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艽汤

目录

1 拼音

dà qín jiāo tāng

2 英文参考

Da Qinjiao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Gentianae Macrophyllae Decoc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aqinjiao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大秦艽汤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其中《保命集》卷中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秦艽9g、川芎6g、独活6g、当归6g、白芍6g、石膏6g、甘草6g、羌活3g、防风3g、白芷3g、黄芩3g、白术3g、茯苓3g、生地3g、熟地3g、细辛2g。具有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之功效。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4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大秦艽汤

该方剂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其抗凝、抗血栓、抗动脉硬化以及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对TIA及脑血栓必定有十分积极的治疗作用;其抗炎、抗氧化损伤以及对全身代谢功能的影响,对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动脉硬化也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其镇静、镇痛作用,对稳定病人心情、减轻脑损伤也大有益处。[1]

4.1 别名

秦艽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4.2 处方

秦艽、石膏各二两,甘草、川芎、当归、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白芍药、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各一两,细辛半两[2]

秦艽9g、川芎6g、独活6g、当归6g、白芍6g、石膏6g、甘草6g、羌活3g、防风3g、白芷3g、黄芩3g、白术3g、茯苓3g、生地3g、熟地3g、细辛2g。[3]

秦艽三两,甘草二两,川芎二两,当归二两,白芍药二两,细辛半两,川羌活、防风、黄芩各一两,石膏二两,吴白芷一两,白术一两,生地黄一两,熟地黄一两,白茯苓一两,川独活二两[4]

4.3 制法

上锉。

上药为粗末[4]

上剉[4]

4.4 功能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之大秦艽汤功能养血荣筋。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语,属血弱不能养筋者。近代常用于缺血性脑中风、脑血栓形成、面神经麻痹等证属风邪初中经络,血不养筋者。[4]

主血弱不能养筋,风邪初中经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阴虚不能养筋,筋燥而手足不能运动,指爪干燥,属风热甚者。歪斜偏废。

具有祛风清热,养血活血之功效。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4]

4.5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两,水煎,不拘时服[4]

上为粗末。每服30g,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4]

每服一两,水煎,去滓温服[4]

4.6 方解

本方适用于中风中经络之证,中风每多正气亏虚,而后风邪乘虚人中,气血痹阻,络脉不通,因而口眼斜;加之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治宜祛风通络为主,配伍益气、养血、活血之品,以调其里,使风邪外解,气血调和,筋脉得养,则口眼复常,舌本柔和,手足强健。方中以秦艽为君,祛风清热,通经活络。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均为辛温之品,能祛风散邪,俱为臣药。语言和手足运动的障碍,与血虚不能养筋有关,且风药多燥,故配以当归、白芍、熟地以养血柔筋,使祛风而不伤阴血;川芎与归、芍相配,可以活血通络,使血活则风散而舌本柔矣;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用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生地、石膏、黄芩均能清热,是为风邪郁而化热者设,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合,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4]

4.7 运用

1.本方组成以辛温发散之品较多,故宜用于风邪初中经络之证。以口眼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病程较短,并兼有表证者为证治要点。若属内风所致者,不宜应用。[4]

2.若无内热者,可去黄芩、石膏、生地等清热之品,专以祛风养血通络为治[4]。如遇阴天,加生姜七至八片;心下痞,加枳实一钱[4]

3.风湿热痹:杜某,右肩关节反复疼痛,活动不便,每逢阴雨天气症状加剧已八年。入院时体温36.5℃,右肩关节红、肿、痛、热,主、被动运动均障碍,舌质红,脉滑数,诊为风湿热痹痛,用大秦艽汤治疗。服药一剂,疼痛明显减轻;服药二剂,肿痛全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8 现代适应证

[5]

适应证:颜面神经麻痹,以及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而致的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等均可加减应用。风湿热痹亦可斟酌加减用之。

4.8.1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统称为特发性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也可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吹口哨漏气等,也有伴味觉障碍者。

