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大孢子
摘要:孢子有大小两型其大形者称为大孢子。产生于大孢子囊中。在蕨类,大孢子萌发后成退化的雌性原叶体。另外,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胚囊细胞,产生与蕨类的雌性原叶体相同的胚囊故也称大孢子。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0/1/29 1:18:10 87字 ]
相关词条:
- 大孢子
拼音:dàbāozǐ英文:megaspore孢子有大小两型其大形者称为大孢子。产生于大孢子囊中。在蕨类,大孢子萌发后成退化的雌性原叶体。另外,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胚囊细胞,产生与蕨类的雌性原叶体相同的胚囊故也称大孢子。...
- 大孢子囊
拼音:dàbāozǐnáng英文:macrosporangium,megasporangum(1)大孢子囊是产生大孢子的囊状生殖器官。卷柏属的大孢子囊是由大孢子叶基部内侧包有双层的壁细胞的表皮细胞产生的,其中有4个大孢子。在水生蕨类,是由大孢子囊果中的包有一层壁细胞形成的孢子囊,其中生有32个大孢子,除其中一个以外,其他已全部退化。退化的孢子与沿着壁细胞形成一层毡绒层的细胞质,液泡化后成为大孢子的...
- 大孢子叶
拼音:dàbāozǐyè英文:macrosporophyll大孢子叶指蕨类植物的雌孢子叶。...
- 孢子叶
拼音:bāozǐyè英文:sporophyll孢子叶亦称实叶、芽孢叶。孢子叶指生有孢子囊的叶或叶状结构。是与生殖有直接关系且能产生孢子的叶子的总称,为营养叶的对应词。根据形成它的生殖器是雌的还是雄的,在蕨类分为大孢子叶和小孢子叶,在种子植物则有心皮和雄蕊等区别。通常孢子叶的形态和机能已发生变态,与普通的叶很不相同,但在蕨类植物中,也有由富有叶绿体的营养叶一部分分化而成孢子囊,而孢子成熟散发后又恢...
- 孢子果
拼音:bāozǐguǒ英文:sporocarp孢子果是水生蕨类中所见的孢子囊集合体。在有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区别的植物中,则分别称为大孢子果和小孢子果。槐叶萍属(Salvinia)和满江红属(Azolla)中,孢子果相当于一般蕨类中所见的一个孢子囊群;在萍属(Marsilea)中,由于它的形成方式和一般蕨类整个叶片的发生方式十分相似,所以与槐叶萍属和一般蕨类的孢子囊群不相同,可认为是一片叶子。...
- 孢子叶球
拼音:bāozǐyèqiú英文:strobile苏铁类和松柏类等大多数裸子植物的孢子叶,按一定序列着生在茎枝的末端或叶腋所形成的球果状或穗状结构。其中由大孢子叶聚生形成的为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由小孢子叶聚生形成的为小孢子叶球,又称雄球花。松柏类的成熟的大孢子叶球习称球果。球果成熟时,珠鳞(大孢子叶)发育成种鳞。...
- 雌蕊
组织稍为延伸,并发育成为子房中轴,按此状态至结束其生长,因此,这样便使其生长点原有的活动因雌蕊的分化而终。但在特殊的情况下,顶端分生组织再次恢复分裂能力,贯穿到整个雌蕊,又重新开始发生营养叶。蕨类的大孢子叶相当于雌蕊。心皮的一部分,即通常相当于叶缘的部位可分化出产生生殖细胞的胚珠(大孢子囊)。根据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的不同,可区分为:一心皮雌蕊(monocarpellarypistil),如豆科(...
- 硅藻门
分裂,载色体、蛋白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其中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上壳之内,另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下壳,然后两壳分开成为上壳,各再生另一个新的半壳为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硅藻中,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而另一个则较母体为小。如此连续分裂下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这种体积的缩小不是无限的,缩小到一定大小时,以产生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形成复大孢子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
- 苏铁科
常绿木本植物,树干粗壮,圆柱形,稀在顶端呈二叉状分枝或成块茎状,髓部大,木质部及韧皮部较窄;叶螺旋状排列,有鳞叶及营养叶,二者相互成环着生;鳞叶小,密被褐色毡毛,营养叶大,深裂成羽状,稀二回羽状深裂,集生于干顶或块状茎上;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顶生,小孢子叶鳞片状或盾状,螺旋排列,腹面生有多数小孢子囊,雄精细胞有纤毛,能游动;大孢子叶扁平,上部羽状分裂或几不分裂,生于干顶羽状叶与鳞状叶之间,胚珠2-...
