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大横纹 (最后修订于2015/8/15 19:04:47)[共102字]
摘要:大横纹为推拿部位名,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出自陈氏《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横纹者,大横纹也,手掌下一道大横纹,(月反)门直推到横纹,止吐神效;横纹转推到(月反)门,止泻神效。”......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大横纹
大横纹 推拿部位名。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横纹者,大横纹也,手掌下一道大横纹,(月反)门直推到横纹,止吐神效;横纹转推到(月反)门,止泻神效。”作者:
- 引水上天河
引水上天河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之一。出《幼科铁镜》。用冷水滴小儿大横纹处,两大指自大横纹推至曲池,同时用两手四指拍击,并口吹凉气。此法性凉,治热病。作者:
- 浮心
浮心 推拿穴位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腕部大横纹的桡侧边。作者:
- 《疡医大全》:[卷十九腋臂指掌部]五指所属脏腑穴道图说
背后风门穴。小拇指属肾,肾气通于耳,络联于小指,通目瞳人、手合谷穴、足大敦穴。大肠筋在食指边,络联于虎口,直到食指侧巅。小肠筋在小指外边。络联于神门,直至小指侧巅。(穴在阳掌者)内牢穴在手心正中。大横纹在手掌下一道横纹。离宫在将指根下,属心火。浮心穴在大横纹左边。坎宫紧与离宫对,在小天心之上,属肾。小天心在坎宫下中门。阳池穴、阴池穴在小天心两旁。板门穴在大指下一块,其肉如板,属肾。肾经穴在大横纹
- 《幼科推拿秘书》:[卷三·推拿手法]退六腑
六腑穴。在膀之下。上对三关。退者。从肘处向外推至大横纹头。属凉。专治脏腑热。大便结。遍身潮热。人事昏沉。三焦火病。此为要着。若女子。则从大横纹头向里推至曲池以取凉。在右手。医家须小心记之。不可误用。男女惟此不同耳。合上二法。大寒大热。偏用。若补元气。必相剂而用。未可偏也。但推数多寡之不同耳。《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幼科推拿秘书》:[卷三·推拿手法]掐四横纹
四横纹。在食将无名小指指根下横纹。一名小横纹。小者对下大横纹而言也。四者四指也。掐者。以我大指掐之。按穴不起。手微动。却有数。其数如推运之数。盖因脏腑有热。口眼歪斜。嘴唇破烂。掐此退热除烦。且止肚痛。《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厘正按摩要术》:[卷二·立法]掐法
禹铸曰∶以掐代针也。小儿久病且重者,先将人中一掐以试之,当即有哭声,或连哭数声者生,否则,哭如鸦声,或绝无声者,难治。但医者仍勿轻弃,以期生机于万一,是一好生之德也。掐法,以大指甲按主治之穴,或轻或重,相机行之。一、掐大横纹。大横纹,即总心经,小天心,在掌根处,为诸经之祖。以指甲掐之,众经皆动,百病皆效。其嗽甚,再掐中指一节,痰多再掐手背一节。指甲。为筋之余,掐内止吐,掐外止泻。(《按摩经》)一
- 《厘正按摩要术》:[卷三·取穴]推三关法
\r推三关图\pn-n33.bmp\r法主温,病寒者用之。将儿手掌向上,蘸葱姜汤,由阳池推至曲池上面,须推三五百次,量人虚实施之。一法蘸葱姜汤,由大横纹中间,直推至曲池,温法也。夏禹铸主之。《厘正按摩要术》清张振鉴
- 《幼科推拿秘书》:[卷三·推拿手法]清天河
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清者。以我手三指。或二指。自大横纹推到曲池。以取凉退热。并治淋昏睡。一切火症俱妙。《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卷四]单方外治门
治一切痈疽诸毒,预期服之,能消肿逐毒,使毒不内攻,攻效甚大。大横纹粉草二斤捶碎,河水浸一宿,揉取浓汁。再以密绢绞过,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以瓷罐收入。每服一、二匙,无灰酒或白滚汤下。平日服丹药以致毒发者,亦可解。《串雅内外编》清赵学敏公元1759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三积聚门]药方
久痞,背脊中(即命门穴)离开四指。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章门(二穴,在股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下足伸上足举臂取之,灸七壮。治一切积聚癖块。)期门(二穴,在乳头垂下尽处动脉是,灸百壮,治积气上奔甚急欲绝。)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半,灸百壮,治一切气块。)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灸百壮,治奔豚痞积癖块,气逆气冲心痛不可忍。)《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针灸上]侧胁十穴远近法第二
章门,一名∶长平,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京门,在监骨腰中季肋本挟脊。带脉,在季肋下一寸八分。五枢,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下一寸半。维道,在章门下五寸三分。居,在长平下八寸三分,监骨上。泉腋,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中风卷云∶腋门在腋下攒毛中。一名泉腋,即渊腋是也。)大包,在泉腋下三寸。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着胁。天池,在乳后一寸,腋下着肋直腋撅肋《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
