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辞典》:倒生莲
2.1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2.2 拼音名
Dǎo Shēnɡ Lián
2.3 倒生莲的别名
倒水莲(《草木便方》),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广西药植名录》),金鸡尾(《湖南药物志》),盘龙莲(《贵州草药》)。
2.4 来源
2.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被卵状披针形的粗筛孔状鳞片。叶丛生,叶柄长8~15厘米,无毛,淡绿色;2回羽状复叶,线形,长10~2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突出1长尾;羽片多数,矩圆形,下部羽片稍缩短,基部不相等,有极短的柄,小羽片狭线形,先端钝,上具细脉1条,基部向上小羽片再分裂;草质,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膜质,向上开口。
2.6 生境分布
生于石上及树上阴湿处。分布西南、华南、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台湾等地。
2.7 性味
辛苦,平。
①《贵州草药》:"辛,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微苦,平。"
2.8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衄血,咳嗽痰多,黄肿,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①《草木便方》:"散风,消湿,行瘀滞,利血脉,通关节。治吐、衄血,跌打,胸胀,腰痛。"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水肿。"
⑤《贵州草药》:"清热除湿,驱风,化瘀生新。"
⑥《湖南药物志》:"消炎,消肿,活血。"
2.9 倒生莲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捣汁点眼或研末调敷。
2.10 附方
②治火眼红肿:金鸡尾、散血草,捣烂,敷眼或取汁点眼。(《湖南药物志》)
③治风湿疼痛:盘龙莲一两。泡酒服。
④治咳嗽痰多:盘龙莲一两。煨水服。
⑤治骨折:盘龙莲捣绒,包伤处。
⑥治吐血:盘龙莲二两。煨水服。(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火伤:㈠金鸡尾叶,捣烂,调麻油搽。㈡金鸡尾叶,晒干研末,麻抽调搽。(《湖南药物志》)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倒生莲的方剂
- 观音救生散
。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生产不利,或横生倒生,至3-4日不生者;死胎不下。用法用量:每服1大...
- 催生如意散
子清1个调药末,再用生姜自然汁调开冷服,如横生、倒生,即时端顺,子母平善。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
- 催生柞木饮
甘草5寸(并寸折)。功能主治:妇人难产。妇人横产倒生,死胎在腹,胀烂不出。用法用量:催生柞木叶饮(《...
- 保产无忧丸
数日不下,或临月腰疼,步履不安,不能足月,或横生倒生,或血晕血迷或儿枕作痛,乳汁不通,或血崩漏胎。用...
- 日精月华丹
分,琥珀5分。主治:一切星障胬肉,瞳神昏花,拳毛倒生等症。用法用量:井水少许化,加米饮,软鸭毛蘸点。...
- 更多用到中药倒生莲的方剂
古籍中的倒生莲
- 《惠直堂经验方》:[附怪症门]肉刺
一人手足甲。忽然长倒生肉刺如锥。食葵菜自愈。《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膊臂手三部证治(计十九证)]痈疽就简
爪甲忽然倒生肉内,刺痛如锥,食葵菜即愈。《外科证治全书》...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胎产]孕妇患淋
冬葵子一升,水三斗,煮至二升,分数次服。(并治生产困闷及倒生口噤)《奇效简便良方》...
- 《孙真人海上方》:倒生
儿在腹中将倒生,浑家惊恐计无从,寻取伏龙肝末服,酒调一剂便分生。《孙真人海上方》唐孙思邈公元618-...
- 《奇方类编》:[奇疾方]肉锥怪病
有人手足忽长倒生肉,刺如锥,痛不可忍者,但食葵菜即愈。(夏子益奇疾方)《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
- 更多古籍中的倒生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