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胆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1/4点作一横线;再从四、五趾跟间点作与正中线相平行之纵线,纵横两线之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主治高血压、高热昏迷、小儿惊风、咳嗽、胁痛、耳鸣。为足针麻醉穴。一般直刺0.3~0.5寸;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或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胆区
- 《症因脉治》:[卷三不得卧论]内伤不得卧
【胆火不得卧之症】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口]口苦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全文见痿。)〔《内经》曰∶有病口苦,名曰胆瘅。乃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盛汁七合,...
- 《本草思辨录》:[卷四]猪胆汁
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是胆汁明为干呕烦而加。干呕烦者,少阳木火上冲心胃所致...
-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龙胆草
苦涩,气大寒,阴也,无毒。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胆,其余治目、止痢、退热、却肿,皆推展之言也。但此...
- 《普济方·针灸》:[卷十针灸门]黄胆
治黄胆。穴脾俞胃脘太溪治黄胆一足寒。一足热。喜渴。及舌纵烦满。穴然谷治黄胆热中喜渴。穴太冲治身黄。...
- 更多古籍中的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