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疽

目录

1 拼音

dàn zhōng jū

2 英文参考

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anzhong carbunc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carbuncle between breas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膻中疽(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1])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膻中疽又称膻中发疽、膻中发[2]。是指生于膻中穴部位的有头疽[3][3]

4 膻中疽的病因病机

膻中疽多为脏腑不和,气郁所致[3]

5 膻中疽的症状

膻中疽初起如粟,色紫坚硬,逐渐焮红肿痛,憎寒壮热[3]

6 膻中疽的治疗

治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叶、薄荷汗之[3]

如烦躁作呕,唇焦渴饮,宜夺命丹清之[3]

表证退则服托里透脓汤[3]

若疮势不起属正虚,宜十全大补汤托之[3]

若失治毒陷攻里,伤膜透气则逆[3]

7 关于有头疽

有头疽((headed) carbuncle)为病名[4]。是指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4]。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4]。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锨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蜂窝。以中老年患者多发,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见,易出现内陷之证。《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着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本病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于项部的,名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背部的,名发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处的,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名少腹疽。但其病因、症状和治疗基本相同,故合并论述。

由于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有头疽名称各异,如蜂窝发、蜂窝疽、莲蓬发、发背、搭手、背疽、脑疽、脑后发等[4]

有头疽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项后、背部。相当于西医的痈[4]

详见有头疽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8.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