- 小孢子囊
拼音:xiǎobāozǐnáng英文:microsporangium小孢子囊microsporangium(1)产生异形孢子的植物,其小孢子形成的囊状生殖器官称为小孢子囊。是大孢子囊的对应词。在卷柏属(Selaginella)是在小孢子叶基部内侧作为起源于表皮系统的器官而形成的,具有二层囊壁细胞。在水生蕨类(Hydropteridales),是生长在小孢子囊果中的生殖托上,具有一层囊壁细胞。无环...
- 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
每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未成熟的花粉粒叫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分裂1~2次,形成2或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胚囊是由花的雌蕊子房中的胚珠产生,1个胚珠只产生1个胚囊,未成熟的胚囊叫大孢子,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最后形成7细胞8核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由上述可知,被子植物的孢子体世代包括: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到开花时雌蕊中的胚囊母细胞的形成和雄蕊中花粉母细胞形成为止的这一阶段,配子体...
- 贵州卷柏
m,宽1.5-2mm,先端尖而有芒,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中叶椭圆形,长1.5mm,宽0.5mm,先端有长芒,基部圆形,全缘,薄革质,光滑。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lcm;孢子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2.5mm,先端锐尖呈芒状。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生于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于囊穗上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阴谷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胚囊
再进行分裂,或分裂形成多层珠心细胞。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由大孢子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胚囊。在蓼科植物及大多数被子植物,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大孢子。4个子细胞连在一起排成一列或T字形,称四分体。四分体中,仅靠近合点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胚囊,其余3个逐渐解体。此种胚囊发育类型,称为蓼型或单孢型。有的植物,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不形成子细胞的壁,...
- 孢子囊
孢子称孢囊孢子。不同种的植物,其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当成熟时即裂开而散出孢子,也有的是由于囊的破裂或溶化而散出孢子。在同种植物中形成的孢子囊生成同样的孢子时称为同形孢子囊,如产生大小两种孢子时则称为异形孢子囊,后者分别为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如水生蕨类和水韭。藓类的孢子囊特称为孢蒴。在种子植物中,胚珠相当于大孢子囊,花药相当于小孢子囊。苔类的也有一种孢子囊。另外,有的藻菌类可产生极少数的、有时只含一个...
- 苏铁花
拼音:sūtiěhuā拼音名:SūTiěHuā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revolutaThun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鲜用或阴干备用。原形态:常绿木本植物,不分枝,高1-4m,稀达8m以上。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长0.5-2m,基部两侧有刺,刺长2-3mm,羽片达100对以上,条形,厚革...
- 红豆杉科
片状;球花单性异株,很少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为小的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集生枝顶;雄蕊多数,有3-9个花药,辐射状或偏向一侧,花粉无气囊;雌球花腋生,单生或成对着生,具多数覆瓦状排列或交互对生的苞片(大孢子叶),基部苞片退化,腋内无胚珠,顶部苞片发育为杯状、盘状或囊状的珠托,内有胚珠1枚,花后珠托发育成假种皮,全包或半包着种子;种子核果状或坚果状;子叶2枚。我国有:Amentotaxus,Pseu...
- 种子植物门
、球果或果实、以及种子。它们有稳定而显著的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配子体很小,仅于开花时才出现,寄生在孢子体上。受精卵吸收胚乳的营养形成胚,再发育成种子,种子成熟后才脱离原来植物体,因此更加适应于陆地生长。种子植物的胚珠(相当于蕨类植物的大孢子囊)是裸露着生的称为裸子植物,胚珠包被于子房壁内的称为被子植物。种于植物系由古代随蕨类植物演化而来。它们的繁殖器官和形态有密切的联系,但所使用的术语不同。...
