出,法浅而易效,头目顶脊诸风,可以治之。作者:唐宗海
- 参芪地黄汤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胡本先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克,熟地20克,牡丹皮15克,泽泻20克,茯苓20克,山茱萸20克,山药20克,薏苡仁20克,当归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葛根20克,半枝莲
- 地黄汤
熟地(一两)、山药(五钱)、山萸肉(五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陈修园谓,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余赖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补益,谓此方非补肾正药,然肾经水虚火旺者,实不可离,方取熟地以滋肾水,而又恐肝木盗水之气,故用山萸以养肝之阴,补子正以实母也,再用山药补脾土,启水津以给肾,用丹皮,清心胞,泻火邪,以安肾,庶几肾中之水,得以充足,特虑有形之水质不化,则无形之水津亦不能生,尤
- 竹叶地黄汤
李(三十六岁)浊秽中结,渴饮则呕。作者:叶天士
- 中医是如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
子、菟丝子、补骨脂;水肿重者,用防己黄芪汤或春泽汤;若肾气虚明显者,可用五子衍宗丸加党参、黄芪。 ④气阴两虚: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易感冒,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淡红或偏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用参芪地黄汤或大补元煎加减。若见阴阳两虚者可用地黄饮子或参芪桂附地黄汤加减。 (2)其他治疗:可服用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片等。作者:不明
- 月经病效方300首
失调等病的有效方共300首。本书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供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同仁及月经疾病患者参考。目录:一、功能性子宫出血方1.断红汤2.白地汤3.清宫汤4.青功汤5.固崩汤6.温经汤7.固冲汤8.功血平9.活血止崩灵10.二黄功血饮11.育阴止崩汤12.止血化瘀汤13.复方地黄汤14
- 《世医得效方》:[卷第八大方脉杂医科]诸淋
透膈散治诸淋。滑石(一两细研)上劳淋,劳倦虚损则发,用葵花末煎汤调二钱服。血淋、热淋,井花水调。气淋,木通汤调诸淋地髓汤治五淋。(方见前,苦杖散同。)猪芩汤治五淋。猪苓(去皮)赤茯苓阿胶(炙过)泽泻白滑石(各一两)上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煎,温服。五淋散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热淋便血,并皆治之。赤茯苓(一两)赤芍药山栀子仁(各三两半)当归甘草(各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十四]产后汗出不止
子汤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二两)生干地黄(焙三两)甘草(炙令黄)芍药(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治产后亡阴血虚,汗出不止。地髓汤方生干地黄(焙)芍药当归(切焙)芎(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治产后血虚,汗出不止。甘草汤方甘草(炙三分)当归(切焙)人参(各一两)羊肉(一斤去脂切碎水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大小腑门]淋闭
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仍令其研麦门冬草。连根车前草。白龙草蜜水调下。若淋沥有血者。宜加五苓散。或生料五苓饮。和五淋饮。或导赤散。仍研地锦草水解服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宜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有因服五苓散等药不效者。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证病。于下元虚冷之故。有小便艰涩如淋。不痛而痒者。此亦属虚。宜八味丸。生料鹿茸丸之类。若因思虑用心过度。致淋。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
-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76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求中医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76例。结果总有效率90.79%。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疗效好。【关键词】足跟痛;中医治疗;加减六味地黄汤足跟痛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痹证范畴,与肾虚、肝虚、脾虚有关。笔者于2006年—2007年4月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
- 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
。头痛已基本愈。BP125/80mmHg,舌干,舌底滞,脉数偏弦。处方:百合15g,生地黄120g,知母30g,炒枣仁30g,生牡蛎120g(先煎),黄芩30g,黄连30g,五味子15g。以本方服用汤剂14剂后,改制水丸,9g,每日2次。随诊1年,口腔溃疡未复发,睡眠安。2解析患者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为主诉,伴有悲伤欲哭、烦躁易怒、失眠等情志症状。证属肝肾阴虚,燥热扰神。阴虚津亏,不
- 六味地黄汤加味结合西医治疗小儿肾病的疗效
程均1~3个月。治疗组50例患儿,根据中医辨证,症见:面色无华,乏力,浮肿,耳鸣目眩,咽干口燥,舌稍红,苔少,脉细弱,此为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味,黄芪20g,党参15g,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2g,丹皮9g,泽泻10g,日1剂,水煎服。辨证加减: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加白术10g;阴虚偏重者加枸杞子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阴阳两虚加仙灵脾1
