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丁

目录

1 拼音

dì dīng

2 注解

蒂丁为解剖部位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即悬雍垂[1]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心火上冲,蒂丁卒然紫肿。”

悬雍垂(uvula)为解剖部位名称[2]。出《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2]。又名小舌(《喉科秘旨》卷下)、蒂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中(《杂病源流》卷二十四)、喉花(《杂病源流》卷二十四)、蒂中(《杂病源流》卷二十四)、帝中[2]、帝钟[2]。是软腭中部游离缘向下突出的部分[3]。张口作“啊”音即可见[3]。其与咽前柱(舌腭弓)、咽后柱(咽腭弓)及喉核(腭扁桃体)共组成喉关[3]。古人认为悬雍垂与音声有关[3]。《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3]。”其悬垂如小舌状的软组织,吞咽时随同软腭向上收缩,防止食物由口腔窜入鼻腔[3]

腭(palate)为口腔上壁,分隔鼻腔与口腔[4]。可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5][5]。硬腭是以骨质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5];软腭(soft palate)连于硬腭之后,位于腭的后1/3[5],主要由腭腱膜、腭肌、腭腺、血管、神经和黏膜构成[5]。软腭的前份呈水平位;后份斜向后下称腭帆velum palatinum[5]。腭帆后缘游离,其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称腭垂(uvula)或悬雍垂[5][5]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9.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 ^ [4] 柏树令,应大君主编.系统解剖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9-100.
  5. ^ [5] 邱树华、刘国隆主编.解剖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