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地钱 (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9:42)[共180字]
摘要:拼音名DìQián别名巴骨龙、脓痂草、米海苔、地梭罗、龙眼草来源苔藓类地钱科地钱属植物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解毒,祛瘀,生肌。外用治烧烫伤,骨折,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臁疮,癣。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粉调菜油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积雪草
(《本经》中品)【释名】胡薄荷(《天宝方》)、地钱草(《唐本》)、连钱草(《药图》)、海苏。弘景曰∶积雪草方药不用,想此草以寒凉得名耳。恭曰∶此草叶圆如钱,荆楚人谓为地钱草,徐议《药草图》名连钱草,余见下。【集解】《别录》曰∶积雪草,生荆州川谷。恭曰∶此草叶圆大如钱,茎细而劲,蔓生溪涧侧,生处亦稀。颂曰∶今处处有之,八九月采苗叶,阴干用。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地钱叶圆茎细,有蔓延地,一曰积雪草,一
- 菊花还阳
菊花还阳 此药为地钱科植物地钱(Marcanticpolymorpha)的植物体。因其叶状体雌雄器托团盘状,形如“菊花”,故得此名。 地钱叶状体为扁平、阔带状,多回二歧分叉,呈淡绿色或深绿色,长5—10厘米,宽1--2厘米。在其背面只有一些排列整齐的六角形气室分隔,每室的中央具有1个气孔和许多直立的营养丝,下部的基本组织由12—20层细胞组成。雌雄异株,雄器托困盘状,波状饯裂成7—8瓣;雌器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草之草
无毒蔓生积雪草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皮肤赤身热(神农本经)【名】地钱草连钱草胡薄荷海苏【苗】(图经曰)叶圆如钱茎细而劲五月开花蔓延溪涧之侧荆楚人以叶如钱谓之地钱草(衍义曰)此草今南方多生阴湿地形如水荇而小面亦光洁微尖为异尔今人亦谓之连钱草盖取其象也【地】(图经曰)生荆州川谷及咸阳临淄济阳郡湿地池泽今处处有之【时】(生)春生苗(采)八月九月取苗叶【收】阴干【用】苗叶花【质】类水荇光洁而微尖【色】青【味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木之木
无毒丽生桑花主健脾涩肠止鼻洪吐血肠风崩中带下(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此不是桑椹花乃桑树皮上白藓状如地钱花者是也【地】〔图经曰〕处处有之【时】〔生〕无时〔采〕无时【收】阴干【用】花【质】类地钱【色】青白【性】暖【气】气之浓者阳也【臭】朽【主】涩肠胃止鼻衄【制】微炒用《本草品汇精要》元王好古公元1279-1368年
- 《证类本草》:[卷第九]积雪草
\r积雪草\pd202.bmp\r味苦,寒,无毒。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皮肤赤,身热。生荆州川谷。陶隐居云∶方药亦不用,想此草当寒冷尔。唐本注云∶此草叶圆如钱大,茎细劲,蔓延生溪涧侧。捣敷热肿丹毒,不入药用。荆楚人以叶如钱,谓为地钱草,《徐仪药图》名连钱草,生处亦稀。今按陈藏器本草云∶积雪草,主暴热,小儿丹毒,寒热,腹内热结,捣绞汁服之。又按别本注云∶今处处有,并入药用。生阴湿地,八月、九月采
- 《验方新编》:[卷十七眼部]叶天士先生秘传眼科
者,用清散药。宜左荆防汤∶荆芥八分,蔓荆子八分,赤芍八分,川芎八分,防风八分,车前子一钱,蝉蜕六分(去翅足),菊花一钱,生地钱半(切片),青葙凡眼大角红肿者,心火也。照前方加黄芩八分(酒炒),木通八分,加淡竹叶九片引。\r图\pyfxb5.bmp\r凡眼白珠尽红、肿痛生眵、流泪羞明者,火盛也,宜用凉血散火汤。生地二钱(切片),丹皮八分,赤芍八分,黄芩八分,防风八分,荆芥八分,归尾八分,蝉蜕六分,柴
- 《证类本草》:[卷第四]鬼屎
