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叫做电离度。它常用α表示。
对于弱电解质来说,用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的电解质的电离度数据可以量度和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一般电离度都是在25℃的值。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Ki可以通过下式换算:
式中C是溶液的浓度。如果电解质很弱,电离度α很小,则分母1-α≈1。电离度随着溶液的稀释而增大。这种变化规律叫做稀释定律,它不适用于强电解质;对于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稀释定律只适用于它们的一级电离。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α=100%)。但是,由于离子浓度大,离子间距离小,强烈的静电作用限制离子的自由移动。再加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使正离子周围有很多负离子,在负离子的周围有很多正离子,使它们在通电时向电极方向移动的速度要比无“牵挂”的离子小,所以实际测得的电离度并非100%。这种小于100%的电离度叫做强电解质的表观电离度。它不能真正反映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