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

目录

1 拼音

dì huáng wán

2 英文参考

Dihuang W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Rehmaniae Bolu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地黄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426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60g9.2元中成药部分*
427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5g0.92元中成药部分
428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6g1.1元中成药部分
429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24g3.9元中成药部分
430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30g4.8元中成药部分
431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36g5.7元中成药部分
432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40g6.3元中成药部分
433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48g7.5元中成药部分
434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54g8.3元中成药部分
43536六味地黄丸水蜜丸72g10.9元中成药部分
43636六味地黄丸蜜丸9g0.76元中成药部分
43736六味地黄丸蜜丸36g3.1元中成药部分
43836六味地黄丸蜜丸40g3.4元中成药部分
43936六味地黄丸蜜丸54g4.6元中成药部分
44036六味地黄丸蜜丸60g5.1元中成药部分
44136六味地黄丸蜜丸72g6.1元中成药部分
44236六味地黄丸蜜丸90g7.6元中成药部分
44336六味地黄丸蜜丸120g10.2元中成药部分
44436六味地黄丸水丸5g0.99元中成药部分
44536六味地黄丸水丸6g1.2元中成药部分
446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200丸9.1元中成药部分*△
447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10丸0.51元中成药部分
448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12丸0.61元中成药部分
449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48丸2.3元中成药部分
450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75丸3.5元中成药部分
451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80丸3.8元中成药部分
452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90丸4.2元中成药部分
453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120丸5.6元中成药部分
454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180丸8.2元中成药部分
455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192丸8.7元中成药部分
456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216丸9.8元中成药部分
457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240丸10.8元中成药部分
458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300丸13.4元中成药部分
45936六味地黄丸浓缩丸360丸16.0元中成药部分
460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60g8.8元中成药部分*
461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6g1.0元中成药部分
462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30g4.6元中成药部分
463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36g5.5元中成药部分
464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40g6.0元中成药部分
465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54g8.0元中成药部分
466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72g10.4元中成药部分
46737知柏地黄丸水蜜丸250g33.0元中成药部分
46837知柏地黄丸蜜丸120g7.4元中成药部分*△
46937知柏地黄丸蜜丸36g2.4元中成药部分
47037知柏地黄丸蜜丸54g3.5元中成药部分
47137知柏地黄丸蜜丸60g3.9元中成药部分
47237知柏地黄丸蜜丸72g4.6元中成药部分
47337知柏地黄丸蜜丸90g5.7元中成药部分
47437知柏地黄丸蜜丸9g0.73元中成药部分*△
475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200丸9.0元中成药部分*△
476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120丸5.5元中成药部分
477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180丸8.1元中成药部分
478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192丸8.7元中成药部分
479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216丸9.7元中成药部分
480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240丸10.7元中成药部分
48137知柏地黄丸浓缩丸360丸15.9元中成药部分
48238杞菊地黄丸蜜丸9g0.88元中成药部分*
48338杞菊地黄丸蜜丸36g3.2元中成药部分
48438杞菊地黄丸蜜丸54g4.6元中成药部分
48538杞菊地黄丸蜜丸60g5.1元中成药部分
48638杞菊地黄丸蜜丸72g6.0元中成药部分
48738杞菊地黄丸蜜丸90g7.4元中成药部分
48838杞菊地黄丸蜜丸120g9.7元中成药部分
48938杞菊地黄丸水蜜丸30g5.3元中成药部分
49038杞菊地黄丸水蜜丸45g7.9元中成药部分
49138杞菊地黄丸水蜜丸48g8.4元中成药部分
492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200丸9.4元中成药部分*△
493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48丸2.4元中成药部分
494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120丸5.7元中成药部分
495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180丸8.5元中成药部分
496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192丸9.0元中成药部分
497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216丸10.1元中成药部分
498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240丸11.2元中成药部分
49938杞菊地黄丸浓缩丸360丸16.6元中成药部分
103390明目地黄丸蜜丸9g1.0元中成药部分*
103490明目地黄丸蜜丸54g5.3元中成药部分
103590明目地黄丸蜜丸60g5.8元中成药部分
103690明目地黄丸蜜丸90g8.4元中成药部分
103790明目地黄丸蜜丸120g11.0元中成药部分
1038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60g10.7元中成药部分*△
1039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6g1.3元中成药部分
1040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30g5.6元中成药部分
1041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36g6.7元中成药部分
1042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40g7.4元中成药部分
1043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54g9.7元中成药部分
104490明目地黄丸水蜜丸120g20.3元中成药部分
104590明目地黄丸浓缩丸200丸11.6元中成药部分*△
104690明目地黄丸浓缩丸120丸7.1元中成药部分
104790明目地黄丸浓缩丸192丸11.2元中成药部分
104890明目地黄丸浓缩丸240丸13.8元中成药部分
104990明目地黄丸浓缩丸360丸20.4元中成药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地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十六首。

5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之地黄丸

5.1 别名

干地黄丸

5.2 处方

干地黄、大黄各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当归、柴胡、杏仁各半两[1]