主人马反花疮,刮取和油涂之。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 《本草崇原》:[卷上本经上品]桑花(附)
气味苦暖,无毒。主治健脾,涩肠,止鼻洪,吐血,肠风,崩中,带下。(《日华本草》附。)(桑花生桑枝上白藓也,如地钱花样,刀刮取炒用,非是桑椹花。)《本草崇原》清·康熙十三年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公元1674年
-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桑花
暖,无毒。健脾涩肠,止鼻洪,吐血,肠风,崩中带下。此不是桑椹花,即是桑树上白癣,如地钱花样,刀削取,入药微炒使。(新补见日华子)图经文具桑根白皮条下。《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 《本草纲目》:[纲目第七卷土之一]鬼屎
(《拾遗》)【集解】藏器曰∶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主治】人马反花疮,刮取,和油涂之(藏器)。《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 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藓科各有3种,其他科均含一二种。 苔藓类是各类药用植物资源中唯一缺乏商品药材的一类。古代本草记载的药用苔藓植物仅有:种,即宋代《嘉佑补注本草》所载的“土马踪”,其基原为大金发藓。现在药用主要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细叶泥炭藓(满天星)、葫芦藓、银叶真藓、尖叶提灯藓和暖地大叶藓(回心草)等。提灯藓属的一些种,除可直接供药用外,也是中药五倍子蚜虫的越冬宿主。 蕨类: 中国有蕨类植物5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四节·夹血伤寒
脉】左紧而涩。右多沉弦。总宜弦强。最忌细涩。仲景所谓弦为阳逆。涩则营气不足也。【治】活血解表为先。轻则香苏葱豉汤去香附。加枳、芎、归须。重则桂枝桃仁汤加味。(川桂枝八分、光桃仁七粒、赤白芍各一钱、炒细生地钱半、清炙草五分、黑炮姜三分、大红枣二枚。)次下瘀血。轻则五仁橘皮汤合代抵当丸。重则桃仁承气汤。俟瘀降便黑。痛势轻减者。可用四物绛覆汤。滋血活络以善后。或用新加酒沥汤。滋阴调气以芟根。若少腹痛剧
- 《验方新编》:[卷二十妇科胎前门]子悬
热,则气凑心,多有此症。又,子烦。凡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宜服竹叶安胎饮。竹叶安胎饮∶人参三分,白术、条芩、当归各二钱,枣仁、远志各八分,陈皮三分,川芎七分,生甘草四分,生地钱半,麦冬一钱,竹叶十片,姜、枣引,有痰加竹沥、姜汁,虚甚加人参倍用,泻加芡实减生地。按∶此症亦多在四、五月之时,相火用事。或因夏令君火盛行,俱能乘肺以致烦躁。汤建中云∶因相火者加知母,因君火者加川连。《验方新编
- 冰冻植物死而复生
科学系的CatherineLaFarge及其同事盘点了该国北极群岛埃尔斯米尔岛上的“泪珠冰川”后退而露出的植物。研究人员从冰川的退行边缘收集了长期冰冻植物样本,他们注意到,一些苔藓植物——诸如苔藓和地钱——被很好地保存下来,其中一些表现出了重新生长的迹象,包括绿色的旁枝或茎(大图所示)。该研究小组分析了这些苔藓植物的年代,发现它们约有404岁~614岁,因此确定这些植物是在小冰期期间被埋的。小冰期
- 植物适应环境变化机理被发现
,宣称发现了植物是怎样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适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能力的。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激素。研究者通过多种植物在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基因的变化情况来了解植物的进化过程。最先进化的陆生植物是地钱类、金鱼藻类和原始地衣类等苔藓植物,这些物种大多数今天依然存在。它们可以复制自己的基因,但其本身的蛋白质却不具备互相交换信息的功能,也不具备抑制自我生长的能力。 40亿年前,石松类植物开始进化,并