- 松科
等为工业上重要的原料或供药用,有些种类的种子可食,有些供庭园观赏用。乔木,稀为灌木,有树脂;叶螺旋排列,单生或簇生,线形或针状,大多数宿存,有时脱落;球花通常单性同株,结成一球状体,基部围绕以穿鳞;雄球花有雄蕊多数,每雄蕊有花药2枚;雌球花由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珠鳞(大孢子叶)与苞鳞组成,花期珠鳞小于苞鳞,稀珠鳞较大,二者离生,每珠鳞内有胚珠2颗,花后珠鳞增大成种鳞,球果成熟时种鳞木质或革质;每种鳞...
- 杉科
;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顶生或腋生,有时排成疏散的圆锥花序状,由多数的螺旋排列或交互对生的雄蕊组成,每1雄蕊有花药(2-)3-4(-9)个,花粉无气囊;雌球花顶生,有多数的螺旋状排列或交互对生的珠鳞(大孢子叶)与苞鳞组成,二者半合生或合生,或苞鳞退化,每一珠鳞内有胚珠2-9颗;球果木质或革质,珠鳞发育为种鳞,顶部增厚;种子小,常有翅;子叶2-9枚。中国植物志07:281所有属Cryptomeria...
- 苏铁属
线状披针形的裂片,两种叶成环交互着生于茎上;球花单性异株;雄球花(小孢子叶球)由多数扁形、换形的小孢子叶组成,每一小孢子叶下面有多数球形的花药,花药通常3-5个聚生,药室纵裂;雌球花由一束、扩展的大孢子叶组成,着生于树干顶部羽状叶与鳞叶之间,此叶中下部成柄状,边缘有缺口,胚珠2-10枚,生于缺口上;子叶2枚。属下物种篦齿苏铁、叉叶苏铁、海南苏铁、华南苏铁、拳叶苏铁、四川苏铁、苏铁、台湾苏铁、云南...
-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lasmosiscapsulat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所引起的广布于全世界的肉芽肿性疾病。严重的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病例可有消瘦、无力、盗汗和咯血,颇似结核。在流行地区约10%的患者由于吸入大量孢子,突然发生较严重症状,如高热、气急、胸痛,类似急性肺炎。系统治疗适用于播散性病变、慢性空洞性病变、黏膜皮肤或系统性感染者,直到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和骨髓真菌培养转阴。早期外科治疗纵隔炎和心包炎能缓...
- 单性接合孢子
拼音:dānxìngjiēhébāozǐ英文:azygospore单性接合孢子可认为是由单性生殖形成的接合孢子。如接合菌类的蝇霉(Enthomophthoramuscae)是不发生接合而以单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的。在构造上类似接合孢子。有人认为,真正的接合孢子如果进行单性生殖,大概可同样具有休眠孢子的机能。...
- 裸子植物门
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二)具裸露的胚珠和种子。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数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strobilus),通常单性;小孢子叶聚生成小孢子叶球,每个小孢子叶上着生2-多数小孢子囊;大孢子叶羽状分裂或特化成珠领、珠鳞、珠托和套被,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每个大孢子叶上着生1-数枚裸露的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种子具翅或无翅。种子由胚、胚乳(雌配子体的一部分)和种皮组成。种子的出...
- 银杏纲
浙江西天目山可能还存在野生状态的银杏,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银杏为高大而多分枝的乔木。枝分顶生营养性长枝和侧生生殖性短枝,长枝节间长,髓小,皮层薄,木质部厚;短枝则相反。小孢子叶球呈柔荑花序状,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腋内,小孢子叶有短柄,柄端具有2个(稀为3~7个)悬垂的小孢子囊。大孢子叶球很简单,通常仅有1长柄,顶端具2个环形的大孢子叶(特称为珠领),大孢子叶上各生1个胚珠,但通常只有1个发育成种子...
- 麻黄属
2-8对交互对生或2-8轮(每轮3片)苞片,每苞片内有1雄花,雄花有2-4裂的假花被;雄蕊2-8枚,花丝合生成1-2束,花药1-3室;雌球花具2-8对交互对生或2-8轮轮生的(每轮3枚)苞片(退化的大孢子叶),仅顶端1-3苞片内面有雌花,每雌花具1顶端开口的囊状假花被(可孕育并合生的大孢子叶)并包裹一胚珠,胚珠有一层珠被,珠被上部延长成珠被管,伸出假花被管外,花后苞片增厚成肉质,红色,稀干膜质而...
