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肾囊肿

目录

1 拼音

dān chún xìng shèn náng zhǒng

2 英文参考

simple renal cyst

3 概述

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是肾囊性疾病中最多见、症状最轻的一种,常见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而罕见于小儿,故有可能是后天性的。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多见于男性及左肾,常单侧发病,也可合并对侧肾病变。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单纯性肾囊肿一般疗效较佳,除非囊肿很大,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故趋向于非手术治疗。但如囊壁有癌变或同时并发肾癌,则应及早手术。

4 疾病名称

单纯性肾囊肿

5 英文名称

simple renal cyst

6 别名

simple cyst of kidney;simple cystic kidney

7 分类

肾内科 > 尿路疾病及先天性肾疾病 > 肾囊性病

泌尿外科 > 泌尿生殖系先天性畸形 > 泌尿系先天性畸形 > 肾畸形

8 ICD号

N28.8

9 流行病学

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cystic kidney disease)为临床常见疾病,18岁以下发病率较稳定,平均发病率为0.22%,成年人随年龄增大而上升。Loucks和Mclachlan(1981)用CT证明40岁以下发病率为20%,而60岁以上约为33%。Kissame和Smith(1975)报道了50岁以上患者尸检发现肾囊肿占50%。Mir对于6521例婴幼儿尸检肾囊肿发生率为2%(1983)。男性比女性多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曾调查上海市市区20岁以上3713人中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通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单纯性肾囊肿124例,发生率为3.34%,其中男性占4%,女性占2.13%,男、女之比为1.88∶1,患者大多数年龄在40~69岁,占所有患者的84.7%,单纯性肾囊肿多见于中老年。

10 病因

单纯性肾囊肿可为先天性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变异所致,也可因后天损伤、感染等造成。

11 发病机制

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属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但Schnlzinger(1994)等发现两个单纯性肾囊肿家族,对其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尚未发现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有关,认为可能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性肾囊肿。病变多见于肾下极。囊肿起源于肾小管,突出于肾皮质表面,外观呈蓝色,也可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一般直径为1cm以下,也可有3~4cm,个别可达10cm或以上。囊内含无菌清亮琥珀色液体,5%为血性液体。其中约1/3~1/2的病例有囊壁恶性病变。囊壁薄,内衬单层扁平上皮,也有纤维化和钙化呈鸡蛋壳状。下极囊肿可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性积水和感染。

12 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常于成年时期发病,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偶尔由于出现血尿而就诊。绝大多数病人是在作B型超声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尿液检查正常,血尿罕见。但肾囊肿可引起腹痛及发现腹部包块、高血压等,如囊肿破入肾盂肾盏系统,可有血尿。囊肿亦可导致肾盂、肾盏梗阻症状。囊肿合并结石,感染则患侧肾区可有叩击痛。

13 单纯性肾囊肿的并发症

囊肿位于肾门处压迫肾动脉,引起血浆肾素增加,可导致高血压;或引起肾盏梗阻继发感染。

14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合并感染者可有脓尿、血尿,但一般无肾功能不全。

15 辅助检查

15.1 影像学检查

(1)B超为首选检查方法。典型B超表现为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性病变;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内有细回声;伴血性液体时回声增强。

(2)CT对B超检查不能确定者有价值。囊肿伴出血或感染时,呈现不均质性,CT值增加。当CT显示为囊肿特征时,可不必再作诊断性穿刺。

(3)IVU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或输尿管的程度。

(4)MRI能帮助确定囊液性质。

15.2 囊肿穿刺和囊液检查

当B超、CT等不能确诊或疑有恶性病变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取囊液化验。囊肿继发肿瘤时,囊液为血性或暗褐色,脂肪及其他成分明显增加,细胞学阳性,肿瘤标记物CA-50水平增高。合并感染时囊液呈暗色浑浊,脂肪及蛋白含量中度增加,淀粉酶和LDH显著增高,细胞学检查有炎性细胞,囊液培养可确定病原菌。抽出囊液后,注入造影剂和(或)气体,能显示囊壁情况,若囊壁光滑表示无肿瘤存在。