干地黄1两6株,大黄1两6铢,茯苓18铢,当归半两,柴胡半两,杏仁半两。

5.3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1]

5.4 功能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胃气不调,不欲食[1]

生肌肉。主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

5.5 用法用量

每服五丸,日三次[1]

5.6 附注

干地黄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5.7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专疗胃中气血不调,饮食不为肌肉。故专取地黄治伤中,逐血;当归治寒热,和脾;柴胡升少阳生气;杏仁下胸中逆气;大黄涤六腑实热;茯苓守五脏真气也。

5.8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6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地黄丸

6.1 别名

菊花丸[1]

6.2 组成

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一两半,黄连、决明子各一两,没药、菊花、防风、羌活、桂心、朱砂各半两[1]

熟干地黄(酒洗,9蒸9晒,焙干称)1两半,黄连1两(去须),决明子1两,没药(别研)半两,甘菊花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羌活(去芦)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光明朱砂(水飞)半两。

6.3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

6.4 功效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地黄丸主治肝虚风热攻目,赤肿羞明,渐生翳膜,及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目涩痛,不可服补药者[1]

功在益血镇肝明目。主治风热上凑,目昏疼痛。肝虚血不足,肢节拘急,筋脉挛痛。及用力劳心.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膜,兼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目痛。

6.5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食后开水送下,日三次[1]

6.6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熟干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黄连气味苦寒,入手少阴;草决明子气味咸苦平,入足厥阴;没药气味苦平,入足阳明,能通瘀入络;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足厥阴、少阳;防风气味辛甘微温,羌活气味辛甘平,皆入足太阳。乃引经之风药;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光明朱砂气味苦温,入手少阴。此肝虚风动,热气上升,致目不明.攻补皆在难投,故用一味壮水之药,佐以苦辛诸品,则升降得宜而奏功矣。

6.7 附注

菊花丸(《普济方》卷七十一)。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熟地黄丸”、《丹溪心法附余》引作“黄连丸”。

7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

7.1 别名

补骨脂丸

7.2 处方

熟地黄、当归、川芎、肉桂、菟丝子(酒浸)、川椒、炒补骨脂、白蒺藜、炒胡芦巴、杜仲(姜制)、白芷、石菖蒲各一分,磁石(醋淬七次)一分半[1]

大熟地黄(洗,焙)1分,当归1分,川芎1分,辣桂1分,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1分,大川椒(出汗)1分,故纸(炒)1分,白蒺藜(炒,杵去刺)1分,葫芦巴(炒)1分,杜仲(姜制,炒去丝)1分,白芷1分,石菖蒲1分,磁石(火烧醋淬7次,研细,水飞)1分半。

7.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1]

7.4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劳损耳聋[1]

7.5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空腹葱白温酒送下[1]

7.6 附注

补骨脂丸(《医学入门》卷七)。《古今医统大全》有芍药三钱。

7.7 摘录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一

8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二引田监薄方之地黄丸

8.1 组成

熟地黄(九蒸)十两,菟丝子(酒浸蒸)、鹿角霜各五两,茯苓、柏子仁各三两,附子一两[1]

8.2 制法

上药为末,鹿角煮酒为丸[1]

8.3 用法用量

每服一百一十丸,盐或酒送下[1]

8.4 功能主治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二引田监薄方之地黄丸主治白浊[1]

9 《脉因证治》卷下方之地黄丸

9.1 组成

生地黄、天门冬各四两,炒枳壳、菊花各二两[1]

9.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1]

9.3 用法用量

清茶或酒送下[1]

9.4 功能主治

《脉因证治》卷下方之地黄丸主治近视眼[1]

10 《疡医大全》卷十一方之地黄丸

10.1 组成

生地黄、石斛、熟地黄、玄参各等分[1]

10.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1]

10.3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茶水送下[1]

10.4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眼眶痛,羞明[1]

11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地黄丸

地黄丸为方剂名,即《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记载的六味地黄丸的别名[1]

11.1 别名

原名地黄丸,又名六味丸[2]

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11.2 处方

熟地黄八钱,山茱萸肉、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2]

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11.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2]

11.4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2]。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小儿囟开不合,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或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近代也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功能性子宫出血,恶性肿瘤等属于肝肾阴虚者[2]

功在滋肾,阴,补肝血。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11.5 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空腹温开水送下[2]

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11.6 方解

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君药;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为臣药,三药同用,以达到三阴并补之功;并配以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益脾,且防山药敛邪,泽泻清泄肾浊,防熟地之滋腻敛邪,且可清降肾中虚火;丹皮清泄肝火,制山萸肉之温,且防酸涩敛邪,共为佐使药[2]。各药合用,三补三泻,大开大合,使滋补而不留邪,降泄而不伤正,乃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之剂[2]

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

11.7 药理作用

1.实验研究:本方能增强体力,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有降压、降血脂作用[2]。此外,在接种移植性肿瘤的初期,可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荷瘤动物的存活时间[2]。临床研究:本方具有降低食管癌变的效应[2]