- 单室孢子囊
拼音:dānshìbāozǐnáng英文:unilocularsporangium单室孢子囊指一个细胞并不分隔而直接成为孢子囊者。是多室孢子囊的对应词。在褐藻类游动孢子主要在单室孢子囊内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游动孢子囊同义。...
- 接合菌亚门
拼音:jiēhéjūnyàmén英文:Zygomycotina接合菌亚门是有性过程进行接合生殖,产生接合孢子的一大类真菌。菌丝发达,多分枝,无横隔,多核。无性生殖在菌丝顶端有多核原生质密集,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可在营养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孢子囊内产生大量不动的孢子,称为孢囊孢子。孢子囊成熟后破裂,孢子随风散布,在适宜条件下再萌发长成菌丝。有性生殖“”、“-”菌丝靠近...
- 孢子体
者。此外,F.Mocwus(1940),曾把浒苔属(Enteromorpha)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体,放在配子体的研磨液中,结果发现产生具有2根鞭毛的配子而不是具有4根鞭毛的游动孢子。统观整个生物界,其具有高级的形态和机能者,不是配子体,而是孢子体(动物、维管植物、褐藻类),这可能是与核相具有2倍染色体有关。(罗延俊译)2如苔藓类中,尤其是孢子囊为大形的,以至植物体几乎为孢子囊所占有的孢子体而言。...
- 孢子
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细胞质变浓而形成的抵御不良环境的孢子,称厚垣孢子;同一植物所产生的孢子,形态、大小相似的称同形孢子,形态、大小有区别的称异形孢子,等等。异形孢子通常有大、小和雌、雄分化,大孢子产生雌配子体,小孢子产生雄配子体。根据孢子的发生过程,可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1)无性孢子:通过无性过程产生的孢子。如分生孢子(曲霉)、孢囊孢子(根霉)、游动孢子(绿藻)、单孢子(红藻)...
- 疫霉属
拼音:yìméishǔ英文:Phytophthora疫霉属是大多寄生,诱发许多重要的植物病害。菌丝产生无限生长的分枝孢子囊梗,梗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在孢子囊梗生成孢子囊的位置变肿大。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曾导致世界性的马铃薯减产。...
- 真蕨亚门
拼音:zhēnjuéyàmén英文:Filicophytina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孢子体发达。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木质部主要成分为管胞,少数具导管。叶为大型叶,幼叶拳卷状,长大后平展,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二部分。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也有的生于特化了的孢子叶上,有或无囊群盖(indusium),孢子同型,一些水...
- 游动放线菌
拼音:yóudòngfàngxiànjūn英文:Actinoplanaceae游动放线菌是放线菌目的一科。由基内菌丝和(或)气生菌丝上的孢囊柄,或孢囊菌丝的顶端膨大,或孢子丝盘绕成各种形状的多孢囊,内有许多孢囊孢子,大部分有鞭毛能游动,少数无鞭毛不能游动。如游动放线菌属,孢囊孢子浑圆形,大部分具极生丛毛,能游动,一般无气生菌丝,能产生多种抗细菌和抗肿瘤的抗生素。中国发现的济南游动放线菌能产生对大...
- 世代交替
拼音:shìdàijiāotì英文: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植物界中少数低等植物和全部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中,都有世代交替现象。依据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构造的复杂程度和是否能独立生活等特性,植物界的世代交替可分为两大类型:(1)同型(等世代型)世代交替:指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大小、...
- 伪足孢子
拼音:wěizúbāozǐ英文:amoebula伪足孢子是在多室性有孔虫类世代交替中参与无性繁殖的孢子。小球型(microsp-hericform)个体的单一核通过多次分裂形成多核,或以原有的多核为中心形成这种孢子,有变形虫状伪足。并在母体外或母壳内分泌新壳而成大球型(megalosphericform)。...