- 《黄帝明堂灸经》:[卷上]正人形第二
∶主五劳虚乏,四肢羸瘦。\r正人形第二图\pm-m3.bmp\r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胁间。灸三壮。主寒热疟,热病汗不出,胸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鸣也。章门二穴,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灸七壮。主肠鸣盈盈然,食饮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腰背肋间痛,不可转侧,身黄羸瘦,四肢怠倦,腹中膨胀,两胁积气如卵石也。中渚二
- 《杨敬斋针灸全书》:[卷之下]定取四花穴法
穴以致有误也今具直格使后学人一见了然无误岂非活人之心哉先用细绳一条约三四尺以蜡抽之勿令展缩令病患平身正立以绳头男取左足女取右足从大拇指头比齐从脚板底踏定引绳至脚跟中心向后直上脚肚贴肉至膝腕肉HT中大横纹截断次令患人解发分开两边要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尘将前截索子一头从鼻端齐按之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当脊骨引绳向下至蝇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此墨点不是灸穴)别以稻秆心令病患合口将秆心
- 《严氏济生方》:[诸虚门劳瘵论治]取穴法∶
先两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蜡之勿念展缩),顺脚底贴肉坚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拇趾端齐,后头令当脚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至曲KT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至吻却钩起绳子中心至鼻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针灸中]大肠病第八
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泉;肾咳,刺足大;溪;胆咳,刺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太阴。嗽,灸两乳下黑白肉际各一百壮,即瘥。又,以蒲当乳头周匝围身,令前后正平,当脊骨解中,灸十壮。又,以绳横度口中,折绳从脊,灸绳两边各八十壮,三报之。三日毕,两边者口合度也又,灸大椎,下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节上,穴中间一处,并主上气。呀嗽,灸两屈肘裹大横纹下头,随年壮。上气咳逆,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
- 《本草蒙筌》:[卷之一草部上]甘草
bmp\r味甘,气平。生寒炙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产陕西川谷,逢秋后采根。因味甘甜,故名甘草。忌猪肉,恶远志。反甘遂、海藻及大戟、芫花。入太阴、少阴、厥阴足经,用白术、干漆、苦参引使。生泻火,炙温中。梢去尿管涩痛,节消痈疽肿。子除胸热,三者宜生。身选壮大横纹,刮皮生炙随用。悬痈单服即散,(凡毒生阴囊后、肛门前,横纹者五钱,酒煎服下即散。)咽痛旋咽能除。同桔梗,治肺痿脓血齐来;同生姜,止下
- 《针灸大全》:[卷之六]定取四花六穴之穴
此疾,即便如此法灸之,无不效者。但医者多不得真穴,以致有误。今具真格,使学人一见了然无误,岂非活人之心哉。廷瑞谨识。先用细绳一条,约三、四尺,以蜡抽之,勿令展缩。以病患脚底贴肉量,男取左足,女取右大横纹截断。次令病患解发,分开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前所截绳子,一头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此墨不是灸穴)。别以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三]治骨蒸灸法
取穴法先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蜡之勿令展缩)顺脚底直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KT趾端齐,后头当脚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跟直上至曲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垂下,循脊骨,引绳头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至两吻,
- 《普济方·针灸》:[卷十三针灸门]劳瘵