4.8.2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仅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机制的一种学说,是指脑动脉硬化狭窄形成血流漩涡,刺激血管壁发生痉挛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钙拮抗剂治疗有效,实际上临床上把这类疾病统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至今不完全清楚。除上述脑血管痉挛学说外,血流成分改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异常蛋白血症、高凝状态、低血压、心律失常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外盗血综合征、颈椎病等所致颈动脉受压等均可导致TIA;同时Fisher微栓子学说认为:大动脉近端分叉处长期受血流剪刀力影响,血管内皮易损性高并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出血,溃疡在血压突然升高时使斑块脱落,阻塞小动脉出现缺血症状,栓子破碎溶解后则症状消失;同时血流分层平流现象可将某一来源微栓子反复地带到同一血管分支形成微血栓并反射刺激小动脉痉挛,导致相应部位缺血,反复出现刻板样雷同症状;造成反复出现雷同症状的另一原因可能是脱落的斑块内皮以下胶原直接暴露于血流,可吸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形成新的微血栓,反复脱落形成TIA症状。临床表现因栓塞或痉挛部位不同各异;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对侧单肢无力或轻瘫,伴面部轻瘫,一过性黑蒙和失语等;椎一基底动脉系统TIA多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及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4.8.3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动脉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而导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常为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同时脑血栓形成也见于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动脉炎,以及药源性因素如服用可待因等;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淀粉样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等也可导致脑血栓形成。主要病理改变是闭塞的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性改变,血栓形成或栓子,脑缺血一般形成白色梗死,梗死区脑组织软化、坏死伴脑水肿及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缺血、缺氧性损害可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当血流再通后可出现再灌注损伤,主要是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栓塞部位相应支配区的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4.9 药理作用

[6]

4.9.1 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秦艽具有明显镇静、镇痛、解热作用。臣药独活、防风煎剂同样具有明显镇痛、镇静作用。防风还具有解热作用。羌活水提取物及挥发油也具解热镇痛作用,使痛阈值显著升高,并有抗癫痫作用。细辛、白芷具有与秦艽一样的解热、镇静、镇痛作用。看来君臣各药镇静、镇痛作用及解热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当归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当归注射液静注可加快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元代谢,减少大脑中动脉栓塞梗死体积,促进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修复相关蛋白,促进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以及促进微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亦可通过促进bcl-2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当归水煎剂具有抗惊厥作用,能逆转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可减轻坐骨神经损伤程度,加快轴突发芽过程,促进神经再支配,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当归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含量,减轻瘢痕纤维化。芍药能明显改善脑电活动,降低脑钙、钠、水含量;促进学习和记忆,同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抗惊厥和解热。干地黄具有中枢性镇静催眠作用。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可提高缺血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能降低细胞内Ca2+超载,其所含阿魏酸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增高GSH-Px及SOD活性,降低脑内MDA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显著改善缺血后血浆和脑脊液中强啡肽AI-13样免疫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减轻缺血性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抑制缺血后血浆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和血栓烷B2(TXB2)的升高,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尚含有微量Fe2+及Mg2+,Ca2+除参加机体成骨及凝血作用外,还是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对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刺激-分泌偶联因子、体温调节中枢等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Ca2+与Mg2+、Na+、K+、Fe2+等共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同时对许多酶具有调节活性。近年研究认为静脉注射石膏具有镇痛作用,此作用可能因Ca2+可促进中枢阿片肽释放有关。白术挥发油具有镇静作用。茯苓也有镇静作用。黄芩可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增强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的麻醉作用,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黄芩苷能缩小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体积,减轻WBC浸润程度,降低缺血区过氧化物酶活性。使药甘草所含FM100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甘草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大脑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

由此可见该方剂16味药对神经系统均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其作用是相互统一的,同时当归、川芎、黄芩、甘草等不仅有镇静、镇痛作用,还有改善脑循环、加强脑代谢、保护脑细胞、减少神经元损伤和促进修复、降低凋亡的作用,这对TIA及脑血栓病人、面神经麻痹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4.9.2 对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君药秦艽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系统,使ACTH分泌增加,同时秦艽甲碱通过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可引起血糖升高和肝糖元减少。臣药细辛可提高新陈代谢功能,其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能β兴奋剂样广泛的生理作用,除对心血管作用外,还能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当归所含阿魏酸可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也可拮抗促性腺激素刺激性激素释放,引起雌性个体黄体损伤和血浆孕酮水平降低,导致流产;在雄性引起睾酮释放减少,给雄性大鼠注射阿魏酸可引起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而垂体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降低,有促进垂体释放FSH作用;同时阿魏酸还能拮抗雄激素对前列腺的增重作用。芍药所含白芍总苷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可依机能状态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功能亢进者抑制之,功能低下者增强之,使之达到平衡;同时白芍可调节血清脂质、MDA和TC/LDL,高剂量的白芍总苷可升高LDL。干地黄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对抗地塞米松对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时地黄有降血糖作用,显著改善甲亢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症状,怀庆地黄对甲亢阴虚患者可使血浆T3、T4及醛固浓度显著改善;地黄水浸液还能降低血中睾酮含量。川芎及川芎嗪可降低卵巢内前列腺E2(PGE2)含量,降低血中孕酮含量,抑制卵巢HCG/LH受体特异结合量,提高子宫孕酮受体特异结合量,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合成代谢因子。石膏具有止渴作用,近年研究认为石膏上清液代水饮可使垂体、肾上腺、颌下腺、前列腺、胰腺、睾丸等器官组织内含钙量减少,脾脏和胸腺内含钙量增加。白术对催产素有抑制作用,对胰岛损伤有一定恢复作用和降血糖作用。茯苓及茯苓素对Na+-K+-ATP酶和细胞中总ATP酶有显著激活作用,对此酶的激活可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茯苓素是一种醛固酮受体的拮抗剂,是茯苓利尿的有效成分。黄芩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所含汉黄芩素口服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黄芩素及黄芩苷可降低肝中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黄芩素可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3种成分体外试验均能促进脂肪组织分解。使药甘草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也有兴奋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内分泌调节能力;所含甘草酸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该方剂中的秦艽、白芍、石膏、生地、熟地、甘草等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等分别有不同的兴奋作用,从而使肾上腺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以及其他激素,除抗炎、解热作用外发挥对脂肪、蛋白质强大的代谢作用,加之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对全身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协调作用,特别是白芍的双相调节作用,必然会使机体的内分泌代谢恢复平衡。