- 中国食疗本草
孢蘑墨汁鬼伞花盖菇青头菇香菇树苔香丛枝瑚菌鸡油菌银耳干巴菌油口蘑胶勺马勃香杏口蘑硫色菌玉髯亮菌田头菇紫丁香蘑橙盖伞大榆蘑绣球蕈木耳豹皮菇金红菇灵芝猪苓松蕈金顶菇冬菇紫革耳草鸡黄鳞伞冬虫草瘤孢地菇石耳地卷丝地钱栗壳牛肝菌稔蔸海宝合子草西葫芦佛手瓜蛇瓜苦瓜马儿狸红瓜木鳖绞股蓝西瓜丝瓜匏瓜栝蒌仁天花粉地糍巴哈密瓜油瓜南瓜黄瓜梢瓜罗汉果冬瓜掌心瓜甜瓜茅瓜葫芦红木苍耳鹿蹄草辣木……作者:http://ww
- 《儿科萃精》:[卷五痫症门]惊痫
砂、天竺黄、麝香、乌梢蛇肉,同研细,炼蜜和膏)。次服镇惊丸(如茯神、麦冬、辰砂、远志、石菖蒲、枣仁、牛黄、黄连、珍珠、胆星、钩藤钩、天竺黄、犀角、甘草,研细炼蜜为丸)淡姜汤下。〔真按〕惊痫又非大惊猝恐可比,盖因先有蓄热,后又受惊,方用羚羊角三分,朱茯神钱半,淡竹叶二钱,川贝母一钱,净连翘钱半,玄参心一钱,细生地钱半,生白芍一钱,甘草梢三分,引用金银器煎汤代水。《儿科萃精》民国陈守真公元1930年
- 《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酢浆草
。保升曰∶叶似水萍,两叶并大叶同枝,黄花黑实。颂曰∶南中下湿地及人家园圃中多有之,北地亦或有生者。初生嫩时,小儿喜食之。南人用揩石器,令白如银。时珍曰∶苗高一、二寸,丛生布地,极易繁衍。一枝三叶,一叶两片,至晚自合帖,整整矾、砒石。【气味】酸,寒,无毒。【主治】杀诸小虫。恶疮,捣敷之。食之,解热渴(《唐本》)。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沙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甚效。捣涂汤火蛇蝎伤(时珍)
- 鲜药图谱
杆花69.冰糖草70.菠菜71.薄荷72.菜子七73.苍耳74.长萼鸡眼草75.车前草76.垂盆草77.刺苋菜78.刺芫荽79.酢浆草80.大千生81.大尾摇82.灯笼泡83.地锦草84.地菍85.地钱86.吊兰87.吊竹梅88.冬葵89.豆瓣绿90.鹅不食草91.风毛菊92.凤尾草93.凤眼兰94.肝风草95.杠板归96.光风轮菜97.广东万年青98.广防风99.鬼针草100.旱金莲101.旱莲
- 《血证论》:卷八
玉女煎熟地(五钱)石膏(三钱)知母(三钱)麦冬(三钱)牛膝(三钱)陈修园力辟此方之谬。然修园之所以短于血证者即此。可见夫血之总司在于胞室。而胞宫冲脉上属阳明。平人则阳明中宫化汁变血。随冲脉下输胞室。吐血之人。胞宫火动气逆。上合阳明。血随而溢。咳嗽不休。多是冲阳上合阳明。而成此亢逆之证。方用石膏知母。以清阳明之热。用牛膝以折上逆之气。熟地以滋胞宫之阴。使阳明之燥平。冲脉之气息。亢逆之证乃愈矣。景岳
- 《儿科萃精》:[卷六痢证门]附例
不可一意收涩,恐毒气留而不去,复转为痢也,方用西党参一钱,生野术钱半,白茯苓二钱,当归身七分,杭白芍一钱,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一片,干荷蒂一个。小儿先患泄泻,后变为痢者,脾传肾也,此为贼邪难治,气病传入血中,宜养血为主,再加调气之药,不可误下,以伤胃气,方用白归身一钱,杭白芍一钱,怀生地钱半,白云苓钱半,正雅连一钱,南木香八分,尖槟榔五分,炒地榆八分,引用六一散二钱。小儿风冷客于肠胃,泄下鲜血,及
-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桑根白皮
之。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酒煎,主带下。其实椹,有白、黑二种,曝干。皆主变白发。皮上白藓,花亦名桑花,状似地钱。刀削取炒干,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虫,主暴心痛,金疮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儿口疮,敷之便愈。又以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更剥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良。冬月用根皮皆验
- 孔伯华医案外科粟疮