2.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增强体力,提示有补益作用。此外,还能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小鼠前胃鳞癌的诱发率,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增生活跃,在接受移植性肿瘤初期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荷瘤动物血清中白/球蛋白比例,似可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时间。据此推理,本方的主要效应在于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达到扶正以祛邪的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4):26,本方与独参汤、生理盐水的实验对照,证明本方有类似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肾上腺、胸腺萎缩有一定对抗作用,并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

3.改善肾血流,降压 《中华内科杂志》1964(1):23,本方煎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推理本方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肾血流,并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

4.降脂 《中成药研究》1986(12):41,本方对正常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明显影响,而对实验性高血脂家兔有明显降血脂作用。

11.8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12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地黄丸

地黄丸为方剂名,出自《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方记载的羌活退翳丸的别名[2] 。

12.1 别名

又名滋阴地黄丸、地黄丸、柴胡退翳丸[3]

12.2 组成

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酒制)、黄柏(酒制)、当归身(酒制)、茺蔚子、丹参各半两,炮附子、寒水石各一钱,芍药一两三钱,防己(酒制)二钱,知母(酒制)、牡丹皮、羌活、川芎各三钱,柴胡三钱或半两[3]

12.3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3]

12.4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白开水送下[3]

12.5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之地黄丸主治目内障,右眼小眦青白翳,大眦微显白翳,脑痛瞳子散大,恶热,大便涩,遇天热则头痛眼胀,日没后或天阴则昏暗[3]

12.6 运用

若翳在大眦,加葛根、升麻;翳在小眦,加柴胡、羌活[3]

13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指南方》之地黄丸

13.1 处方

地黄2两,王瓜1两(新瓦内用炭火烧灰存性,研),黄连半两。

1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指南方》之地黄丸主治脏毒下血。

13.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13.5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指南方》

14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方之地黄丸

14.1 处方

熟地黄2两(酒蒸2次,焙),生地黄2两,川当归1两半(去芦),川牛膝1两,金钗石斛1两(切,酒浸,焙),菟丝子1两(酒浸,炒,别研),车前子1两,防风1两,枳壳(略洗,去瓤,麸炒)1两,杏仁(麸炒,先用汤泡过,去皮尖,别研)1两。

14.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方之地黄丸功在平补,壮气血,悦精神。主治内外障及眼见飞花。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1日1次。先服此方半月,次服羌活丸5日.然后用立应散搐鼻。

14.5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15 《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之地黄丸

15.1 组成

牛膝2斤(捣碎,用生地黄汁5升浸1宿,晒干,又浸,再晒干,炒,以地黄汁尽为度),附子5两(炮裂,去皮),干姜3两(炮制,锉)。

15.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之地黄丸主治腰脚疼痛。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16 《普济方》卷一九七方之地黄丸

16.1 组成

地黄汁1斤,砒霜(研)半斤,蜡少许。

16.2 制备方法

先将地黄汁于瓷器中暖,候沸,加砒霜,不住手搅,煎令稠,再加蜡相和,为丸如绿豆大。

16.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九七方之地黄丸主治一切疟疾。

16.4 用法用量

每发时服1丸,井花水送下。未愈,发前更服1丸。

16.5 用药禁忌

忌热物。

17 《普济方》卷二二八方之地黄丸

17.1 组成

干地黄5两,茯苓5两,玄参5两,泽泻4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桂心4两,芍药4两,附子3两。

17.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7.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二二八方之地黄丸主治男子妇人劳损虚羸,伤寒冷食少。

1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酒送下。以知为度。

18 《普济方》卷二三一引《经验良方》之地黄丸

18.1 组成

生干地黄、杏仁、甘草、贝母、麻黄(去节)各等分。

18.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3 功效主治

《普济方》卷二三一引《经验良方》之地黄丸功在润肺出声。主治劳嗽声不出。

18.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噙化。

19 《普济方》卷二三二方之地黄丸

19.1 组成

熟干地黄(焙)3分,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芦)5钱,乌头(炮裂,去皮脐)5钱,芎窮5钱,桃仁(汤浸,去皮尖,炒,别研)5钱,牛膝(酒浸,切,焙)5钱,石斛(去根)5钱,干姜(炮裂)5钱。

19.2 制备方法

上除桃仁外,共为末,与桃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9.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二三二方之地黄丸主治虚劳羸瘦,不思饮食,脏腑虚冷。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日午、夜卧温酒送下。