4.9.3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秦艽所含秦艽甲碱能降低血压,且随剂量加大而增加,但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臣药防风所含聚乙炔类化合物和人参炔醇等影响血小板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使TXB2减少,同时防风醇萃提取物还能使出凝血时间延长。独活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α-肾上腺受体、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等活性,因此具有降压作用;独活水提取物γ-氨基丁酸(GABA)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所含白当归素、异虎耳草素等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独活醇提取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羌活水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水煎醇沉溶液能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血栓增长速度。细辛可使左心室泵功能和心肌收缩力明显改善,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休克动物的平均动脉压和冠脉血流量,降低中心静脉压,并有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细辛挥发油还可以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当归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扩张冠状血管、脑血管、肺血管、外周血管,在降血压的同时,增加外周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所含阿魏酸可减少心肌细胞内Ca2+、Na+蓄积,减少MDA生成及CPK、LDH、AST释放,使冠脉血管阻力下降,心肌含水量降低,心功能恢复,明著升高;茯苓素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对抗体的产生及淋巴细胞转化有抑制作用。石膏水提取液灌胃治疗烧伤时可提高血中降低的T细胞数和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功能。白术挥发油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活性;白术多糖能激活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IL-2分泌水平,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白术煎剂及水浸剂可显著增强抗体产生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脾脏和胸腺重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增强作用。黄芩所含黄芩苷对腹腔巨噬细胞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黄芩苷能增强NK细胞活性,且与浓度有依赖关系;黄芩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减少慢反应物质(SRS-A)的含量,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生成,抑制PGE2合成及增加,因而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显著,低剂量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高剂量则明显抑制之;黄芩苷对红细胞黏附功能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使药甘草不仅能能增强NK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而且甘草酸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生成,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和具有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休克具有保护效应;甘草酸还能使脾脏及胸腺重量增加,同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使IL-1及抗体产生显著增加;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多糖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同时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抗IgE、ConA、化合物40/80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甘草酸二胺能提高血清INF-α水平。

由此可见该方剂有12味药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增强调节作用。

4.9.4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秦艽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而且后者还强于前者;秦艽抗炎作用的机理在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因而对炎症的多个环节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臣药独活有明显而持久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水肿等均有抑制作用,独活挥发油100mg/kg抗炎作用与200mg/kg水杨酸钠相当。臣药防风水煎剂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荆芥合用时其抗炎作用更强。细辛可通过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具有ACTH样作用,同时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对抗炎性介质,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清除氧自由基,抑制LPO生成等而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细辛挥发油能显著预防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病变,对继发性病变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白芷也具有抗炎作用。佐药当归水煎剂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炎症组织PGE2的释放量,降低补体旁路溶血活性;同时当归能明显提高大脑皮层SOD、Ca2+-ATP酶活性,降低NO、Ca2+含量和NOS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发生系统诱导的肝脂质过氧化作用。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实验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牡丹酚及白芍总苷,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滑膜增生等炎症过程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白芍还能增强GSH-Px及SOD活性,降低LPO及MDA、NO、TNF水平,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干地黄煎剂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增强GSH-Px活性,抑制LPO生成,具有显著抗氧化损伤作用。川芎所含川芎嗪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生成和增殖,对结缔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同时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川芎所含阿魏酸钠对氧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能直接捕获自由基,更重要的是川芎嗪可促进软骨细胞分泌合成代谢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石膏注射液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肉芽肿形成均有抑制作用。白术煎剂可有效降低LPO含量,提高红细胞SOD及GSH-Px活性,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β的活性,降低红细胞中MDA含量,对抗红细胞自氧化溶血,并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黄芩及其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代谢在多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苷能抑制PGE、白细胞三烯(LT)生成,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对炎症发生影响,黄芩苷、黄芩素均能降低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水肿,其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黄芩苷-锌螯合物也有抗炎作用;黄芩素、汉黄芩素或黄芩苷能抑制LPO生成,黄芩苷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强于羟自由基特异清除剂甘露醇;黄芩苷体内容易与金属离子Ca2+、Zn2+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金属螯合物黄芩苷铜、黄芩苷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黄芩苷单体;同时黄芩苷还能明显降低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ADA的含量,这说明黄芩既具显著的抗炎作用,又具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甘草具有保泰松和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如Arthus反应及Schwarezman现象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能抑制自由基及LPO生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对细胞死亡的最后阶段Ca2+内流甘草酸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16味药均分别或兼有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这对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及以后的治疗可起到关键的作用。