1濮男十一月初八日湿热蒸腾于上,发为粟疮,项后亦肿,兼有寒热,脉大而数,舌苔白腻,湿象较前盛,宜清疏凉化,使之内消。生石膏一两(研先煎)紫花地丁四钱黄花地丁四钱冬桑叶三钱薄荷叶钱半忍冬花四钱忍冬藤四钱龙胆草二钱桃仁三钱杏仁泥三钱竹二青四钱滑石块四钱知母三钱川黄柏三钱栝楼八钱大青叶三钱荷叶一个六神丸三十粒(二次吞下)2贯女八月初三日血分湿热,遏于皮肤,泛于上,清窍亦被熏蒸,面鼻目部均发粟疮,下及腿
- 《张畹香医案》:卷下
风温身热退,昏语去,泻止,惟尚咳嗽有痰,脉尚弦,胃口不开,当用甘寒。根生地(六钱)麦冬(三钱)生甘草(一钱半)桔梗(二钱)象贝(三钱)橘红(八分)生谷芽(四钱)冬桑叶(一钱半)地骨皮(三钱)川石斛(三钱)竹叶(三十片)身热七八日,咳嗽有痰,水泻腹痛,有昏语,口大渴,舌鲜红,诊脉弦小数,是邪在心肺之间,当用上焦法。其泻在肺,与大肠相表里也(上焦以邪入心包为重症。)羚羊角(二钱,先煎)根生地(六钱)麦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八木部中品之上]木之木
图经曰〕木高一二丈春生叶至夏结实生青绿熟紫黑根皮黄白色如虎斑其叶可以饲蚕根出土上者不可用惟用东行根益佳或曰木白皮亦可用也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木耳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皮上白藓花名桑花状似地钱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尔雅云女桑桑桑木之小而条长者为女桑又山桑木堪弓弩桑丝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鲜及焉【地】〔图经曰〕处处有之【时】〔生〕春生叶〔采〕无时【收】曝干【用】根皮东行者佳【质】类北苦参
- 《本草图经》:[木部中品卷第十一]桑根白皮
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酒煎,主带下。其实,椹。有白、黑二种,曝干,皆主变白发,皮上白藓。花,亦名桑花,状似地钱,刀削取,炒干,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虫,主暴心痛,金疮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儿口疮,傅之便愈,又以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更剥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良。冬月用根皮皆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玉石部中品之下]二十种陈藏器余
鼠壤土主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疼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取曝干用之○屋内下虫尘土治恶疮久不瘥干敷之亦油调涂之○鬼屎主人马反花疮刮取和油涂之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寡妇床头尘土主人耳上月割疮和油涂之效也○床四脚下土主犬咬人和成泥敷疮上灸之一七壮疮中得大毛者愈犬狂犬也○瓦甑主魇寐不寤覆人面疾打破之觉好魇及无梦取火烧死者灰着枕中履中即止○甘土无毒主去油垢水和涂之洗腻服如灰水主草叶诸菌毒热汤末和之出
-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四诸疮肿门]反花疮
疮方。(出千金方)取蜘蛛膜贴疮上。干即易之。瘥止。治反花疮方以柳枝叶三斤锉。水五升煎至二升。去滓再煎如饧。涂敷疮上。日三五度。一方以清油单煎治反花疮方(出圣济总录)以砂细研涂敷上。日三五度。治反花疮方以苍耳药捣搅取汁。服三合。并涂疮。日三五次。治反花疮方(出本草)以鬼屎刮取。和油涂之。生阴湿地如屎。亦如地钱。黄白色者。治反花疮方(出本草)以掬天皮。和油涂之。《普济方》明·永乐四年朱橚公元1406年
- 《邵兰荪医案》:[卷二]咳嗽
某新邪咳嗽气急,右胁刺痛,宜防血溢之变(五月初三日。)干地龙(钱半)枳壳(钱半)金沸草(三钱)光杏仁(三钱)象贝(三钱)广郁金(三钱)焦栀子(三钱)马兜铃(一钱)白前(钱半)橘络(钱半)前胡(钱半)鲜竹肉(一丸)二帖。介按∶此是温邪烁肺,故治以清肺宁络之方。安昌徐咳呛不已,脉弦细,口甜,舌色嫩黄。宜清肺胃以化痰。栝蒌皮(三钱)仙半夏(钱半)广橘红(一钱)金沸花(三钱,包煎)光杏仁(三钱)炒川连(七