20 《普济方》卷三八一引《百一选方》之地黄丸

20.1 别名

九味地黄丸

20.2 处方

熟地黄(洗)5钱,赤茯苓2钱,当归2钱,山茱萸(蒸,去核)2钱,川楝肉(焙)2钱,牡丹皮2钱,山药2钱,川芎2钱,使君子(煨)2钱。

20.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4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八一引《百一选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肾疳。多由乳食不调,脏腑伏热所致。凡滋味入于脾而生虫,虫大则动,侵蚀脏腑,遂使小儿心闷。若上蚀腭龈,则口疮出血,齿色紫黑;下蚀肠胃,则下痢肛烂,湿痒生疮。或以走马命名,盖齿属肾,肾气虚才受邪热。疳气直奔上焦,初作口气,名曰臭口;次第齿黑,名曰崩砂;盛则龈烂,名曰溃槽;热血逆出,名曰宣露;甚者牙齿脱落,名曰腐根,其根即腐,齿不复生矣。外证脑热脱削,手足如冰,寒热时作,滑泄肚痛,口臭干渴,牙龈生疮,爪黑面黧,身疼疮疥。

20.5 用法用量

九味地黄丸(《明医指掌》卷十)。《婴童百问》有泽泻,无川芎。

20.6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一引《百一选方》

21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方之地黄丸

21.1 处方

熟干地黄(焙)半两,山茱萸半两,萆薢半两,当归(洗,焙)半两,续断半两,芎穷半两,黄耆(锉细)半两,五味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半两,木瓜半两。

21.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1.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肾气亏损,不能生肝,肝乏生气,遂多虚冷,肝肾脉俱弱者。

21.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21.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22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方之地黄丸

22.1 组成

生地黄1斤,生姜2两,蜜3两(以上2味同捣取汁,和蜜,银器内煎成膏),柴胡(去苗)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百合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百部半两,桔梗(炒)半两,木通(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恶实(炒)半两,紫苏子半两,人参1分,桂(去粗皮)1分,木香1分,芎窮1分,当归(切,焙)1分,射干1分。

22.2 制备方法

上17味为末,与前膏拌匀,涂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22.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方之地黄丸主治肺热,上热下冷,背髆疼痛,痰涕多。

2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临卧生姜汤送下。

23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之地黄丸

23.1 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钞)1两,桑寄生1两,蔓荆实半两。

2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之地黄丸主治腰痛,筋脉拘急,强直不伸。

23.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温酒送下。

2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方之地黄丸

24.1 组成

生干地黄(焙)1两,菟丝子(酒浸1宿,晒,别捣)1两,白芷1两,牡荆实(去萼)1两,冬葵子(炒)1两,当归(切,焙)1两,芎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败酱1两,蒲黄1两。

2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4.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方之地黄丸主治小便出血。

2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粟米饮送下,日3次。

25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

25.1 处方

生干地黄(切,焙)黄耆(锉)各45克 防风(去叉)远志(去心)栝楼子 茯神(去木)黄芩(去黑心)鹿茸(酥炙,去毛)各30克 人参37.5克 石韦(去毛)当归(切,焙)各15克 赤芍药 甘草(炙)蒲黄 戎盐(研)各22.5克 车前子 滑石各60克

25.2 制法

上十七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5.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主治肾经虚损,膀胱热结,小便淋沥涩痛。

2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时以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2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26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地黄丸

26.1 处方

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5合,巨胜子1两,熟干地黄(焙)1两,旋覆花1两,干椹子1两。

26.2 制法

上除2味汁外,共为末。先将前2汁用银器煎熟,看稀稠,将药末和丸,如弹子大。

26.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地黄丸功在乌髭发。

26.4 用法用量

每夜饮酒半酣后,含化1丸。

2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27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方之地黄丸

27.1 组成

熟干地黄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

27.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7.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方之地黄丸主治眼病。一切内外障,翳膜遮蔽,时作疼痛赤涩。

2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临卧新米泔饮送下。

28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方之地黄丸

28.1 处方

熟干地黄(焙)3分,黄耆(锉,焙)2两,山茱萸2两,桑根白皮2两,黄连(去须)1两,羚羊角(屑)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代赭1两,芎穷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

28.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8.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方之地黄丸主治肾虚耳鸣。

2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28.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29 《圣济总录》卷一二○方之地黄丸

29.1 组成

生地黄(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枸杞子半两,山芋半两。

29.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9.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二○方之地黄丸主治肾脏虚,食冷热物齿皆痛。

29.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15丸,空心煎枣汤送下。

30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方之地黄丸

30.1 处方

生地黄5斤(粗者,取汁),山芋4两,人参4两,枸杞根3两(粗大者),白茯苓(去黑皮)4两。

30.2 制法

上药先煎生地黄汁,余药为末,用好酒1斗,别煎至3升,去滓,入地黄汁同再煎,加白蜜1斤,酥少许,煎候可丸,即丸如小豆大。

30.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方之地黄丸主治齿动摇。

30.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渐加至5次。

3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31 《圣济总录》卷一五○方之地黄丸

31.1 处方

生干地黄2两,地骨皮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赤芍药1两1分,黄连(去须)1两1分,羚羊角(屑)1两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1分,百合1两1分,桔梗(炒)1两1分,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玄参1两,槟榔(锉)1两,茯神(去木)1两。

31.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1.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方之地黄丸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项筋急疼痛,咽喉干,脐腹痛,四肢无力,血脏经脉不调。

31.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煎茯苓汤送下。

31.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32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地黄丸