- 无孢子生殖
拼音:wúbāozǐshēngzhí英文:apospory无孢子生殖是植物中常有的一种广义的单性生殖。即不经过孢子阶段,可以从孢子体的营养细胞直接形成原丝体或原叶体的现象,见于葫芦藓属、少脉鳞毛蕨属、耳羽岩蕨属、紫萁属、蹄盖蕨属、荷叶蕨属、日本鸟毛蕨等植物中。从藓类蒴柄处切下种在沙上,可以形成二倍体(2n)的原丝体,生长成普通的藓类植物体。进而如之返复受精时,能形成四倍体和八倍体的孢子体。蕨类孢子...
- 苏铁纲
米铁(ZamiafurfuraceaL.f.)等种类供观赏。苏铁小孢子叶球长椭圆形,由鳞片状的小孢子叶螺旋状排列而成,每个小孢子叶的背面生有许多由3~5个小孢子囊组成的小孢子囊群。大孢子叶球球形,大孢子叶密被淡黄色绒毛,上部羽状分裂,下部成狭长的柄,柄的两侧生有2~6枚胚珠。胚珠有1层珠被,珠心顶端有花粉室,与珠孔相通。种子成熟时红色。苏铁为优美的观赏树种,公园、庭园常见栽培。茎内髓部富含淀粉,...
- 三尖杉属
花单性异株或同株;雄球花6-11聚成头状,腋生,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苞片,每一花生于一膜质的苞腋内,有雄蕊4-16,每一雄蕊有2-4(多为3)花药,药隔三角形,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多对交互对生的苞片(大孢子叶)组成,顶端数对苞片腋内有2枚胚珠,基部苞片成珠托,花后胚珠1枚发育成种子,珠托发育成肉质假种皮,包围种子;种子核果状,圆球形或长圆球形;子叶2枚。属下物种篦子三尖杉、粗榧、粗榧(原变种)、高...
- 刺叶苏铁
条形,稍弯曲或直,长15-30cm,宽1-1.5cm,革质,绿色,有光泽,两面中脉微凹,或微反曲。雄球花有短梗,椭圆状长圆形,长12-25cm;小孢子叶楔形,长2.5-5cm,密被红色或褐红色绒毛;大孢子叶长20-30cm,羽状分裂,初被绒毛,后渐脱落,柄长,胚珠1-3(稀4-6)。种子扁球形或卵圆形,先端有时微凹,中央微有凸尖,径3-4.5cm。花期5-6月,种于10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粗叶卷柏
2-3mm,宽1.2-1.5mm,钝头,叶缘有微齿牙及缘毛,中叶(腹叶)短卵状长圆形,长2-2.1mm,宽1-1.1mm,龙骨状,有缘毛,先端具芒。孢子囊穗四棱形,长5-10mm,生于枝顶;孢子叶卵状三角形,渐尖头,边缘有细齿,4列,交互覆瓦状排列。大孢子囊圆肾形,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圆肾形,生囊穗上部或囊穗全为小孢子囊;孢子二型。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 冷杉属
缘,无柄,背有白色气孔带2条,叶脱落后留有圆形或近圆形的叶痕;球花腋生,春初开放;雄球花倒垂,基部围以鳞片,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花药2枚,黄色或大红色;花粉有气囊;雌球花直立,由多数覆瓦状珠鳞(大孢子叶)与苞鳞组成,苞鳞大于珠鳞,每珠鳞有2胚珠,花后珠鳞发育为种鳞;球果直立,成熟时种鳞木质、脱落;种子有翅;子叶(3-)4-8(-12)枚。属下物种巴山冷杉、百山祖冷杉、苍山冷杉、苍山冷杉(原变种...
- 蜂药
有小齿;中叶斜卵状披针形,长1.5-1.8mm,宽0.6-0.8mm,基部偏斜心形,下侧下延呈耳状,先端长渐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2cm,有4棱;孢子叶长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mm,宽约0.8mm,呈龙骨状,先端长渐尖。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极少,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
- 黑顶卷柏
绿色,不具缘毛,近有柄,基部上侧楔形,下侧圆形,叶缘近全缘;中叶斜长圆形,长1.5-2mm,宽0.5mm,顶端近尾尖,上面呈灰白色。孢子囊穗着生于小羽片先端,四棱形,呈长尾状,长6-12mm,直径约1.5mm;孢子叶卵形,具尾尖,主脉隆起,呈龙骨状。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囊穗上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密林下的阴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性味:淡;...