- 《医学见能》:[卷三证治]妇人调经
[总诀]妇人经血属于肝,肝血调和病自安。热则先期寒缩后,腹疼瘀血定相干。经水先期,其血紫黑烦怒者,血分中有热也。宜加味四物汤。生地(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一钱)丹皮(三钱)枯芩(三钱)香附(三钱)柴胡(二钱)全皮(三钱)竹茹(三钱)歌曰∶经水先期紫色多,地归芎芍有专科。丹芩地骨香柴竹,热退瘀行病即和。(伯未按∶经色不可不辨,大抵色红为正,色紫有风,色黑热甚,色淡为虚,色黄浊者湿。)经
- microRNA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REVOLUTA(REV)、KAN1、KAN2和KAN3能调节叶片、花器官和维管组织细胞的极性分化,从而影响植物形态的建成(Chen2005)。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石松属植物、苔藓植物、地钱以及金鱼藻的研究中发现,miR165/166与classⅢHD-Zip基因家族成员结合的靶位点表现出极高的保守性(Floyd和Bowman2004)。在植物中已经分离鉴定出一些对miRNA合成与功能
- 7-2叶绿体
在细胞质激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必需运送到叶绿体,才能发挥叶绿体应有的功能。已知由ctDNA编码的RNA和多肽有:叶绿体核糖体中4种rRNA(20S、16S、4.5S及5S),20种(烟草)或31种(地钱)tRNA,约90多种多肽。 由于叶绿体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遗传体系等方面与蓝细菌相似,人们推测叶绿体可能也起源于内共生的方式,是寄生在细胞内的蓝藻演化而来的。 四、叶绿体的增殖 在个体发
- 《辨证录》:[卷之八]痨瘵门(十七则)
绪,骨蒸火动,又思色以泄其火,见色而动其意,鬼交梦遗而不可止,于是发寒发热,骨髓之中遂生痨虫,因循至死,深可伤也。治法补真精之乏,开胃气之衰,加之杀虫之药,安在将死者之不可救乎。方用救瘵汤∶熟地(五钱)白芍(二钱)山药(二钱)沙参(三钱)地骨皮(五钱)麦冬(二钱)北五味(十粒)人参(五分)白薇(五分)白芥子(一钱)鳖甲(一钱)茯苓(一钱)水煎服。十剂虫死,二十剂胃气大开,连服二月,精神渐旺。服一
- 治女科方
1.玉烛汤治妇女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汗出热解,或月事不调,经水短少。生黄(五钱)生地黄(六钱)玄参(四钱)知母(四钱)当归(三钱)香附(三钱,醋炒)柴胡(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汗多者,以茵陈易柴胡,再加萸肉数钱。热多者,加生杭芍数钱。寒多者,加生姜数钱。妇女多寒热往来之证,而方书论者不一说。有谓阳分虚则头午寒,阴分虚则过午热者。夫午前阳盛,午后阳衰而阴又浸盛。当其盛时,虚者可以暂实。何以其时
- 陈竺获奖称我国一定能够很好地应答“钱学森猜想”
同举办的2010年度生命科学创新日活动中,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视频致辞,就鼓励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性工作、关于创新与中国生物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及看法,称我国一定能够很好地应答“钱学森猜想。陈竺说,创新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多国政府均把生物医药产业视为推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兴战略产业,客观上要求生物医药科技要取得突破。因此,中国生物医