32.1 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柏子仁(别研)1两,青橘皮(去白,炒)1两,诃黎勒皮(炮)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木香(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菖蒲1两,赤石脂1两,五加皮(锉)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秦艽(去苗士)1两,海浮石1两,艾叶(烧灰存性)1两,当归(切,炒)1两,牛角(角思)灰1两。

32.2 制法

上药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2.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地黄丸主治室女禀气怯弱,血海虚损,月水不断。

3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或温酒送下。

3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33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方之地黄丸

33.1 组成

熟干地黄不拘多少(切,焙)。

3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33.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方之地黄丸主治妇人血衰不足,经候艰涩,致子宫不荣,妊娠多病,胎不长成。

3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煎当归酒嚼下;温酒亦得。

34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方之地黄丸

34.1 组成

熟干地黄(新润者,焙)1两,泽兰(嫩者)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山芋半两,石斛(沉水者)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透)半两,蛇床子(炒)半两,柏叶半两,艾(嫩者)半两,续断半两,卷柏(汤浸,洗)半两,五味子半两。

3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4.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方之地黄丸主治妇人血气衰弱,子脏风冷,妊娠数堕。

34.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晚间生姜、艾汤送下。

35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地黄丸

35.1 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黄耆(锉)1两,人参1两,荆芥(去梗)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1两,栀子仁1两,干薄荷叶1两。

35.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5.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地黄丸主治妊娠诸疮。

3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温汤送下,不拘时候。

3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36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方之地黄丸

36.1 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切,焙)1两,阿胶(炙令燥)1两,黄耆(锉)1两,艾叶(炙)3分,生姜1分(切,炒)。

36.2 制法

上药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6.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方之地黄丸主治产后血露不断。

36.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3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37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地黄丸

37.1 别名

干地黄龙

37.2 处方

生干地黄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萆薢1两(锉),薯蓣1两,牛膝1两(去苗),白术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蛴螬3分(炙令微黄),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狗脊3分(去毛),车前子3分,茵芋3分。

37.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7.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地黄丸主治血风痹,走无定处,及诸风痹。

37.5 用法用量

干地黄龙(《圣济总录》卷十九)。

37.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38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方之地黄丸

38.1 组成

生地黄1两半,杏仁7枚(汤浸,去皮尖,令黑),巴豆2枚(去皮心,炒令紫色),印成盐1两颗,头发1鸡子大(烧灰)。

38.2 制备方法

上药熟捣,炼蜡为丸,如枣核大。

38.3 功能主治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方之地黄丸主治耳聋。

38.4 用法用量

以针穿透药丸,纳耳中,每日2-3次换之。

38.5 附注

本方改为散剂,名“地黄散”(见《普济方》)。

39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地黄丸

39.1 组成

生地黄30斤(捣绞取汁),杏仁3斤(汤浸,去皮尖双仁,点地黄汁研令如稀膏),胡桃瓤1斤(研如膏),大麻油1斤,丁香3两,木香3两,人参(去芦头)3两,牛膝(去苗)3两,白茯苓3两,栈香1两,沉香1两,安息香2两(锉如棋子,水煮烂用之),没石子5两,诃黎勒皮5两,柳枝皮3两(炙令干),盐花3两,乌麻油1斤(点地黄汁研,以净布捩汁),白松脂8两(炼成者),龙脑1分,白蜜1升,酥1升。

39.2 制备方法

上除地黄汁及脂膏蜜外,共为末,然后都合一处,以诸药汁调和如稀膏,于3两口瓷瓶中盛,仍强半不得令满,坐瓶于炉中砖上.四面以火逼之,候瓶中药沸,以柳木蓖搅之,时以匙抄,看堪丸乃止,候冷取出,以蜡纸密封头,勿泄药气。

39.3 功效主治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地黄丸功在补血,治气,益颜色,延年。荣养鬐发,坚齿牙。主治须发早白,牙齿摇动。

39.4 用法用量

食后含1丸,如小弹子大,有津液即咽之,日可3丸,夜卧时含1丸。只10日觉灵,100日变白为黑。初服药,处净室1月。

39.5 用药禁忌

慎葱、萝卜、藕、蒜,常宜吃生姜。

39.6 摘录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40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

40.1 处方

生地黄(净洗,细切)1斗(以好酒1斗浸之,经1宿即出。干即入酒中浸,以酒尽力度,候干),干漆2两(捣碎,炒令烟出),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蛇床子2两,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2两,远志3两(去心),人参3两(去芦头),牛膝2两(去苗),石斛1两(去根,锉),补骨脂2两(微炒)。

40.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0.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功在还精补髓,驻颜色,却老,安脏腑,暖下元,壮腰。主虚损。

4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送下。

40.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41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

41.1 处方

生干地黄5两,川椒红2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2两(去苗),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童便浸3宿,麸炒微黄),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

41.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1.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方之地黄丸功在补骨髓,益颜色,充肌肤,耐寒暑;久服强志力,延年却老。