穴漏谷治日见羸瘦。穴下脘治羸瘦。穴下脘胃俞脾俞下廉治久劳怯。手足心壮热。多盗汗。精神困顿。骨节寒疼。咳嗽渐吐脓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一条。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大横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须分开头心发贴肉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患自捻合量口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折两头尽处是穴。灸随年多灸一壮(如年三十。则当灸三十一壮。屡效
-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骨蒸第三
还魂返魄,何难之有?遇疾者可不务乎。取穴法∶先两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蜡之勿令展缩,顺脚底贴肉坚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至曲KT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七草部上]甘草
,节消痈痘肿,子除胸热,身则补中,直选壮大横纹者佳。甘草解诸毒、利咽痛,健脾胃,补三焦,止泻渴烦,和调药性,却脐腹急疼,脏腑邪热,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补脾而和中,润肺而解热。梢止茎中作痛,节疗肿毒诸疮,但中满症禁用,虽行下焦,药勿加。主治(痘疹合参)生用泻火解热毒消疮疽,熟用能补三焦元气,健胃和中,解诸药毒。凡痘疹常用,宜小者生者。如入补剂,宜大者炙者。若欲解疫疠毒瓦斯,疽症恶毒,宜制
- 《医学入门》:[内集·卷一针灸]治病奇穴
养,不可纵欲。患门主少年阴阳俱虚,面黄体瘦,饮食无味,咳嗽遗精,潮热盗汗,心痛,胸背引痛,五劳七伤等症。初病即根据法灸之,无有不效。取穴先用蜡绳一条,以病患男左女右脚板,从足大拇趾头齐量起,向后随脚板当心贴肉,直上至膝腕大横纹中截断。如妇人足小,难以准量,可取右手肩穴,贴肉量至中指头齐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灸之亦妙;次灸四花,无有不效。次令病患解发,匀分两边平身正立,取前绳子,从鼻端齐,引绳向上,循
- 《针灸集成》:[卷二]虚劳
志室在十四椎下横量左右各三寸半灸七壮患门穴主年少人阴阳俱虚体瘦面黄饮食无味咳嗽遗精潮热盗汗心胸背引痛五劳七伤等证灸有效取穴之法用蜡绳或禾秆一条以男左女右从足大拇指头比齐循足掌当心向后贴肉引绳上至曲大横纹切断令病患解发匀分两边次将以先量足绳子一头按鼻尖引绳从头上正中贴肉至脊绳头尽处墨记此非灸穴别用秆心一条令患人自然开口横量齐口吻切断中折墨记将此秆压于脊点处横布左右秆两端尽处墨记灸随年壮加灸一壮一云
- 《痰火点雪》:[卷四]定四花六穴之法
至鼻端根下,如人字样,齐两吻截断,将秆展直于先在脊中墨记处,取中横量点之,此是灸穴,名曰患门二穴。初灸七壮,累灸至一百壮,妙。初只灸此二穴,次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绳绕项向前,平结喉骨,骨平大杼骨,俱以墨点记,向前双垂,下与鸠尾齐截断,灸鸠尾穴,却翻绳向后,以绳头齐会处,以墨点记,(此亦不是灸穴。)别取秆心,令其人合口,无得动笑,横量两吻,截断,还于背上墨记处,折中横量两头点之,此是灸穴
- 《苏沈良方》:[卷第一]取穴法
先定穴,令患人平身立正,取一细绳KT之,勿令展缩,顺脚底贴肉坚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根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至曲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至吻,却
- 《针灸神书》:[卷三·琼瑶神书人部]孙子中家传崔氏四花穴法
求上栾。还魂返魄,何难之有?遇斯疾者,可不知所务乎!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取穴法先两穴,令患人平身立正,取一细绳,遏之勿令展缩,顺脚底贴肉紧踏之,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宜上至曲膂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一头,令与鼻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吻,却勾起绳子中心,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针灸直指]崔氏四花六穴并辨
伤,气血虚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五心烦热,四肢困倦,形容憔悴,并宜治之。先二穴,令患人平分,正直立定,取一线绳蜡之,勿令展缩,于男左女右,脚底贴肉坚踏之。其绳前与大拇指端齐,后头循当脚根中心向后引绳,从脚端肚贴肉直上,至膂曲中大横纹(即委中穴)截断,次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脚,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内引绳向下,至绳尽
- 《幼科推拿秘书》:[卷二·穴象手法]穴在阳膊者
总筋穴(在大横纹下、指之脉络皆总于此、中四指脉总于此。)内间史穴(在总筋下寸许、一名内关候。)天河穴(在内间史下、自总筋直往曲池。)曲池穴(在手湾处、一名洪池。)经渠穴(在浮心一边、内间史旁。)列缺穴(在径渠下、天河旁。)鱼脊穴(阳池旁边一小窝处、乃大指散脉处。)三关穴(在手膊上旁边。)六腑穴(在手膊下旁边。)《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针灸集成》:[卷一]奇穴
