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丸

目录

1 拼音

dà jīng wán

2 概述

大惊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大惊丸

3.1 别名

罢惊丸

3.2 处方

蛇黄(火煅醋淬九次,研飞)二钱,青礞石、虾蟆灰、雄黄各一钱,朱砂(研飞)三钱,铁粉二钱半[1]

蛇黄(火煅,醋淬九次,研飞)6克 青礞石(研)3克 朱砂(研飞)9克 虾蚂灰 雄黄各3克铁粉(研)7.5克

3.3 制法

上药研匀为细末。用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用煎薄荷水磨剪刀股,取其汁化下,日二至三次[1]

3.5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大惊丸主治小儿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痰涎壅塞,或发搐搦,目睛直视[1]

3.6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4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方之大惊丸

大惊丸即《世医得效方》卷十一方记载的大安神丸。[1]

4.1 别名

大惊丸[2]

4.2 处方

人参、茯苓、煨白术、朱砂、炒麦门冬(去心)、木香、代赭石(醋煮)各半两,炙甘草、酸枣仁(汤泡,去皮壳,蚌粉炒)各一两,僵蚕、桔梗尾各二钱半,全蝎(去毒)五个,金箔、银箔各六片[2]

4.3 制法

为末,水泛为丸,或炼蜜为丸,梧桐子大[2]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一至二丸,金、银、薄荷煎汤送下;夜啼以灶心土煎汤送下;伤食以荆芥煎汤送下;疹痘以蝉蜕煎汤送下;抽搐以防风煎汤送下;慢惊以冬瓜仁煎汤送下;凡惊风已退,神志未定,加琥珀三钱,远志(姜汁炒)半两[2]

4.5 功能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十一方之大惊丸主治小儿痰热挟食,惊搐夜啼,急慢惊风,痘疹风搐等症[2]

5 《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方之大惊丸

5.1 处方

蛇含1个,天麻半两,乳香1分,犀角屑半钱,真珠末1钱,蝎梢49个,白附子2个,莲心49个。

5.2 制法

上为细末,粟米棕为丸,如小鸡头子大,金、银箔为衣。

5.3 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方之大惊丸主治小儿惊风搐搦。

5.4 用法用量

薄荷汤磨下;甚者煎乳香汤送下。

5.5 摘录

《幼幼新书》卷八引《王氏手集》

6 《幼幼新书》卷十引《养生必用》方之大惊丸

6.1 方名

大惊丸

6.2 组成

雄黄1钱匕,青礞石1钱匕,辰砂1钱匕,蛇黄1钱匕,铁华粉3钱匕。

6.3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引《养生必用》方之大惊丸功在宣利热毒涎。主治小儿热毒涎,并潮搐搦,痫疾。

6.4 用法用量

薄荷煎磨刀水化1丸服。利即止药,未知再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幼幼新书》卷十引《惠眼观证》方之大惊丸

7.1 方名

大惊丸

7.2 组成

白附子2钱,朱砂1分(研),片脑半字,麝香半字,白僵蚕半两(与附子并用麦麸炒,麸黄赤,去麸不用),金箔5片,银箔5片。

7.3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引《惠眼观证》方之大惊丸主治小儿惊气狂躁,及涎牵响,一切惊疾。

7.4 用法用量

1丸分作两服,蜂糖、薄荷熟水磨下;如大惊疾发作,1丸只作1服。

7.5 制备方法

上分出一半朱砂,入前2味,同金、银箔研匀,入面糊为丸,将所留出来朱砂为衣。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