- 银杏属
区均可造林,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均生长良好。落叶大乔木;叶扇形,螺旋状散生于长枝上或3-5枚聚生于短侧枝之顶,二叉状脉序;球花小而不明显,与叶同时开放,生于短侧枝上,单性异株;雄球花呈倒垂的短葇荑花序状,花药成对,生于一梗上,花粉的雄核产生2个螺旋状、能动的大雄精;雌雄花具长梗,梗端常2叉(或不分叉,或3-5叉),叉顶为珠座(大孢子叶),各具一直立胚珠,但通常仅一颗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
- 凤尾蕉花
拼音:fèngwěijiāohuā英文:sagoflower;《中医大辞典》·凤尾蕉花:凤尾蕉花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铁树花之别名。别名:梭罗花、风尾蕉花。来源:苏铁科植物苏铁CycasrevolutaThunb.的花(大孢子叶)。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活血去瘀,益肾固精。主治胃痛,吐血,咳血,跌打损伤,腰腿痛,痛经,带下,遗精。用法用量:煎服:15~...
- 蜈蚣萍
水中;一种浮在水面,绿色,羽状排列于茎的两侧。叶片矩圆形,长8~12毫米,宽5~6毫米,先端圆,基部圆形或梢呈心形,全缘,上面淡绿色,侧脉有刺毛,下面被棕色透明的毛茸。孢子果圆球形,4~8个丛生于根状叶的基部,果内生孢子囊,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分生于大小两种孢子果内。孢子期9~12月。生境分布:生于池沼、水田等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苦,平。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寒...
- 满江红
下2片;上片绿色,肉质,浮于水面,秋后变为红色,边缘膜质,上面有乳头状突起,下面有一空腔,含胶质,内有固氮蓝藻,念珠藻共生;下裂片膜质,鳞片状,沉没水中。孢子果(荚)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大孢子果小,长卵形,内有一个大孢子囊,内含一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内有多数小孢子囊,各含64个小孢子。孢子果9-11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水沟或水田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
- 装饰卷柏
-1.2mm,宽0.3-0.5mm,叶基不等,先端尾状,边缘有白色膜质狭边及睫毛状齿。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1.2cm,有4棱;孢子叶二型;侧叶较小,卵形,长约1.2mm,宽约0.8mm,龙骨状,先端尖,边缘有睫毛状齿;中叶较大,卵形,长约1.6mm,宽约1mm,龙骨状,先端尖,边缘有睫毛状齿。大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圆肾形,生在囊穗上部,大小孢子表面有皱纹。生境分布:生态...
- 翠羽草
相称,基部浑圆或近心形;生于主茎上的叶最大,斜椭圆形,疏生,直立,边缘透明,全绿,短渐尖至削尖,基部近心形。孢子囊穗四角形,长6~12.5毫米;孢子叶密生,向上,卵状披针形,长2.5毫米,有中脉。大孢子黄白色,表面有不整齐的管状疣突;小孢子基部有冠毛状突出物,中部有多枚成行的小刺。生境分布:生长于阴湿山石间。分布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微苦,寒。②《湖南...
- 子房
拼音:zǐfáng英文:ovary子房(ovary)在被子植物雌蕊中分化雌性生殖细胞的部分,为一至数枚心皮的、边缘以围卷状态愈合的囊状器官。一般心皮的边缘进一步卷入成为胎座,着生有相当于大孢子囊的胚珠,在内表皮上也能形成胚珠。子房壁由角质化的表皮和许多薄壁细胞及维管束等构成。每一枚心皮的背侧有主脉,由此分出叶脉状细脉。相当于卷入的两叶缘的部分也分化有单条维管束。豆科子房是由一个心皮构成的单心皮子...
- 异穗卷柏
-2.5mm,宽0.8-1mm,基部不等,先端长渐尖或呈芒状,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齿。孢子囊穗单生小枝顶端,少为2个,长0.6-1.5mm;孢子叶二型;侧叶较小,宽卵形,长1.5-2mm,宽0.8mm,先端突尖呈尾状,膜质;中叶较大,卵形,长2.5-3mm,宽约1mm,先端渐尖,薄纸质。大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以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m...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