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概述
导滞通经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医学发明》卷六方之导滞通经汤
3.1 导滞通经汤的别名
3.2 处方
陈皮1两,桑白皮1两,白术1两,木香1两,茯苓(去皮)1两。
3.3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4 功能主治
《医学发明》卷六方之导滞通经汤功能行气利水[1]。主治脾湿有余,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1]。
3.5 导滞通经汤的用法用量
3.6 运用
霖雨时加泽泻半两。
3.7 各家论述
《卫生宝鉴》:《内经》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陈皮苦温,理肺气,去气滞,故以为主;桑白皮甘寒,去肺中水气,水肿胪胀,利水道,故以为佐;木香苦辛温,除肺中滞气;白术苦甘温,能除湿和中,以苦燥之;以茯苓甘平,能止渴除湿,利小便,以淡泄之,故以为使也。
3.8 摘录
《医学发明》卷六
4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之导滞通经汤
4.1 处方
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15克 茯苓(去皮)30克
4.2 制法
上药哎咀。
4.3 功能主治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之导滞通经汤功在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舌胖苔白腻,脉细弦者。
4.4 导滞通经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4.5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四
5 《外科发挥》卷三方之导滞通经汤
5.1 组成
5.2 功能主治
《外科发挥》卷三方之导滞通经汤主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5.3 导滞通经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滚汤调下。
6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导滞通经汤
- 《立斋外科发挥》:[卷三]臀痈(附腿痈并腿痛香港脚)
脾气虚弱,壅遏不通,致面目发肿,或痛者,宜用导滞通经汤,以疏导。(以上十九条乃香港脚证,虽非疮毒,...
- 《卫生宝鉴》:[卷十四腹中积聚]胃气为本
泻、肠鸣、时痛皆愈。饮食进。止有肢体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导滞通经汤】治脾湿有余。及气不...
-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水肿
。黑锡丹(见诸逆冲上。)苏子降气汤(见气。)导滞通经汤(《宝鉴》)治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四·脾胃部]水胀通论
溏泄、肠鸣时痛皆愈。饮食进,止有四肢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导滞通经汤治痹湿有余,及气不宣通...
-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三水病门]湿肿(附论)
。面目肢体曾也鸣滋之不至如常。其肢体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导滞通经汤专治脾湿有余。胃气不宣...
- 更多古籍中的导滞通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