-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失血
溺血】〔袁〕痘两三日而小便溺血者,名为沁砂红,盖因枭毒辏于心,心失其主,而血随毒激,故奔散而妄驰,心通小肠,注于膀胱而溺血也,或如黑豆汁,或如苏木水,痛者易治,不痛者难治。主方木通生地黄黄赤芍药犀角地榆升麻紫草车前叶(多用)灯草水煎服。痛,加甘草稍、滑石、山栀。余治此痘,要在于清心解毒,使阴血总归于荣,升麻黄,贵宜详察而投,不可执方以害人也。若便如黑豆汁者,毒已冲心而荣元已离,十亡八九,致有小便
-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失血
溺血】〔袁〕痘两三日而小便溺血者,名为沁砂红,盖因枭毒辏于心,心失其主,而血随毒激,故奔散而妄驰,心通小肠,注于膀胱而溺血也,或如黑豆汁,或如苏木水,痛者易治,不痛者难治。主方木通生地黄黄赤芍药犀角地榆升麻紫草车前叶(多用)灯草水煎服。痛,加甘草稍、滑石、山栀。余治此痘,要在于清心解毒,使阴血总归于荣,升麻黄,贵宜详察而投,不可执方以害人也。若便如黑豆汁者,毒已冲心而荣元已离,十亡八九,致有小便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胎毒门]地黄汤
生地、赤芍,天花粉、赤茯、川芎、当归、猪苓,泽泻、木通,甘革、茵陈各等分。水煎温服。凡小儿生后,壮热翻眼,握拳咬牙,身腰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啼,腮缩囱开,或颊赤面青眼合,更胎风眼合,不可误作慢脾风。妄用汤药。要视其眉间气色,若红赤鲜碧者可治,若黯黑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出外者不治。此因妊妇调养(4)乖常,饮酒嗜肉,忿怒惊扑,母有所融,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五劳疰]地黄汤
治劳瘦生地黄面(各一斤)上杵烂炒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或酒调下非时《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三胎黄]地黄汤
生地赤芍药天花粉川芎当归猪苓泽泻赤茯苓甘草茵陈(各等分)水煎服。《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六治吐血等方]地黄汤
治衄血生干地黄(一两一分)芍药牡丹皮(各四分)玄参(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伏热者以犀角代玄参)《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女科秘要》:[卷四崩漏症]地黄汤
生地归身川芎(各二钱)黄芩黄连知母黄柏本柴胡羌活防风荆芥(升麻红花(各六分)甘草(八分)姜引。空心服。或用下加味四物汤亦可。《女科秘要》
- 《仁术便览》:[卷四小儿诸病]治小儿鼻衄【地黄汤】
川芎生地赤芍当归(各等)蒲黄(少许)水煎服。《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卷下]竹叶地黄汤
李(三十六岁)浊秽中结,渴饮则呕。《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清叶天士公元1644-1911年
- 《严氏济生方》:[诸虚门五劳六极论治]地黄汤
治肾劳实热,腹胀,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难解。生地黄(洗)赤茯苓(去皮)玄参(洗)石菖蒲人参黄(去芦。各一两)远志(去心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严氏济生方》宋·宝元严用和公元1253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心腹痛第十三]羊肉地黄汤
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方。羊肉(三斤)生地黄(切,二升)桂心当归甘草芎人参(各二两)芍药(三两)上八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纳药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视神经萎缩
苔少,舌质红,脉滑细略数。证属肾阴亏虚,肝失所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法立滋肾养肝,益肾明目,拟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12g,熟地12g,丹皮10g,枣皮10g,茯苓12g,山药12g,泽泻10g,当归10g,白芍12g。本处方用地黄大补肾阴,制熟地其味更厚,填精补髓,壮水之主,泽泻渗利,疏通水道之滞,山药、茯苓淡渗理脾,且可利湿,枣皮味酸微温,滋厥阴之液;丹皮辛寒,俾清
- 二甲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136例
笔者自1998年3月~2005年9月,以二甲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均是门诊患者,男83例,女53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病程在1年以内者56例,1~3年者61例,3~5年者19例。 1.2治疗方法二甲地黄汤药物组成:龟版、鳖甲各15g,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各8g,茯苓、泽泻、牡
- 连休蜈蚣地龙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佳
医院的黄向红医师等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5月,在临床中运用彭德胜老师的经验方连休蜈蚣地龙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71例该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连休蜈蚣地龙汤进行治疗。其方由黄连、重楼、地龙、腊梅花、法半夏、苦杏仁、麻黄、蜈蚣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伴发热,加羚羊骨、桑白皮、地骨皮
- 自拟健肾益髓汤治疗老年痴呆75例临床观察
