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Dingxiong Xuanyao Shui
2.2 处方
丁香酊 300ml 水杨酸 30g 桃叶酊 400ml 川芎酊 300ml
2.3 制法
以上四味,取上述三个酊剂,混匀,加入水杨酸溶解后,滤过,分装,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
2.5 鉴别
(l)取本晶1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30ml,振摇,放置待分层,分取乙醚液置蒸发 皿中,于水浴上浓缩至约10ml,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 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石油醚(30~60℃)(1: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褐色斑点。
(2)取本品2ml,直火加热,收集升华物,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 显紫堇色。
2.6 功能与主治
2.7 用法与用量
外用,洗净患处,一日涂擦2~3次。
2.8 注意
2.9 贮藏
密封。 附:
(1)丁香酊的制法 取丁香,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 渗漉液至含丁香为15%(g/ml),即得。
(2)川芎酊的制法 取川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 渗漉液至含川芎为30%(g/ml),即得。
(3)桃叶酊的制法 取桃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 渗漉液至含桃叶为10%(g/ml),即得。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丁芎癣药水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痹,此为欲作黄汗也。痛在骨节,似伤寒也,但其状如水肿,咳喘不渴,此为肺胀也。以上四证,皆初病皮毛,状...
- 《金匮要略浅注》:[卷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自薛立斋极赞其妙。而张景岳李士材和之。至今奉为水肿气肿等证之神丹。而不知一派阴药中。杂以些少桂附。...
-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
汗出恶风。表之虚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疗风肿水肿。通腠理。黄温分肉。补卫虚。白术治皮风止汗。甘草...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四·脾胃部]水胀通论
刺去其血络也。(水胀论石水,脐以下肿,其脉沉。)水肿(先自足肿,后腹大,为水。)〔《素》〕帝曰∶其有...
-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下利。小便数者。则不可以水气当汗而概发之也。仲景丁宁之意。岂非虑人之津气先亡耶。或问前二条云。风水...
- 更多古籍中的丁芎癣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