16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高血压、肾盏梗阻引起的继发性尿路感染,以及B超、CT和MRI、肾囊肿内液体检查,并在排除其他类型的肾囊性疾病后,可以作出本病诊断。本病诊断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

17 鉴别诊断

17.1 肾积水

严重肾积水时可有腰部酸痛,并可在腰腹部触及囊性肿块。但IVU及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肾盂肾盏扩大;B超、CT检查示肾中心部液性暗区,肾实质变薄;肾图呈梗阻曲线。

17.2 肾盏憩室

B超检查可发现肾脏囊性肿块。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憩室内有造影剂,但如不能显示憩室与肾盂或肾盏相通的通道,可行逆行造影使通道显影。憩室内偶可有结石阴影。

17.3 多房性肾囊肿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偶见血尿。B超和CT见肾实质内囊性肿块。但囊肿内部被分隔成多个液性暗区。

17.4 肾囊性变

B超、IVU和CT检查均可见类似肾囊肿的改变。但囊壁较厚,内壁不规则,呈乳头状突入囊腔。肾动脉造影可见囊肿周围肾实质有密集的增生血管。术中冷冻切片可帮助诊断。

17.5 肾脓肿

一般有急性感染的全身表现,如高热、寒战等,一侧肾区剧痛,肌肉紧张,脊肋角有明显叩击痛。血白细胞增多,尿中有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IVU示肾盂肾盏受压或充盈缺损。B超示肾区液性暗区以及可导致肾积脓的原发病变。穿刺可抽出脓液。

18 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肾内囊肿数不多,囊腔不大,肾功能正常,通常情况下不需治疗,定期复查B型超声是必要的。如遇肾盂肾炎应想到囊肿感染的可能,常用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氟沙氟沙星(氟嗪酸)0.3~0.4g,2次/d,或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SMZ-TMP)1.0g,2次/d,共用10~14天为1个疗程。肾区疼痛可使用消炎止痛剂。如囊肿位于肾门处压迫肾动脉或引起肾盏梗阻,并出现高血压和囊肿较大(直径<5cm)且有症状者考虑穿刺抽除囊液,以消除高血压和梗阻。每次穿刺抽液后,应根据囊的大小分别注射2~5ml无水酒精,以使囊体逐步缩小。一般需多次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酒精,才能使囊趋于封闭,患者往往在抽吸囊液减压或囊肿切除后血压即随之下降。单纯性肾囊肿一般疗效较佳,除非囊肿很大,一般不影响肾功能,故趋向于非手术治疗。但如囊壁有癌变或同时并发肾癌,则应及早手术。

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发展慢,不一定损害肾脏,且发现时多数患者年龄已较大,近年来在治疗方面趋于保守。

1.无肾实质或肾盂肾盏明显受压  无感染、恶变、高血压或上述症状不明显时,即使囊肿较大,亦不主张手术,而应采取B超检查密切随访。

2.当继发感染时  鉴于抗生素能穿透囊壁,进入囊腔,可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失败无效时再考虑开放手术。

3.若证实囊肿有癌变或伴发肾癌,应尽早手术治疗。

4.囊肿直径大于4cm时可行穿刺和硬化剂治疗,硬化剂的选择应慎重。四环素具有硬化和预防感染双重作用,疗效达96%,副作用小。磷酸铋疗效亦佳,44%囊肿完全消失,52%缩小,无严重并发症。

5.当上述处理无效,症状或囊肿感染明显时,可行囊肿去顶术或作肾部分切除术。

6.如因囊肿导致患肾严重感染,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可作肾切除术。

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必须综合考虑囊肿对肾脏和全身的影响,并视囊肿的发展而定。若上述情况并不明显,宜密切随访观察,不必急于治疗。

19 预后

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因此预后良好,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20 单纯性肾囊肿的预防

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肾脏并发症和维持肾功能是主要预防目的。

对本病患者应避免近身接触性活动,尤其是碰撞、挤压,以防囊肿破裂。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女性,必须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

21 相关药品

氧、氧氟沙星、磺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四环素

22 相关检查

淀粉酶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