搭两膊上不可放下灸至百壮为佳(回春)取患门穴法主少年阴阳俱虚面黄体瘦饮食无味咳嗽遗精潮热盗汗心胸背引痛五劳七伤等证无不效先用蜡绳一条以病患男左女右脚板从足大拇指头齐量起向后随脚板当心贴肉直上至膝腕大横纹中截断次令病患解发匀分两边平身正立取前绳子从鼻端齐引绳向上循头缝下脑后贴肉随脊骨垂下至绳尽处以墨点记(此不是灸穴也)别用秆心按于口上两头至吻却钩起秆心中心至鼻端根如人字样齐两吻截断将此秆展直于先点
- 《幼科推拿秘书》:[卷三·推拿手法]门直推到横纹
(止吐止泻、此为要着、神效有谓取吐取泻者、则谬妄可恨矣。)门穴。在大指下。高起一块平肉如板处。属胃脘。横纹者、大横纹也。手掌下一道大横纹。门直推到横纹。止吐神效。横纹转推到门。止泻神效。若吐泄并作。先推止吐一半。然后合推。门推去重(止吐)。若横纹推转轻(止泄)。治气促气攻之症。推此即通快。吼胀亦揉门。《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运四横纹法
夏英白曰∶四横纹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三节,与掌交界之横纹。用大指在儿四横纹往来搓之,和气血,治瘦弱、不思饮食、手足抽掣、头偏左右、肠胃温热、眼翻白珠、喘急肚疼。《推拿抉微》
- 大指节横纹
大指节横纹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大指节横纹,定位在拇指掌侧指节横纹中点。作者:
- 大指节横纹
大指节横纹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大指节横纹,定位在拇指掌侧指节横纹中点。作者:
- 《神灸经纶》:[卷之三]身部证治
损骨蒸潮热咳嗽痰喘五心烦热四肢困倦羸弱等症并治第一次先取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约长三四尺者蜡之勿令伸缩乃以绳头与男左女右足大拇指端比齐令其顺脚心至后跟踏定却引绳向后从足跟足肚贴肉直上至膝弯曲中大横纹截断次令病者平身正坐解发分顶中露顶路取所比蜡绳一头齐鼻端按定引绳向上循头路项背贴肉垂下至绳头尽处以墨记之此非是灸穴别又取一小绳令患者合口将绳双折自鼻柱根按定左右分开比至两口角如人字样截断即将此绳展
- 《医学正传》:[卷之三]劳极
者,灸崔氏四花六穴,无有不安者也。灸崔氏四花穴法∶先二穴,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蜡之勿令展缩),于男左女右脚底贴肉坚踏之,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循当脚根中心向后引绳,从脚肚贴肉直上,至曲中大横纹截断(横纹即委中穴)。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却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中,以墨点记之(墨点
- 横纹
横纹 ①经外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即神阙旁开3.5寸处,与大横穴定位相同。见大横条。 ②推拿穴位名。详大横纹条。作者:
- 颅内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横纹肌样瘤(rhabdomyosarcoma)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通过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确诊为颅内横纹肌样瘤,并与间变性胶质细胞瘤、大细胞髓母细胞瘤、恶性横纹肌样脑膜瘤相鉴别。在复习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病例手术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病理形态上,瘤细胞大、呈多边形,胞浆嗜酸性核偏位、深染,似印戒细胞,部分细胞为泡状核,有核周
-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四痈疽门]诸痈疽
度。不能饮者。亦用酒煎。却浸以白汤。饮尽为佳。此法活人甚多。一方不用酒。以汤泡动。一方摊纸上。随大小贴之。国老膏治一切痈疽。消肿逐毒。使诸发预期服之。能使毒瓦斯不内攻。其效不可具述。一名独圣汤。用大横纹粉草二斤。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汁浓。去尽筋滓。再用密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以瓷罐收入。每服一二匙。无灰酒浸化。白汤亦可。曾服燥药丹剂亦解之。虽微利无妨。卧时一服。五更一服。取下恶物效。一方
- 《幼科推拿秘书》:[卷二·穴象手法]穴在阳掌者
内牢宫(在手心正中、属凉。)八卦(将指根下是离宫、属心火、运八卦必用大指掩掌、不可运、恐动心火。)坎宫(紧与离宫相对、在小天心之上、属肾水。)干宫(名天门、一名神门、在坎宫之右。)小天心(在坎宫下中门。)阳池穴阴池穴(在小天心两旁。)贩门穴(在大指下、一块平肉如板。)大横纹(在手掌下一道横纹。)浮心穴(在大横纹左边。)肾经穴(在大横纹右边。)二人上马(在小指旁三四横纹、及掌干宫旁。)水底穴(在小
- 小儿盆腔横纹肌肉瘤1例
小儿盆腔横纹肌肉瘤极其罕见,因缺少对此类疾病的治疗经验,所以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小儿盆腔横纹肌肉瘤诊治的过程和效果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男,16岁,学生。于2006年3月初因“急性右下腹痛”在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拟“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腔内大量积血,延长切口探查发现盆腔内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0cm×12cm。肿块表面局部破裂出血,肿块与周围粘连,肿
