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概述
大肠筋为推拿穴位名,出自《幼科推拿秘书》。即陈氏《小儿按摩经》记载的大肠经。[1]
4 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
大肠经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也称大肠、大肠筋(《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能治泄泻,止痢疾[2]。《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论诀秘旨》:“若治痢疾并水泻,重推大肠经一节。”
5 男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女则在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
大肠经于男子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女则在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按摩经》)[2]。
6 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
大肠经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2]。
7 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
8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大肠筋
- 《神灸经纶》:[卷之一]周身名位经脉骨度
之下两眉之上名曰额一曰颡足阳明胃脉至额颅手阳明大肠筋上额左角手少阳三焦筋结额上角足太阳膀胱筋上额发...
- 《形色外诊简摩》:[卷下色诊面色总义]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篇
上额角交巅上,左络于右。三焦筋上乘颔,结于角。大肠筋上左角络头。(以上经筋所络。)面颜∶胃阳明脉荣...
-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头部证治(计十证)]筋脉
两眉之上是也,亦名颡。)足阳明胃至额颅,手阳明大肠筋上额左角,手少阳三焦筋结额上角,足太阳膀胱筋下...
- 《医碥》:[卷之三·杂症]背脊强痛
,别走太阳,实则脊强,取之所别也。(刺灸之。)大肠筋挟脊。心脉与脊里细筋相连贯,故心痛有连背者。脾...
- 《医碥》:[卷之四·杂症]舌
》谓∶邪客三焦之络,喉痹舌卷,口干心烦。又谓∶大肠筋病,转筋舌卷。则不止肝之一经为然可知,亦不止伤...
- 更多古籍中的大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