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丸

目录

1 拼音

dǎo chì wán

2 导赤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导赤丸

Daochi Wan

2.2 处方

连翘120g、黄连60g、栀子(姜炒)120g、木通60g、玄参120g、天花粉120g、赤芍60g、大黄60g、黄芩120g、滑石120g

2.3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50〜60g及适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1],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1];味甘、苦。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2~14分粒组成,常由一个大的盔帽状分粒与几个小分粒复合(天花粉)。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层纹明显,直径约94μm(玄参)。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

(2)取本品3g,水蜜丸研细或大蜜丸剪碎[1],加硅藻土1g,研匀,加甲醇10ml,冷浸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l~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3g,水蜜丸研细或大蜜丸剪碎[1],加硅藻土1g,研匀,加甲醇10ml,密塞,冷浸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Sml使溶解,加盐酸0.5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15ml分2次提取,合并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水蜜丸研细或大蜜丸剪碎[1],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5ml,放置使溶散,加入盐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约80ml,置6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15分钟,放冷,加盐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为0.9cm)上,以乙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20:10:5:5: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光波长:λ=366nm,测量供试品荧光强度与对照品荧光强度的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黄连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水蜜丸每lg不得少于1.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0mg。[1]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1]

2.10 规格

(1)水蜜丸 每10粒重1g[1]

(2)大蜜丸 每丸重3g

2.11 贮藏

密封。

2.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导赤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导赤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3.9 规格

每丸重3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导赤丸

4.1 组成

赤芍药4两,茯苓(去皮)4两,滑石4两,生干地黄(焙)半斤,木通(去节)半斤,大黄(炒)15两,山栀子仁(炒)12两。

4.2 功效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导赤丸具有排脓,内消肿毒,疏导心经邪热之功效。

4.3 主治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导赤丸主治心肾凝滞,膀胱有热,小便不通,风热相搏,淋沥不宣;或服补药过多,水道蹇涩,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攻注阴间;或心肺壅热,面赤心忪,口干烦渴;及痈肿发背,血脉瘀闭;内蕴风热,五般淋疾。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用温热水吞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