- 小横纹
小横纹 小儿推拿部位名。位于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厘正按摩要术》)。一说仅指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可用拇指甲掐或拇指侧推。主要用于脾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等症。作者:
- 阴囊下横纹
阴囊下横纹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者,灸阴囊下第一横理十四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阴囊下横纹。在阴囊下第一横纹之中点处。作者:
- (母)趾里横纹
(母)趾里横纹 经外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在(母)趾掌侧,趾节横纹之中点处。主治疝气。直刺0.2-0.3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作者:
- 横纹肌肉瘤73例治疗分析
笔者对我院1971~2003年收治的横纹肌肉瘤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病、诊断、治疗及远期效果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73例中,男42例,女31例,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年龄69岁。其中12岁以下19例,13~50岁33例,51~69岁21例。1.2部位例数下肢17例,上肢8例,鼻腔8例,耳部10例,口腔3例,腹膜后5例,颈部1例,子宫卵巢旁4例,面部5例,眼眶4例,臀部
- 膀胱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及X线诊断(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养差,贫血貌,腹膨隆,腹壁浅静脉充盈明显,自剑突至耻骨联合上均可扪及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查肝功、肾功、尿常规正常。腹部CT扫描:腹腔内见巨大肿块影,自膈下至耻骨联合多层面显示,最大层面约于第四腰椎水平,包块最大层面约11.3cm×18.3cm大小,前缘紧靠腹前壁,后与脊柱相邻,边界尚光整,密度欠均匀,CT值在29~33Hu之间,肠道受压移位至左上腹部,肝、脾、肾位置正常,左肾
- 横纹肌染色法 原始染液与改良染液
横纹肌染色多选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多用于横纹肌肉瘤的诊断。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形态变化多样,与许多未分化的间叶性肿瘤难以鉴别,如做磷钨酸苏木染色,在瘤细胞质内发现有蓝色的横纹,则可证明肿瘤来源于横纹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及试剂配置1.1.1原始染液磷钨酸苏木素液:苏木素0.1g、蒸馏水100ml、磷钨酸2.0g。A液取一烧杯盛蒸馏水30ml,加入苏木素,稍加温使苏木素完全溶解;B
- 中国研究者探讨肾恶性横纹肌样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28卷第6期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研究者总结1例MRTK患者的临床资料。女性,18岁,临床表现为右腰部疼痛1个月。B超示右肾中高回声占位,边界清楚,周围作者:
- 横纹肌的精确演化起源
高等两侧对称性动物如人类和昆虫与非两侧对称性动物如水母之间在横纹肌或骨骼肌上所具有的超级结构相似性,表明这一重要的收缩细胞类型有一个共同的演化起源。然而,横纹肌的精确演化起源一直没有被证实。在这项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中,UlrichTechnau及其同事发现,核心肌肉蛋白存在于没有真正肌肉的单细胞生物如海绵中。他们的分析支持关于横纹肌的一个收敛演化模型。在该模型中,新型蛋白在刺胞动物和两侧对称性动
- 降脂药物易损伤横纹肌专家提醒提防“可乐尿”
像可乐一样。医院检验肝功能,结果转氨酶非常高,是正常人的上百倍。原来,张先生是高脂血症患者,他一直在服用调节血脂的药物,以致患上了服用降脂药后易发的“横纹肌溶解症”。医生认为,调节血脂的药物会对人体横纹肌造成损伤,其中最严重的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肌红蛋白尿,进而肾功能衰竭,严重的有生命危险。医生建议,如果怀疑降血脂药物有副作用。可先停药一星期,若还在疼痛,可怀疑与药物无关。但一次
- 表现为右心房肿块的左心房转移性小泡型横纹肌肉瘤
医院约克郡心脏中心的JavangulaKC及其同事最近报道了一例因左心房肿瘤延伸至冠状窦而突发呼吸困难的43岁女性患者。该患者有前臂、头皮和脊柱旁区小泡型横纹肌肉瘤的病史。此次发生的肿瘤因球瓣效应导致三尖瓣部分梗阻。医务人员对该患者施行紧急心房肿块切除术,经组织学分析证实存在转移性横纹肌肉瘤。Javangula等指出,据他们了解,这是第一例心内转移性小泡型横纹肌肉瘤行紧急手术切除的病例报道。作者: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