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地参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知母之别名[1]。
3 地参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茎[2]。主产河北、山西[2]。
5 性味归经
6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2]。主治热病高热,烦燥口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2]。
7 地参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知母皂苷(Timosaponin),还含芒果苷、异芒果苷、鞣酸等。又含菝葜皂苷元、马尔可皂苷元、薯蓣皂苷元、宝藿苷、淫羊藿苷、知母属皂苷Ⅰ~Ⅳ等[2]。根茎含知母多糖A~D、顺-扁柏树脂酚、咕吨酮-C-糖苷、β-谷甾醇、烟酸等[2]。
9 药理作用
浸膏对兔有解热作用,煎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痢疾、伤寒、大肠等杆菌和常见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2]。提取物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2]。水提取物对兔和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2]。本品能保护机体肾上腺皮质免受外源性皮质激素的抑制[2]。知母对动物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抑制Na+,K+-ATP酶活性,拮抗地塞米松对兔血浆激素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还可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等[2]。
10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地参的方剂
- 珍珠母丸
高血压等属阴血不足,肝阳上亢者。歌诀:珍珠母丸归地参,犀香龙苓柏子仁;更加酸枣定惊悸,阴血得养可宁神...
- 地黄金粉散
拼音:dìhuángjīnfěnsǎn别名:地黄汤、生地黄汤处方:地黄半斤(取自然汁),飞罗面4两...
- 干地黄煎
音:gàndìhuángjiān别名:干地黄汤、地黄汤处方:干地黄5两,桑根白皮(切)2升,芎5...
- 地黄敷方
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地黄敷方:别名:地黄膏处方:生地黄不限多少。功能主治:腕折,四肢骨...
- 生地黄汁饮子
huángzhīyǐnzǐ《圣惠》卷十九:别名:地黄汤组成:生地黄汁1合,独活2两(锉),附子1枚...
- 更多用到中药地参的方剂
用到中药地参的中成药
- 复方地龙胶囊
g剂型:每粒0.28g。复方地龙胶囊的主要成份:地龙、川芎、黄芪、牛膝。复方地龙胶囊的功能主治:化...
- 紫地凝血散
剂型:每瓶4g。紫地凝血散的主要成份:大叶紫珠、地菍。紫地凝血散的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用...
- 地榆槐角丸
增补万病回春》卷四。中成药地榆槐角丸的主要成分为地榆、槐花(炒)、槐角(蜜炙)、大黄、黄芩、地黄、...
- 加味天麻胶囊
60g玄参60g羌活100g木瓜30g独活50g地黄160g牛膝60g穿山龙50g杜仲(盐炒)70...
- 槐角地榆丸
-95处方:槐角(炒)200g枳壳(炒)100g地榆(炭)100g栀子(炒)100g地黄100g白...
- 更多用到中药地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地参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二]经水第十二
内。以此身一隅之阴阳。应天地之上下四旁。所以与天地参也。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
- 《本草崇原》:[卷中本经中品]知母
补不足,益气。(知母《本经》名连母,又名母,又名地参,又名水参。出频河、怀卫、彰德、解州、滁州、彭城...
- 《新修本草》:[卷第八]知母
疸。多服令人泄。一名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母,一名女雷...
- 《神农本草经赞》:[卷二中经]知母
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母。生川谷。...
-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一]妇人崩漏
)当归赤芍药白芜荑甘草芎(各十分)桂(五分)生干地参白二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凡不美饮食四...
- 更多古籍中的地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