病”、“文痴”、“郁病”、“癫病”等范畴,病位在脑,病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多脏功能紊乱。临床以本虚标实多见,常见反应迟钝、痴呆健忘、腰酸腿软、不耐疲劳、夜卧多尿等症状。无论临床证情如何多变,肾虚髓少是其主要病机。肾气虚衰致髓海不足,脑髓空虚而使脑组织萎缩、功能减退,故补肾填益精髓是治疗之本。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笔者自拟健肾益髓汤治疗。其中地黄甘寒多汁,主清主润,《本草经疏》曰“干地黄,为补肾
- 六味地黄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举隅
3年余,反复发作,此起彼落。症见:颜面可见20余粒暗红色丘疹,胸部也有少数皮疹出现,有痒痛感,口干思饮,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血热,瘀热互结,治宜养阴清热,化瘀通络,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生地20g,山药15g,丹皮15g,茯苓12g,泽泻12g,黄芩15g,山萸肉10g,地龙10g,桑白皮12g,丹参15g,红花8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皮疹渐退,效不更方继续给6剂后,皮疹全消,未
- 自拟地草汤治疗急性肾炎125例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地草汤治疗急性肾炎125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5例患者中,男78例,女47例,35岁以下86例,36岁以上39例。实验室检查(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确诊为急性肾炎。1.2治疗方法地草汤:荆芥10g,苏叶10g,黄柏10g,蝉蜕6g,瞿麦10g,地肤子15g,桑白皮10g,白茅根3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
- 《保婴撮要》:[卷二十]痘痕赤白
遥散。若母有郁怒,用加味归脾汤,佐以加味逍遥散治之。痕白者多属气虚而血衰也,宜固元气为本。痒而作渴者,气血俱虚也,十全大补汤之类。乳食减少,四肢倦怠者,中气虚也,五味异功散之类。气虚发热者,补中益气汤之类。血虚发热者,当归补血汤之类,须参兼变之症治之。此症若服药而渐红活者,可治;色不转者,不治,虽经年后,多患泻利而死。若妄投攻伐,祸在反掌。一小儿痘疮,如期而愈,痕赤如赭,余谓此乳母有热也,诊之果
-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三杂证门下]吐血
青饼子即安,更不发。尝观初虞世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黄、藕汁,然亦不可拘泥此说。如阳乘于阴,血得热则流散,经水沸溢。宜服凉药以解之,大黄、犀角、生地黄、生艾、藕汁等,岂得无效。若阴乘于阳,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服温药以暖之,干姜、肉桂,岂能无功。学人更宜思之。四生丸疗吐血。凡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宜服此药。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烂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盏,煎到
-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三杂证门下]吐血
青饼子即安,更不发。尝观初虞世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黄、藕汁,然亦不可拘泥此说。如阳乘于阴,血得热则流散,经水沸溢。宜服凉药以解之,大黄、犀角、生地黄、生艾、藕汁等,岂得无效。若阴乘于阳,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服温药以暖之,干姜、肉桂,岂能无功。学人更宜思之。四生丸疗吐血。凡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宜服此药。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烂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盏,煎到
- 地魄汤葛根汤
地魄汤甘草(一钱)、半夏(三钱)、麦冬(三钱)、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元参(三钱)、牡蛎(三钱)清君相之火,降肺胃之逆,益火敛神,而生津,此补阴法也。葛根汤葛根(三钱)、麻黄(一钱)、白芍(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一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风寒中太阳经,背项痛发痉者,皆以此汤为主,盖麻桂为太阳发表之通剂,加葛根,则能理太阳筋脉之邪。作者:唐宗海
- 六味地篑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7例
1-般资料 本组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最小l5岁,最大62岁;病程2年内22例,2~5年10例,5年以上5例。 2治疗方法 基本方法:熟地黄l09、山药309、枣皮159、益母草309、丹皮l29、泽泻109、淫羊藿309、黄芪309、土茯苓159、芡实159、萆薜129、丹参309、桃仁129、红花129、山楂309、杜仲159、菟丝子l59,2日1剂水煎服。脾虚湿困型(多见于慢性肾
-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疗效,但由于疗程长,个人依从性差,治疗局限以及某些副作用,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李丽君等报道针炙加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3]。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症,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主生殖,妇女经血由肾精气化而来,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二脉又隶属于肝肾。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病以肾虚为本,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亢,致潮热面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