41.4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41.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42 《医方类聚》卷六十九百引《王氏集验方》之地黄丸

42.1 处方

黄芩、生地黄、决明子各等分。

42.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2.3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六十九百引《王氏集验方》之地黄丸主治风热眼。

42.4 用法用量

用苦竹叶煎汤,加沙糖少许,同送下50-70丸,食后、临睡时服。

42.5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六十九百引《王氏集验方》

43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之地黄丸

43.1 处方

生干地黄3两,白蒺藜(去刺)3两,黄耆2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杵)2两,枳壳(去白,麸炒令黄)1两半,槟榔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用肉,炙黄)2两。

43.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3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之地黄丸主治痔疾生疮肿痛,下血不止。

43.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43.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神巧万全方》

44 《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新效方》之地黄丸

44.1 组成

生地黄1斤(杵汁,以和生姜滓,晒干为末),老生姜1斤(杵汁,以和地黄滓,晒干为末),玄胡索4两,当归4两,川芎4两,白芍药4两,人参1两半,桃仁1两半,木香1两,没药1两,香附子半斤。

4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4.3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新效方》之地黄丸主治妇人经水不调,气痞血块,肚腹作疼。

44.4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45 《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周(辶壬页)传授济急方论》方之地黄丸

45.1 组成

生地黄(研取汁,留滓)2斤,生姜(研取汁,留滓)2斤,蒲黄4两,当归4两。

45.2 制备方法

上于银器内,用慢火取地黄汁炒生姜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各令干,四味同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

45.3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周(辶壬页)传授济急方论》方之地黄丸主治产后腹痛,眼见黑花,或发狂如见鬼状,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胸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喉肿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或崩中如豚肝,脐腹(疒丂)痛,烦躁悸惚,四肢肿满,及受胎不稳,唇口指甲青黑。

45.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用当归酒化下。

46 《普济本事方》卷二方之地黄丸

46.1 组成

熟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称)2两半,肉苁蓉(酒浸,水洗,焙干)3两,白茯苓(去皮)3两,泽泻3两,桂枝(不见火)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五味子3两(拣),黄耆(独茎者,蜜水涂炙)1两。

46.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6.3 功能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二方之地黄丸主治肾虚或时脚肿,兼治脾虚。

46.4 用法用量

每服40至50丸,空心酒送下,食前再服。

46.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肉苁蓉气味咸温,入肾: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泽泻气味咸微寒,入足太阳;五味子气味酸咸温,入肾;桂枝气味辛温,入足太阳;附子气味辛咸热,入手足少阴;黄耆气味甘微温,入手足太阴。此肾虚而兼脾弱,则湿留不去,或时脚肿,故补肾药中必佐以辛热之品,淡渗下行之味,兼理脾肺之药。以酒送之,斯气化流行,脾肾不致失司,病焉有不去耶。

46.6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八味地黄丸”。

47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之地黄丸

47.1 组成

熟干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1两,牛膝(洗,锉,焙,酒浸1宿,再焙)3分,石斛(洗,去根)3分,肉苁蓉(水洗,酒浸,切片,焙)半两,茵芋(去梗,锉,炒)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川芍(洗)半两,五味子(拣)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薏苡仁(炒)半两。

47.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7.3 功效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之地黄丸功在益气血,补肝肾,祛风湿,壮脚膝。

47.4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空心、食前酒吞下。

47.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熟干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牛膝气味酸咸平,入足厥阴;石斛气味甘平微苦咸,入足太阴、少阴;肉苁蓉气味咸温,入足少阴;茵芋气味苦辛温,入手足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足少阳、厥阴;五味子气味酸咸微温,入足少阴;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附子气味辛咸大热,入手足少阴;薏苡仁气味甘平淡渗,入手足太阴。此补虚祛邪之方也,虚而邪走下焦,不能即愈者,宜此缓治之。

48 《普济本事方》卷十引庞老方之地黄丸

48.1 处方

熟干地黄1两1分,山茱萸(连核用)1两,白芜荑1两,白芍药(锉,微炒)1两,代赭石(醋淬,煅5-6次)1两,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僵蚕(去丝嘴,炒)3分。

48.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8.3 功能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十引庞老方之地黄丸主治妇人月经不调,每行数日不止,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少味,累年无子。

48.4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

48.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山茱萸气味酸微温,入足厥阴;白芜荑气味辛平,入手足阳明、足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白芍药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代储石气味甘平,入手少阴、足厥阴;厚朴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太阴;白僵蚕气味辛咸平,入手足阳明,能引药入络。温酒送药,亦引入经络也。此妇人月经不调,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无味,累年无子者,急宜治之,使血气冲和,否则终身不孕育也。

48.6 摘录

《普济本事方》卷十引庞老方

49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方之地黄丸

49.1 处方

干地黄、栀子、甘草各等分。

49.2 制法

上药为末。

49.3 功能主治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方之地黄丸主治鼻出血不止。

49.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鼻有风热者,以葱涕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