- 钱永健获诺奖激励圣地亚哥加大师生进军生化科研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籍华裔教授钱永健荣获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使他所在的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受到更多关注。钱永健的研究领域横跨化学与生物科学,他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不但有望成为更有效的肿瘤检测手段,且大大鼓舞立志向科研深度与广度进军的师生。 多年来,生物科学一直是圣地亚哥加大引以为傲的强项。1994年,当外行人对“生物技术”还鲜有听闻时,该校就由华裔科学家冯元桢等人主导,
- 《医学见能》:[卷一证治]大便
[总诀]大便无分结与溏,只将寒热细评章。至于痢证尤难治,还望医师妙主张。大肠不通,口渴而小便黄者,阳明之燥结也。宜加味承气汤。生地(三钱)花粉(三钱)大黄(二钱)芒硝(一钱)枳壳(一钱)浓朴(二钱)甘草(一钱)歌曰∶阳明燥结便难通,口渴硝黄枳朴攻。甘草兼能清胃火,生津花粉地黄同。大便不通,口和而小便清者,脾寒气凝结也。宜加味理中汤。当归(三钱)白芍(炒,三钱)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干姜(一钱)甘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通治方
(虽云通治,亦当细切病情,不得笼统施用也。)六味地黄(丸钱仲阳因仲景肾气丸,减去桂、附,以治小儿,今通治大小证。)平补剂,(六味不寒不热,为平补足三阴之剂。)酸苦甘辛咸淡比,(六味之名以此。曰“地黄”者,重补肾也。)地黄(八两味苦)萸(山萸四两味酸)药(山药四两味甘)苓(茯苓三两味淡)泻(泽泻三两味咸)丹,(丹皮三两味辛)肝肾阴亏洵堪倚。(治肝肾阴亏火浮诸证)腰膝酸疼仲(杜仲)膝(牛膝)添,(名六
- 孔伯华医案外科系列之疮疖癣
1王男七月初九日脾湿胃热,喜食辛凉,肝家血分热盛,迫湿下注而发疮疖,经医割治,素邪未尽,蔓延腿腹,按脉滑弦而伏数,邪仍在里,当从血分清化。生石膏六钱生桑皮三钱盐知母三钱盐黄柏三钱藕两黄花地丁五钱紫花地丁五钱地肤子三钱生地榆三钱川牛膝三钱忍冬花五钱地骨皮三钱莲子心二钱龙胆草二钱益元散四钱(布包)犀黄丸一钱(按)发于外,生于内,割治岂能除?非清里不可。2陶男八月十八日肝胃实热,上聚项间筋络,耳底皆发
- 《儿科萃精》:[卷七血证门]溺血
小儿溺血,为精窍之病,乃尿与血先后分出者也。古法主牛膝四物汤(如牛膝、木通、郁金、甘草梢、瞿麦、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等味)。〔真按〕小儿溺血,固属罕见,若有此证,方用鲜生地钱半,生牛膝一钱,细木通八分,赤芍药一钱,瞿麦穗五分,白云苓二钱,引用灯花一颗。《儿科萃精》民国陈守真公元1930年
- 《张畹香医案》:卷上
,故致肝热而作惊多怒,汤中有白薇,能定惊凉血,拟以治此。生玉竹(三钱)北沙参(三钱)炒麦冬(三钱)白薇(三钱)炒丹皮(三钱)象贝母(三钱)丸)如时昏时清,当去白薇,加砂壳(一钱半)以运湿舒肝,以素体有湿多郁也。大便以增液而解,可知其沸阴之热,精液得滋润,必不以苦寒而燥之也。诊脉左手已细软,,用清燥汤。北沙参(八钱)麦冬(五钱)根生地(六钱)生白芍(三钱)陈皮(一钱)知母(三钱)天花粉(三钱)象贝母
- 孔伯华医案外科系列之风包、风疹
1郭男童八月十九日脾湿肝热两盛,汗出当风,遂致周身发风包作痒,脉大而滑数,右寸较盛,邪在皮毛,当凉化疏解。生石膏六钱(研先煎)麻黄梢二厘桃仁泥钱半全蝉衣五分地肤子三钱蒲公英三钱知母三钱通草一钱枯黄芩二钱栀子炭三钱龙胆草钱半滑石块三钱鲜茅根八钱杏仁泥三钱牛黄抱龙丸一粒(分化)2董女童十一月二十三日血分热盛,兼以脾湿汗出当风,遂致湿热遏于皮肤而发风包,烦甚,脉弦滑而数大,咳嗽声重,当辛凉疏化。生石膏
- 《友渔斋医话》:[第四种肘后偶钞下卷]寒热
范(二八)往来寒热,经月不解,舌赤胁痛,微咳,脉来虚大,病在血分。小生地(一钱五分)归身(八分)柴胡(七分)地骨皮(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青蒿(一钱)桑叶(一钱)因有盗汗,加姜、枣。陆(二十)日发寒热数次,入夜单热,口苦发渴,头目俱痛。诊脉左弦右长,胸闷背板。此正秋分以后,伏邪欲泄,为新寒束缚,似疟非疟,属三阳合病,汇而治之。柴胡(一钱)葛根(一钱)紫苏(一钱)羌活(一钱)黄芩(一钱五分)橘皮
- 补阵
