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

目录

1 拼音

dà jiàn zhōng tāng

2 英文参考

dajianzhong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a Jianzhong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Large Jianzhong Decoc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大建中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十三首。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方之大建中汤

4.1 别名

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4.2 处方

川椒(炒去汗)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1]

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2]

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 人参6克

4.3 功能主治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方之大建中汤功能温中补虚,降逆止痛。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近代常用于胃肠痉挛、肠粘连、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阴寒内盛者[2]

补心脾,祛寒气。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或蛔虫为患,脘腹寒痛,呕不能食,腹皮高起,出现头足状包块,痛而拒按,或腹中漉漉有声,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腹中虫物乘之而动。阴黄。厥逆,脉伏。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挟蛔虫者。

4.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渣,入饴糖一升,微火再煎,分二次服,如一炊顷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2]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2]

上三味,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胶胎70毫升,微火煎取150毫升,分二次温服,每次相隔约一小时。药后可饮粥适量。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4.5 方解

方中川椒温中下气,降逆止痛;干姜温中祛寒,和胃止呕;人参补益脾胃,扶持正气;重用饴糖甘温入脾,建中缓急,并能调和椒、姜之燥烈。使中阳建立,寒去温回,则痛逆得以自平[2]

方中蜀椒味辛大热,温脾胃,助命火,并能散积杀虫;干姜辛热,温中助阳,散寒降逆;人参补益脾胃,扶助正气;重用饴糖建中缓急,并能缓和椒、姜燥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之功。

4.6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本方具有保护胃黏膜、利胆和镇痛作用,对家兔离体肠管的活动呈双向作用[2]

4.7 用药禁忌

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4.8 临床应用

1.腹痛呕吐:腹中痛甚则有块,平则无形,每每呕吐酸水。此属中虚,阳气不运。当与大建中汤。党参、蜀椒、干姜、金橘饼。

2.蛔虫性肠梗阻:杨某,男,6岁。患蛔虫性肠梗阻,脐腹绞痛,呕吐不能食,呕出蛔虫一条。患儿面色萎黄有虫斑,身体瘦弱,手脚清冷,按其腹部有一肿块如绳团状,舌苔薄白,脉沉细。此中气虚寒,蛔虫内阻。治以温中散寒,祛虫止痛,用大建中汤。西党10g、川椒3g、干姜3g、饴糖30g,加槟榔10g、使君子10g,嘱服2剂。因患儿哭闹不休,进城买药缓不济急,乃先用青葱、老姜切碎捣烂,加胡椒末拌匀,白酒炒热,布包揉熨腹部,冷则加热再熨。肠鸣转气,腹痛渐减。药买到后急煎成汤,分小量多次服,一剂呕吐已止,再剂腹痛消失,并排出蛔虫一百多条。

3.嗜睡:刘某,女,18岁。患病半年。起初胸脘闷痛,渐次困顿喜卧,多眠睡。近一月余来,无论上课或进餐行路时均不自主地入睡,以致辍学。神经科诊断为“发作性睡病”。刻诊精神困顿、时时入睡、呼之蒙昧、胸腹时时窜痛,余无所苦。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缓。此乃脾胃阳衰,中焦寒甚,阳为阴困,不得舒展,阳入于阴则寐;中阳虚衰,阴寒之气攻冲则胸腹窜痛。治拟温中健脾,大健中阳。人参、蜀椒各9k,干姜12k,饴糖30k,水煎服。眼药五剂后,胸腹窜痛消失,嗜睡稍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原方继进五剂,嗜睡大减,精神振作,舌质淡,苔薄,脉沉。更以原法加减服药十余剂,诸恙悉平。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4.9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

2.《千金方衍义》: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故《备急千金要方》效《金匮要略方论》用之,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病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

3.《医方论》:非人参不能大补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气,故曰大建中。又有饴糖之甘缓以杀姜、椒之辛燥。非圣于医者,不辨有此。

4.《金匮要略释义》:《本草经》谓蜀椒主邪气,温中,逐痹痛,下气。夫大寒乃邪气也。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法当温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又宜下气,故舍蜀椒莫与,从而可知中不受温,痛痹之不必下气者,则非蜀椒所宜矣。干姜亦温中之品,此证沉寒痼冷之在中者,性动而猖,其势向上,因用蜀椒复佐以干姜,镇以静而抑之使平。有谓附子驱寒止痛,何以舍而不用?曰:夫向上者,阴中有阳,实中有虚,何则?呕为实而有火之证,呕而不能饮食,中气大伤,自不得以附子攻也。爱用人参、饴糖补其虚乏。方名大建中汤者,宜矣。

4.10 附注

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5 《严氏济生方》卷一方之大建中汤

5.1 方名

大建中汤

5.2 组成

黄芪、附子(炮、去皮脐)、鹿茸(酒蒸)、地骨皮、石斛(去根)、人参、川芎、当归(酒浸)、白芍药、小草各一两,炙甘草半两[2]

5.3 制法

上药为粗末[2]

5.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2]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5 功能主治

《严氏济生方》卷一方之大建中汤主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膜胀,骨肉酸痛,短气喘咄,痰多咳嗽,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强痛,多卧少气[2]

5.6 加减

若咳嗽加款冬花;咳血加阿胶;遗精便泄加龙骨;怔忡加茯神[2]

