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紫珠

目录

1 拼音

dà yè zǐ zhū

2 英文参考

bigleafbeautyberry root or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1]

3.1 别名

假大艾[1]

3.2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的根和茎叶。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

3.3 性味

苦、微辛,平[1]

3.4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治衄血,吐血,咯血,痔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痈肿疮毒[1]

3.5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撒[1]

3.6 化学成分

叶含大叶紫珠萜酮、大叶紫珠萜酮单乙酸酯、异亚丙基大叶紫珠萜酮、大叶紫珠萜酸、5,4’-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5,4’-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还含白桦脂酸、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山楂酸等[1]

3.7 药理作用

木犀草素在体外对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亦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对H. suis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木犀草素还有抗炎、解痉、祛痰、抗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胆固醇等作用[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

4.1 拼音名

Dà Yè Zǐ Zhū

4.2 别名

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

4.3 来源

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以根和叶入药。夏、秋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备用;全年都可采根,切片,晒干。

4.4 原形态

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3米。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状毛及长茸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夏、秋叶腋开紫色小花,多花集成多歧聚伞花序。果小,球形,径约2毫米,熟时紫红色。

4.5 性味

辛、苦,平。

4.6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4.7 用法用量

叶、根0.5~1两;叶外用适量,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4.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大叶紫珠

5.1 出处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5.2 拼音名

Dà Yè Zǐ Zhū

5.3 英文名

Bigleaf Beautyberry Leaf, Root or leaf of Bigleaf Beautyberry

5.4 别名

假大艾、白骨风、大风叶、蜘蛛、白背木、细朴木、白狗肠、羊耳朵、止血草、赶风柴、岩贼子叶、大蚂蚁、白饭木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5.6 原形态

灌木,稀为小乔木,高3-5m。小枝近方形,密生灰白色粗糠状分枝茸毛。单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2cm,密生灰白色分阶段枝的茸毛;叶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24cm,宽5-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有短毛,脉上较密,背面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两面均有不明显的金黄点腺点;侧脉8-10对。聚伞花序腋生,5-7次分歧,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苞片线形;花萼杯状,长约1mm,被灰白色星状毛和黄色腺点,萼齿不明显或呈钝三角形;花冠紫红色,长约2.5mm,疏被星状毛;雄蕊4,花丝长约5mm;子房微被毛。果实球形,紫红色,有腺点及微志。花期4-7月,果期7-12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2000m的山坡路旁、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5.8 栽培

1.气候土壤 对土地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均可生长,亦可栽植于房前屋后。以水分充足、土地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为好。2.种植 主要用扦插繁殖。广东地区每年4-8月均可栽植,10月份扦插亦能成活。扦插最好选取3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剪取去年生的枝条,截成长12-18cm(一般应具有2-3个茎节),按株行距15x15比cm,斜插于肥沃的半砂质土壤,然后压实、浇水。经过2-3个月后,根叶生长较壮,便可定植。定植时将选好的土地上挖坑,坑内放些垃圾肥,起苗前两天,将苗床充分淋湿,把苗连根带泥掘起,放于坑内,填土压实、浇水,每天必须浇水1次,直至成活。3田问管理 扦插后须每天浇水1次,至生根发芽为止;发叶之后,还当保持土壤湿润,并施以淡薄人粪尿1次,以加速新根的生长。夏季必须盖草遮阴,避免幼苗晒坏;深秋育苗,应盖稻草,以保幼苗过冬。定植后还须每天浇水1次,直至成活。

5.9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完整者展平捂 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24cm,宽5-1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有锯齿,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短柔笔直,下面有灰白色茸毛,两面可见不甚明显的棕黄色腺点;叶柄长1-2cm,密生灰白色柔毛。气微味微苦、涩。

5.10 化学成份

叶含谷甾醇(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glucuronide),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山楂酸(crategolic acid),二十二烷酸(doxosanoic acid),二十三烷酸(tricosano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二十三烷酸乙酯(ethyl tricosanoate)及3,7,3′-三甲氧基5,4′-二羟基黄酮(3,7,3′-trimethoxy4′,-5-dihydroxyflavone)。根、地上部位及叶中均含有两种四环双萜:大叶紫珠萜酮(calliterpenone)和大叶紫珠萜酮单乙酸酯(calliterpenone monoac-etate)

5.11 性味

辛苦;平

5.12 归经

心;肺经

5.13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创伤出血;跌打肿肿;风湿痹痛

5.1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

5.15 各家论述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止痛,散瘀消肿。治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创伤出血,拔牙出血,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5.16 摘录

《中华本草》

6 大叶紫珠药典标准

6.1 品名

大叶紫珠

Dayezizhu

CALLICARPAE MACROPHMLLAE FOLIUM

6.2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μllaVahl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夏、秋二季采摘,晒干。

6.3 性状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cm,宽5~llcm。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被短柔毛,较粗糙;下表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主脉和侧脉突起,小脉伸入齿端,两面可见腺点。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有锯齿。叶柄长0.8~2cm。纸质。气微,味辛微苦。

6.4 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至棕褐色。菲腺毛有两种:一种为星状毛,大多碎断,木化,完整者1至数轮,每轮1~6侧生细胞;另一种非腺毛1~3细胞,直径25~33μm,壁较厚。腺鳞头部8~11细胞,扁球形,柄极短。小腺毛头部2~4细胞,柄1~2细胞。草酸钙簇晶细小,散布于叶肉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5 检查

6.5.1 水分

不得过15%(附录ⅨH第一法)。

6.5.2 总灰分

不得过11.0%(附录ⅨK)。

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苷(C29H36015)不得少于0.15%。

6.8 大叶紫珠饮片

6.8.1 炮制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切段,干燥。

6.8.2 性味与归经

辛、苦,平。归肝、肺、胃经。

6.8.3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6.8.4 用法与用量

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6.8.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6.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