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仓

目录

1 拼音

dì cāng

2 英文参考

Dìcāng ST4[中国针灸学词典]

dìcā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地仓
汉语拼音Sicang
罗马拼音Titsang
美国英译名Terrestrial Granary
各国代号中国ST4
日本4
法国莫兰特氏E6
富耶氏
德国M7
英国S7
美国St4

地仓为经穴名(Dìcāng ST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会维、胃维[2]。属足阳明胃经[2][2]。地仓为阳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2][2]。地即土地,仓即粮仓,土生五谷,谷从口入,如进粮仓,此穴在口角之旁,故名地仓[2]。主治口眼㖞斜,流涎,口角𥆧动,中风失语,牙关紧闭,口角炎,齿痛,颊肿,唇颊肿,流泪,眼睑𥆧动,唇缓不收,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4 别名

会维(《针灸甲乙经》),胃维(《外台秘要》)。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地仓,一名会维,挟口旁四分,如近下是。

6 特异性

地仓为阳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

7 穴名解

地即土地,仓即粮仓,土生五谷,谷从口入,如进粮仓,此穴在口角之旁,故名地仓[2]

地,指土地,为万物生长根本。《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以养五脏”。仓指贮谷物之处。《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古人相面,以天庭像额,地角像腮。人含食物,常积储腮齿之间。盖脾胃为仓廪之官,地食人以五味…入于脾胃,必以口纳之,此穴在口角之傍,故以地仓喻为穴名。《会元针灸学》:“地仓者,地是地格。因面分三庭,鼻以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以下为下庭,合而为天人地,三格局也。仓者,仓廪也。五谷之精气,上华面兮,冲旋面至此而上,故名地仓。”[3]

8 所属部位

[4]

9 地仓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5][6]

地仓位于口角外侧,正视时,适与瞳孔相直[6]

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6]。正坐或侧伏取之[6]

地仓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地仓穴的位置

地仓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地仓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地仓穴的位置(肌肉)

10 地仓穴的取法

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正坐或侧伏取之[6]

正坐或仰卧位,眼向前平视,在瞳孔垂线与口角平线之交点处取穴[7]

快速取穴:轻闭口,举两手,用食指指甲垂直下压唇角外侧两旁即是[8]

11 地仓穴穴位解剖

地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笑肌和颊肌、咬肌。有面动、静脉。分布着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皮肤由上、下颌神经的分支双重支配。因针横向外刺,所以针由皮肤经皮下组织,穿口角外侧的口轮匝肌,该部肌质则由降口角肌、颊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肌的纤维交错。在面神经外侧,针行经笑肌和颊肌之间,再入咬肌。以上表情肌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而咬肌则由下颌神经的咬肌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口角肌[8]

皮肤→皮下组织→日轮匝肌→颊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颏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面动脉分布[8]

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并有面动、静脉通过[8]

12 地仓穴的功效与作用

地仓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

地仓有疏风通络、开关通窍等作用[8]

手、足阳明经脉循行分布于面部,夹口,阳跷脉也夹口,本穴又位于口旁,为手阳明、足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故为治疗面、口疾病之主穴[8]

13 地仓穴主治病证

地仓穴主治口眼㖞斜,流涎,口角𥆧动,中风失语,牙关紧闭,口角炎,齿痛,颊肿,唇颊肿,流泪,眼睑𥆧动,唇缓不收,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地仓穴主治口眼㖞斜、口角𥆧动、齿痛、流泪、唇缓不收[8]

地仓主治口眼㖞斜,流涎,眼睑𥆧动,齿痛,颊肿;以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8]

地仓主要用于治疗颜面部等疾患:如口眼斜、口流涎液、中风失语、牙关紧闭、眼睑𥆧动、齿痛颊肿[8]

现代又多用地仓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8]

地仓主治头面五官病:眼睑𥆧动,口㖞,流涎,面痛,齿痛,唇颊肿[8]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其它:口角炎,小儿流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向颊车方向平刺0.5~1.5寸[8]

沿皮刺0.5~1寸[8]

一般斜刺或沿皮刺0.5~1.0寸,或透刺颊车[8]

平刺或斜刺0.5~0.8寸[8]。治疗面瘫可透刺颊车[8]

直刺0.2寸,局部胀痛;

治面瘫时向颊车方向平刺1.0~2.5寸;

向迎香穴透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有时出现口角牵掣感[8]

14.2 灸法

可灸[8]

温灸5~10分钟[8]

艾条灸3~5分钟[8]

温针灸3~5壮。

注意:慎灸,禁直接灸[8]

15 地仓穴的配伍

地仓配颊车、合谷,治口㖞[8]

地仓配颊车、内庭,治三叉神经痛[8]

地仓配合谷,治流涎[8]

地仓配颊车、巨髎、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唇缓不收,齿痛。

地仓配颊车、承浆、合谷,有通气滞利机关的作用,主治口噤不开。

16 特效按摩

每天按揉地仓穴2次,每次1~3分钟,可刺激口轮匝肌,有改善面部松弛、提拉嘴角的功效[8]

常按揉地仓穴,可防治流涎[8]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缓不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语,手足痿蹙不能行,地仓主之。

《外台秘要》:主口缓不收,不能言语,手足痿蹙不能行。

《针灸大成》:主偏风口㖞,目不得闭,脚肿,失音不语,饮水不收,水浆漏落,眼𥆧动不止,瞳子痒,远视䀮䀮,昏夜无见。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频针灸,以取尽风气。口眼㖞斜者,以正为度。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项强不得回顾。

18 研究进展

治疗周围性面瘫:针地仓透下关、四白透颊车,配双侧合谷和阳白透鱼腰,针刺得气,行提插捻转手法,新病行泻法,久病行补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效较好[8]

针刺地仓透颊车、用电针,治疗面瘫效果均好。

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涎:针地仓透颊车,配合水沟、承浆等穴,留针30~4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可达93.8%[8]

地仓透颊车,治疗小儿单纯流涎(不包括其他口腔疾病直起的流涎),有较好效果。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2.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7.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