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大肠点为经外奇穴名。出《江苏中医》。位于鼻翼正中点。左右计2穴。主要作为肠梗阻切除术、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以及阑尾切除术的针麻用穴。一般以15°~20°角针刺0.3~0.5寸。待鼻部有酸、胀感时,接以电针诱导20分钟左右。[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大肠点
- 《滇南本草》:[第一卷]土瓜(山土瓜)
主治补脾,解胃热,而宽中。利小便,止大肠下血。(单方)土瓜皮点水酒煎汤服,治膀胱偏坠气痛,或一子大...
- 《本草衍义》:[卷十八]杏核仁
食后、夜卧,入少酥,沸汤点一匙匕服,治肺燥喘热,大肠秘,润泽五脏。如无上证,更入盐点尤佳。《本草衍义...
- 《滇南本草》:[第二卷]白蔹
肺二经。收肺气。止痛除热,止血,涩大肠下血,痔漏痈疮。白蔹水煎,点水酒服。──务本卷三《滇南本草》明...
- 《滇南本草》:[第二卷]地涌金莲
涩,性寒。治妇人白带,红崩日久,大肠下血。(单剂)地涌金莲煎汤,点水酒服。又血症日久欲脱,用之,亦...
- 《本草衍义》:[卷九]栝楼实
末。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一二钱服,治肺燥,热渴,大肠秘。其根与贝母、知母、秦艽、黄芩之类,皆治马热。...
- 更多古籍中的大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