49.5 运用

鼻疼者,加豉1合。

49.6 摘录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

50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

50.1 别名

地黄煎丸、生地黄丸

50.2 组成

生地黄汁2升,生栝楼根汁2升,牛羊脂3升,白蜜4升,黄连1斤(为末)。

50.3 制备方法

上合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50.4 功效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功在除热,止渴,补养。主治消渴面黄,手足黄,咽中干燥,短气,脉如连珠。

50.5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饮送下,加至20丸,1日2次。

50.6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脉如连珠,心脾结热可知,故用黄连专泻二经之积热,地黄滋血,栝楼根滋津,牛羊脂、蜂蜜滋肠胃之枯燥也。

50.7 附注

地黄煎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生地黄丸(《鸡峰普济方》卷十九)。

51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方之地黄丸

51.1 组成

菖蒲4两,蜜半两,生地黄汁1中盏。

51.2 制备方法

上药研为膏,蒲黄为丸,如弹子大。

51.3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心经热。

51.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新水化下。

52 《鸡峰普济方》卷十三方之地黄丸

52.1 处方

生地黄1两,人参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1分。

52.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52.3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十三方之地黄丸功在退热安神,养营卫。主治心热太过,三焦不顺,夜卧不寐。

52.4 用法用量

临卧浓煎淡竹叶汤嚼下1丸。常服养营卫,用人参汤下。

52.5 使用注意

有虚热者,宜服此药。

52.6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三

53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

53.1 组成

熟地黄4两,牛膝4两,干山药2两半,覆盆子2两半,枸杞子2两半。

5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3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眼昏涩。

53.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早晨空心酒送下。

54 《叶氏女科》卷一方之地黄丸

54.1 处方

熟地黄4两,山药1两5钱,山茱萸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童便制)1两。

54.2 功能主治

《叶氏女科》卷一方之地黄丸主治脾胃虚弱,食少,月经过期者。

54.3 用法用量

为丸服。

54.4 摘录

《叶氏女科》卷一

55 《医学集成》卷二方之地黄丸

55.1 处方

熟地8两,当归4两,山药4两,枣皮4两,枸杞4两,巴戟4两,麦冬4两,菊花4两,五味2两。

55.2 制法

炼蜜为丸服。

55.3 功能主治

《医学集成》卷二方之地黄丸主治瞳人散大。

55.4 用法用量

口服。

55.5 摘录

《医学集成》卷二

56 《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之地黄丸

56.1 处方

熟干地黄8钱(洗,焙干),泽泻(洗)2钱,牡丹皮(去心)3钱,牛膝3钱,山茱萸3钱,白茯苓(去心)3钱,鹿茸(酥炙)4钱,干山药4钱。

56.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6.3 功能主治

《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禀赋不足,肾虚不生骨髓,头囟不合,并体瘦骨露,有如鹤膝者。

56.4 用法用量

3岁以下每服2-3丸,空心温水化下。

56.5 摘录

《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

57 《痘学真传》卷七引海藏方之地黄丸

57.1 处方

玄参5分,熟地7分,当归7分,黄连1钱,大黄(煨熟)1钱,犀角1钱,木贼1钱,白蒺藜1钱,沙苑蒺藜1钱,蝉蜕1钱,谷精草1钱,羌活1钱,防风1钱,甘草1钱5分,生地1钱5分,木通1钱5分。

57.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服。

57.3 功能主治

《痘学真传》卷七引海藏方之地黄丸主治痘后目疾生翳。

57.4 用法用量

口服。

57.5 各家论述

二地、当归、沙苑以养血滋肾,二黄、犀角、玄参、木通以清火润下,木贼、蒺藜以消翳,蝉退、谷精以轻扬,羌活疏风,甘草和药,凡痘后目疾生翳,皆从血虚火炎,养血清火治其本也,消翳、轻扬、疏风治其标也。

57.6 摘录

《痘学真传》卷七引海藏方

58 《田氏保婴集》方之地黄丸

58.1 处方

天门冬3两,麦门冬3两,玄参3两,甘草1两,薄荷叶1两。

58.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熬生地黄汁为丸,如樱桃大。

58.3 功能主治

《田氏保婴集》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疮疹,口疮,咽喉肿痛,牙疳臭烂。

5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蜜水化下。

58.5 摘录

《田氏保婴集》

59 《育婴秘诀》卷上方之地黄丸

59.1 处方

山药3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肉)3钱,熟地黄3钱,独活2钱,川续断(酒洗)2钱,白茯苓2钱,丹皮2钱,泽泻2钱。