大补元煎一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本方与后右归饮出入互思。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山药,炒,二钱。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杜仲,二钱。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二,三钱。炙甘草,一,二钱。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女科杂方]血崩
归身(一钱)生地钱(二分)蒲黄(三分)地榆(三分)丹皮(五分)木通(五分)焦白术(一钱)桔红(七分)香附(五分)三七根(五分)生姜(三片)黄酒(一樽)水(一樽)煎九分,空心服。《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 《石室秘录》:[卷一(礼集)]全治法
虚损者,阴阳两虚∶痨症阴虚阳亢,故虚损可用温补,痨症用清补,而忌用温也。辨证法不必凭脉,只看人着复衣,此着单衣者为痨;人着单衣,此着复衣者为虚损。一骨蒸而热,一营卫虚而热故也。李子永识。)方用熟地五钱,地骨皮五钱,药虽多而功用平和也,丹皮二钱,元参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三分,桑叶五片,麦冬二钱,北五味五粒,茯苓二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一钱,白芥子三分,枣仁五分,沙参二钱,水煎服。(〔批〕首方实平补神
- 《神农本草经》:[卷二中经]积雪草
味苦,寒。主大热,恶创,痈疽,浸淫赤,皮肤赤,身热。生川谷。《名医》曰∶生荆州。案∶陶弘景云∶荆楚人以叶如钱,谓为地钱草。徐仪《药图》名连钱草。《本草图经》云∶咸、洛二京亦有,或名胡薄荷。《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公元1644-1911年
- 寒阵
保阴煎一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生地,熟地,芍药,各二钱。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檗,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热身热,加地骨皮一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
- 《王氏医案绎注》:卷七
数。高年阴分久亏。肝血大去。风阳陡动。殆由忿怒兼服热药所致。其妻云。日来颇有郁。冬间久服姜枣汤。且饮都中药烧酒一瓶。孟英曰∶是矣。以西洋参犀角生地银花绿豆栀子元参茯苓羚羊茅根为剂。冲入热童溲灌之。(脉以沉分为主。按之数。阴虚挟热。此方系脉证互参。西洋参三钱。镑犀角羚次尖各四钱。同炭煨八句钟。元参片一两。大生地八钱。泡煎去渣。济银花一两五钱。生绿豆一两。黑栀皮三钱。云茯苓三钱。鲜茅根五钱。童便一大酒
- 《疫疹一得》:[卷下]疫疹诸方
行之意也。清瘟败毒饮(《一得》)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不论始终,以此为主。后附加减。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真川连(大剂六钱至四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
- 大秦艽汤越曲丸十枣汤
大秦艽汤生地(三钱)、熟地(三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白朮(三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秦艽(二钱)、羌活(二钱)、独活(钱半)、防风(三钱)、白芷(二钱)、细辛(五分)、黄芩(三钱)越曲丸苍朮(三钱)、香附(三钱)、川芎(二钱)、神曲(三钱)、炒栀子(三钱)十枣汤大戟(一钱)、莞花(一钱)、甘遂(一钱)、大枣(十枚)共为末,大枣十枚,煎浓汤送下一字,下水饮如神。作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