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茨菇

目录

1 拼音

dì cí gū

2 概述

地茨菇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半夏之别名[1]

3 别名

老鸹头、地茨菇、麻芋果、三步跳[2]

4 来源及产地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2]。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地[2]

5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入脾、胃经[2]

6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2]

1.治痰饮,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腹胀[2]。煎服:4.5~9g[2]

2.治痈肿未溃、鸡眼,研末调敷;子宫颈糜烂、外伤出血,研末撒患部;乳腺炎早期,和葱白同捣,塞鼻,每日二次,每次半小时;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研末,白酒浸24小时,取上清液滴耳;蛇咬伤,鲜品捣敷[2]

7 用法用量

内服用制半夏,外治用生半夏[2]

8 使用注意

反川乌、草乌、附子[2]

9 运用

仙半夏:功同制半夏而性较平和,适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但近已很少生产和应用[2]

10 化学成分

本品含左旋麻黄碱及胆碱,还含挥发油、β-氨基丁酸和α-氨基丁酸、3,4-二羟基苯甲醛、尿黑酸、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2]

11 药理作用

煎剂对猫实验性咳嗽有止咳作用[2]。醇提取液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有一定治疗作用[2]。煎剂对狗有止吐作用,但生半夏有催吐作用,催吐成分可能是3,4-二羟基苯甲醛及尿黑酸;如加温破坏后,止吐作用仍在[2]。有效成分可能是氨基酸、葡萄糖苷或左旋麻黄碱[2]。煎剂还能降低眼内压[2]。所含的γ-氨基丁酸有短暂的降压作用,临床用以降低血氨有效[2]

1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