59.2 制法

炼蜜为丸。

59.3 功能主治

《育婴秘诀》卷上方之地黄丸功在补肾。主治小儿痫瘫在左者。此为肝血虚,筋无所养,故筋急拘挛强直。

59.4 用法用量

空心温酒送下。

59.5 运用

手不利,加肉桂;足不利,加牛膝;手足俱不利,并加之,各2钱。

59.6 摘录

《育婴秘诀》卷上

60 《急救仙方》卷三方之地黄丸

60.1 处方

甘菊花半两,木贼半两,苍术3钱,地黄3钱,枸杞子3钱,荆芥3钱半。

60.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0.3 功能主治

《急救仙方》卷三方之地黄丸功在去风明目。

60.4 用法用量

方中甘菊花用量原缺。

60.5 摘录

《急救仙方》卷三

61 《传家秘宝》卷中方之地黄丸

61.1 别名

金髓煎丸、明睛地黄丸、明眼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经验地黄丸

61.2 处方

地黄2斤,杏仁半斤(去皮尖),金钗4两,石斛4两,牛膝4两,防风4两,枳壳4两。

61.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1.4 功能主治

《传家秘宝》卷中方之地黄丸功在补肾气。补肝益肾,驱风明目。主肝虚血不足,肢节拘急,筋脉李痛及肾虚眼目昏暗。及肾脏虚惫,肝受虚热,及远年日近暴热赤眼,风毒气眼。兼治干湿脚气,消中消渴,及诸风气等由肾气虚败者。

61.5 用法用量

金髓煎丸(《圣济总录》卷一○二)、明睛地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明眼地黄丸(《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明目地黄丸(《原机启微·附录》)、经验地黄丸(《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经验秘方》)。

61.6 使用注意

忌一切动风毒等物。

61.7 摘录

《传家秘宝》卷中

62 《魏氏家藏方》卷七方之地黄丸

62.1 组成

熟干地黄2两(洗),黄连1两半(去须,瓦上炒),枳壳1两(去瓤,麸炒黄)。

62.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2.3 功能主治

《魏氏家藏方》卷七方之地黄丸主治脏毒。

62.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63 《眼科锦囊》卷四方之地黄丸

63.1 组成

地骨皮12钱,石斛12钱,杏仁12钱,防风12钱,枳实12钱,地黄1斤,牛膝12钱。

63.2 制备方法

上药面糊为丸。

63.3 功能主治

《眼科锦囊》卷四方之地黄丸主治诸般内障。

63.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白汤送下,1日2次。

64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方之地黄丸

64.1 组成

人参2钱,怀熟地黄4钱,鹿茸(酒炙)3钱,怀山药3钱,茯苓3钱,丹皮3钱,山茱萸肉3钱。

6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64.3 功能主治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肾元不充,颅解不合。

64.4 用法用量

每用1丸,人参汤化下。

65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地黄丸

65.1 组成

熟地黄(9蒸)10两,菟丝子(淘洗,酒浸,蒸)5两,鹿角霜5两,茯苓3两,柏子仁3两,附子1两。

65.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鹿角胶煮酒为丸。

65.3 功能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地黄丸主治白浊。

65.4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盐酒任下。

66 《良朋汇集》卷五方之地黄丸

66.1 组成

熟地5钱,蒺藜5钱,川芎3钱,人参3钱,当归1两。

66.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

66.3 功能主治

《良朋汇集》卷五方之地黄丸主治拳毛倒睫。

66.4 用法用量

茶送下。

67 《眼科全书》卷三方之地黄丸

67.1 组成

熟地2两,当归1两,赤芍1两,石斛1两,藁本1两,夏枯草1两,楮实子1两,青葙子1两,蔓荆子1两,草决明1两,龙胆草1两,白芍1两,黄芩1两,远志(去心)5钱,黄耆5钱。

67.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7.3 功能主治

《眼科全书》卷三方之地黄丸主治黑风内障。初发时,头旋脑痛,眼涩生花,往来昏黑。

67.4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食后服,日3次。

68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地黄丸

68.1 组成

地黄(酒蒸熟)1两6钱,槐角(炒)1两,黄柏(炒)1两,杜仲(炒)1两,白芷1两,山药8钱,山茱萸8钱,独活8钱,泽泻6钱,牡丹6钱,茯苓6钱,黄芩1两半,白附子2钱。

68.2 制备方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8.3 功效主治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地黄丸功在滋阴。主治五痔。

68.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汤送下。

68.5 附注

方中黄芩,《直指·附遗》作黄耆。

69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一方之地黄丸

69.1 组成

生地黄(焙)半两,黄耆半两,防风1两,远志(制)1两,茯神(去木)1两,鹿茸(酥炙去毛)1两,黄芩1两,瓜蒌1两,人参半两,石苇(去毛)半两,当归半两,赤芍药4钱。

69.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

69.3 功能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一方之地黄丸主治肾气虚惫,膀胱淋涩。

69.4 用法用量

每服2线,食前米饮调下。

69.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地黄散”。

70 《传信适用方》卷三方之地黄丸

70.1 组成

熟干地黄5两,苁蓉(酒浸)3两,天门冬3两,石斛3两,当归3两,防风3两,白茯苓3两,川芎3两,远志2两,黄耆2两,甘草(炙)2两,芍药2两,人参1两,细辛1两,巴戟1两。

70.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0.3 功效主治

《传信适用方》卷三方之地黄丸主治常服令人终身不发背。

7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荆芥汤送下。

7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2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