6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大建中汤

6.1 处方

芍药六两,黄芪、远志(去心)、当归、泽泻各三两,龙骨、人参、炙甘草各二两[2]

6.2 制法

上药为末[2]

6.3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加大枣二枚,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2]

6.4 功能主治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大建中汤主治虚劳,热从腹中或背起,渐渐潮热,日剧夜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而混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遗精,日渐羸瘦[2]

6.5 加减

若腹中急,加饴糖如枣大[2]

7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大建中汤

7.1 处方

黄芪、当归、桂心、芍药各二钱,人参、甘草各一钱,半夏、附子(炮、去脐)各二钱半[2]

7.2 制法

上药为粗末。[2]

7.3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2]

7.4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大建中汤功能调中和胃。治无根之火聚于胸中,独熏于肺,传于皮肤而发阴斑,斑点如蚊、蚋、虱、蚤咬状,见于胸背、手足,稀少微红者[2]

8 《重订严氏济生方》之大建中汤

8.1 处方

黄耆(去芦)附子(炮,去皮、脐)鹿茸(酒蒸)地骨皮(去木)续断 石斛(去根)人参 川芎 当归(去芦,酒浸)白芍药 小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8.2 制法

上药叹咀。

8.3 功能主治

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瞋胀,骨肉酸痛,短气喘促,咳嗽痰多,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酸痛,多卧少气。

8.4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咳嗽者,加款冬花,咳血者,加阿胶;便精遗泄者,加龙骨;怔忡者,加茯神。

8.5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9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之大建中汤

9.1 别名

大建中黄耆汤

9.2 处方

饴糖半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2两,生姜8两,大枣20枚。

9.3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彭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愦愦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失精,惊恐虚乏。

9.4 用法用量

大建中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9.5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10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深师方》之大建中汤

10.1 别名

八味大建中汤

10.2 处方

黄耆4两,人参2两,大枣20枚(擘),当归2两,桂心6两,生姜1斤,半夏1升(洗),芍药4两,附子1两(炮),甘草2两(炙)。

10.3 制法

上切。

10.4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主虚劳气血俱虚,腹中拘急或疼痛,喜温喜按,呼吸气短,动则汗出,手足不温,及阴证发斑。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阴证发斑。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胸背、手足发斑,稀少而微红,如蚊、蚋、虱、蚤咬形状。发黄;兼治下焦虚寒之证。

10.5 用法用量

八味大建中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10.6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

10.7 各家论述

《伤寒温疫条辨》:方中参、耆所以补中,夏、草所以调中,以此皆脾胃药也;复有归、芍之和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又有桂、附之温中,则失守之火,引而归原。此中营之帜一端,而失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参、耆、桂、附而治斑,犹兵法之变者也。

10.8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深师方》

11 《宣明论方》卷一方之大建中汤

11.1 别名

大建中黄耆汤、黄耆建中汤

11.2 处方

黄耆3两,远志(去心)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

11.3 制法

上为末。

11.4 功能主治

房事过度,气血俱亏,精关不固,少腹急痛,尿频尿精,虚热,自汗或盗汗,形体羸瘦。蛊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使,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日间小剧,至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或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虚热盗汗,四肢倦怠,百节烦疼,口苦舌涩,心怔短气。

11.5 用法用量

大建中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究原方》)、黄耆建中汤(《普济方》卷二一八)。

11.6 摘录

《宣明论方》卷一

12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定斋未病方》之大建中汤

12.1 处方

苁蓉(酒浸1夕)、肉桂、白芍药、甘草、人参、茯苓、鹿茸(蜜炙)、龙骨(煅)各等分。

12.2 功能主治

滋气养血,充益五脏。主

12.3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2.4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定斋未病方》

13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方之大建中汤

13.1 处方

人参、桂心、归身、川椒、茯苓、炙草、白芍、饴糖、南枣。

13.2 功能主治

劳伤阳气,不肯复元,清阳凋丧,闪气疼痛,脘中痞结,经和补调理,右脉濡,来去涩者。虚劳腹痛。

13.3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学从众录》引作“加减大建中汤”。

13.4 摘录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14 《圣济总录》卷五十方之大建中汤

14.1 方名

大建中汤

14.2 组成

干姜(炮裂)1两半,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

14.3 主治

大肠虚。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加大枣3枚(去核),饧1块,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3次。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5 《女科百问》卷上方之大建中汤

15.1 方名

大建中汤

15.2 组成

白芍6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龙骨2两,人参2两,草(炙)2两,吴术1分。

15.3 主治

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或寐而汗,日渐羸瘦。

15.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入饴少许,煎1盏,食前温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管见大全良方》之大建中汤

16.1 方名

大建中汤

16.2 组成

人参(去芦)2两,粉草(炙)2两,龙齿(研)3两,当归(酒洗,去芦)3两,酸枣仁(去皮)3两,黄耆(去芦)3两,白芍药4两,远志(去心)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石莲肉(去心)1两半,泽泻1两半。

16.3 主治

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归,小便或赤或白,甚则尿精滑数,夜梦鬼交,或睡而汗出,日渐瘦悴,或生虚热,六脉虚弱,或大而软,按之不应。

16.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7分,去滓,入饧少许,再煎溶,空心温服,1日2次。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