4.9.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该方剂16味中药均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药秦艽乙醇浸液对流感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以及部分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臣药独活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伞形花内酯对布鲁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防风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多种痢疾杆菌及产黄青真菌、杂色曲真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风果实挥发油的α-蒎烯和β-蒎烯有抗真菌作用,且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煎剂还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黄曲霉菌、黑曲菌、腊叶枝霉、白色念珠菌等16种真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樟醚,6×10-5ml/ml其杀菌作用较40%甲醛强4倍。羌活所含羌活油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布氏杆菌也有抑制作用;羌活水煎剂对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芷水煎剂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外,对部分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所含香豆素不仅有抗菌作用,而且对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有较高敏感性,白芷提取物对克氏锥虫也有抑制作用。佐药当归煎剂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喉杆菌以及上述部分细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芍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其抗菌作用强大,抗菌谱很广。地黄水浸剂对多种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川芎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茯苓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可杀死钩端螺旋体;石膏的Hank液能增强肺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白术水浸剂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黄芩多种制剂均具有显著而广谱的抗菌作用,除对上述大多数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而且对钩端螺旋体、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也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流感病毒、艾滋病毒、鼻病毒、阿米巴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能消除耐药质粒,减少耐药菌产生,并可拮抗内、外毒素的作用。使药甘草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特别能抑制艾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甘草多糖可抑制水疱口炎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及牛痘病毒;甘草酸抑制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能力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HIV,甘草甜素除能抑制上述病毒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同时还能抑杀阿米巴原虫、华支睾吸虫和阴道滴虫。

由上可以看出,该方剂各味中药组成一个十分广谱的抗菌、抗寄生虫、抗真菌、抗病毒的阵容。

4.10 各家论述

1.《医学正传》:此方用归、芎、芍药、生、熟地黄,以补血养筋,甚得体。既曰外无六经之形证,但当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关节。其防风、独活、细辛、白芷、石膏等药,恐太燥而耗血。虽用此,川芎只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沥,姜汁同剂最好,达者详之。

2.《明医指掌》: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祛风养血之剂。以秦艽为君者,攻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去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阴经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以生地;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用归、芍、熟地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3.《医方论》:此方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各执一见。予谓方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血药也。若中风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4.11 摘录

《保命集》卷中

5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大秦艽汤

5.1 处方

秦艽(一钱半)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白芷(一钱) 白术(一钱) 生地黄(一钱) 熟地黄(一钱) 白茯苓(一钱) 细辛(半钱)

5.2 功能主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大秦艽汤主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为血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化,舌强不能言,宜养血而筋自荣。

5.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心下痞,加枳实一钱。

5.4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6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大秦艽汤

6.1 处方

秦艽1钱5分,黄耆2钱,肉桂3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人参1钱,熟地2钱,川芎8分,桑寄生1钱5分,川断1钱5分,白芍1钱,浮小麦(炒)3合(煎汤代水)。

6.2 功能主治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大秦艽汤具有大补气血,祛风解表之功效。主产后角弓反张,两手足强硬而反向背,口噤,汗出如水,口吐沫。

6.3 各家论述

是方以参、耆祛风固表为君;以参、术、归,地补气血为臣;芎、断、寄生,佐秦艽祛经络之风,白芍佐黄耆敛亡阳之汗,浮麦、肉桂为使;一以入心止汗,一以温经,壮参、耆、归、熟之力也。

6.4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7 《嵩崖尊生》卷十四方之大秦艽汤

7.1 方名

大秦艽汤

7.2 组成

防风1钱,知母1钱,生地1钱,柴胡5分,前胡5分,秦艽5分,甘草5分,人参5分。

7.3 主治

《嵩崖尊生》卷十四方之大秦艽汤主治妇人血病,寒热往来。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7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
  3. ^ [3]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66.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66-467.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467-47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